取暖有度 提防被“神器”烫伤

南充晚报 2021-01-15 01:16 大字

近段时间接连发布多次强降温预警和霜冻预警,对于没有暖气的南充来说,“湿冷”让人瑟瑟发抖,很多市民都用上了暖宝宝、热水袋、暖风机等取暖器。记者昨(14)日咨询医生了解到,近日这些“取暖神器”引发了不少低温烫伤等皮肤问题。

“暖宝宝”贴皮肤 犹如“文火炖肉”

记者昨日从市中心医院皮肤科了解到, 冬季突发皮肤问题前往就诊的患者中, 多数皮肤问题并非因为寒冷所致,而是和大家的取暖方式以及取暖习惯有关。

比如,市民刘女士就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将暖宝宝和热水袋放在被窝里取暖,因为觉得温度不算很高就把腿贴了上去。后来沉沉睡去,早上起来才发现腿上有皮肤烧灼感,还有些痛,一看才发现皮肤接触暖宝宝的地方已经烫出了水疱。 她觉得很疑惑,这个暖宝宝感觉温度并不算太高,怎么会被烫伤呢?

据市中心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赵菊花介绍, 低温烫伤指机体长时间接触中等温度(一般指44℃至50℃)的热源,造成从真皮浅层向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 低温烫伤往往发生得静悄悄, 这是因为使用取暖物品时, 由于温度不会太高, 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逐渐适应了这种温度,但这就好像“文火炖肉”一样,皮肤的表层组织在低热的状态下会逐渐脱水,引起损伤。

比如,暖宝宝、热水袋,或许你感觉温度不高,通常只有40℃至50℃, 但抱着睡了一晚上,尤其是直接接触皮肤后,第二天可能身上的一块肉就“熟了”,皮肤出现红斑、水疱、脱皮或发白,又痛又痒。很多低温烫伤看上去只是起了个小水疱,但损伤可能已经深达皮下组织, 不仅很难愈合,还会留下疤痕。

低温烫伤 切莫乱涂酱油、牙膏

那么,如何预防低温烫伤?据赵菊花介绍,市民在使用暖宝宝、热水袋等取暖物品时, 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可以在热水袋外面裹上毛巾,或者将暖宝宝贴在内层衣物上, 而不是直接贴在皮肤上。 老人皮肤敏感度下降,为了避免发生低温烫伤,老人最好不要长时间接触温度超过体温的物品。一些患有糖尿病、脉管炎或中风后遗症、 长期卧床的老人尤需特别注意。然后,取暖时不要长时间接触同一部位, 比如在使用热水袋时, 每隔一段时间就换个位置热敷;使用电热毯时,在被窝暖和之后可以降低温度,睡觉前一定要关掉。

当发生低温烫伤时, 首先是脱离热源,迅速降温。在脱离烫伤源头之后, 迅速用流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 冲洗的同时脱去烫伤部位的衣物, 如果衣物与皮肤发生黏连,不可硬拽,避免皮肤大面积剥脱,建议用剪刀将衣物剪开。 如果问题不严重,也可以使用一些药膏涂抹。但是如果烫伤面积较大较严重, 在以上急救处理完毕过后要迅速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 而不是自己在家里采取涂酱油、牙膏、冰敷等措施。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治钦 实习生 鲜芷

新闻推荐

酒吧噪音扰民 居民彻夜难眠

本报讯(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徐朝江特约记者杨强)“附近的‘部落酒吧’每天吵到深夜,噪音污染时常让我们彻夜失眠。”1...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