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筑梦共沐荣光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事不同。2001年1月1日,在相同的元旦节相同的南充市顺庆区文化路213号南充日报社大院,发生了不同的事———过去从大院运出的报纸, 只有《南充日报》, 这一天运出的报纸不只是《南充日报》, 还有《南充晚报》———一张全新的报纸诞生了,南充的大街小巷多了一种油墨的芬芳。
一切都是新的, 除了办公室,新记者、新编辑、新报纸。创业是艰辛的, 新记者新编辑有文化有朝气有热情, 却没有学过新闻业务,没有采访、编辑工作经验。“我们坚持不懈地学习、研讨新闻业务,关注社会热点、焦点、亮点,聚焦公众话题、问题、疑难点,共鸣家事、国事、天下事。我们用开放的心态,向《新民晚报》《北京晚报》《羊城晚报》《今晚报》《武汉晚报》等国内一流晚报学习, 仔细研究他们的发展战略、版面安排、特色栏目,博采众长,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很快,不断提高学习能力,成为《南充晚报》的竞争优势, 编采队伍逐步成熟了。”《南充晚报》首任总编辑刘文逵在回忆《南充晚报》创刊之初的日子时,记忆犹新。
内容为王,质量立报。一张报纸的质量, 取决于所刊发的新闻稿件的质量和版式设计包装。为追求一流的质量,多年来在南充晚报形成了一个风气:凡有重要新闻事件, 总编辑与值班副总编辑一起上夜班, 对稿件进行精心修改, 对版式提出美化方案, 使得整个稿子做到从内容到形式的相辅相成相生相依。通过孜孜不倦的锤炼, 一大批好新闻在《南充晚报》源源不断涌现。《南充画家今天出征南极》《金台造笔 一个山村尘封的传奇时代》《孝顺儿子陈树平和他的3个矮爸爸》《一个字与南充人的热情》《丝路寻踪 源点南充系列报道 南充:丝路的源点》《88岁抗美援朝女兵“七一”上交万元“特殊党费”》《撞的是不守规矩的坏习惯》等在赵超构新闻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 全国晚报文化好新闻奖、四川新闻奖、四川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奖等奖项评选中获得一等奖。 获奖等次和数量均名列全省晚报前茅。 报纸质量、 发行数量、 广告收入等各项量化指标均创造了可喜业绩, 使得《南充晚报》荣获了中国地方都市类报纸最具影响力十强、 中国地市晚报品牌十强等殊荣。
以民为本,服务市民。晚报属于都市报,为市民服务是其天职。《南充晚报》在创刊词中就开宗明义提出:“与市民心心相印, 肝胆相照,走家串户,朝夕相处。”《南充晚报》从第1期起,就开设了《新闻热线》栏目,24小时全天候为读者开通。这一栏目坚持至今,已成为中央信访办肯定的媒体名牌栏目。水电气、天气、环保、道路、乘车、 寻人等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生活点滴,一个电话,记者就可到现场采访,报纸跟踪报道,促成问题的解决。《南充晚报》还开展经常性和阶段性的活动, 服务市民所需。 每年高考期间,《南充晚报》组织的“高考爱心专车”,定点定时接送考生, 至今已接送考生上万人次;每年与团市委开展的“爱心圆梦大学”活动,报道贫困生的求学励志故事,社会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助学捐款,至今已累计募集和发放助学金6150万元, 帮助1万余名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圆梦大学;“寻找抗战老兵”活动,帮助数十位抗战老兵联系上亲人,有生之年圆了一家团圆之梦;“晚报进社区·服务千万家”活动,把信访、医疗、法律、金融、房产、装修等服务送到市民身边,广大市民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创新俱进,融合发展。创新是报纸永恒的主题。《南充晚报》创刊以来,大型改版进行了6次,小型改版每年都有,每一次的改变,都是为了读者的“悦读”。网络时代,媒体发展日新月异,《南充晚报》与时俱进,在办好报纸的同时,积极主动拥抱新媒体,南充晚报微信公众号、 南充见客户端等及时推出,形成了融媒体宣传报道、文字图片视频一起上的全媒体矩阵,极大地增强了报纸的传播力、吸引力、影响力。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走过20年时光的《南充晚报》, 正如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年,阳光,朝气,迎着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曙光,踏梦前行!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建斌
新闻推荐
12月15日,南充市嘉陵区“春雷行动2021”暨冷链物流疫情防控专项行动战役号角已经吹响。同日,嘉陵区市场监管局迅速行动,组织...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