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中的纤检卫士
——南充市纤维检验所新疆棉花公检小记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离开温暖的南方家乡,远赴千里之外,一切只为保障更多人冬日的温暖;他们没有坚硬的铠甲,却是伫立在风雪中的纤检卫士。他们,就是来自南充市纤维检验所的棉花公证检验技术人员。
早上8点在新疆属于“凌晨”,由于时差天还是漆黑一片,夜色依然静谧。此时黑洞洞的宿舍楼里悄悄亮起了光亮,那是南充纤检赴疆技术人员起居的房间。因为宿舍距离工作地点奎屯陆德库有近一小时的车程,所以他们必须提前起床准备外出。在一顿简单的早餐后,头顶点点星空,脚踩皑皑积雪,他们准时出发了。
早上9点半,纤检战士们已经到位。今天的任务是5000吨,120批,这可不是个小任务。数据信息员王奇飞快地下载了所有批次数据,并传输到手持设备旋即分配给5名现场工作组长手中;年轻党员杨寅亮是队里的先遣队员,他娴熟地驾驶着载货三轮车依据任务单指示最早到达落地批次位置,埋头核对批次信息、准备样品袋做着准备工作;全国注册棉检师杨君逐一初验、扫描、核对条码信息,还要及时抽取杂质检验样品;支部委员袁如勇在这支队伍中年龄最大,他的工作是根据随机弹出的信息实施回潮率测试这一最重要的环节。经过加工打包后的棉花如石头一般坚硬,棉包回潮测试仪要花大力气才能插得进去,加之露天气温已是零下20℃,每次工作只能最多半小时就必须回屋里暖和一下,要不然是撑不住的。一上午的时间,袁如勇已经扎了两百多个棉包,仅仅是体力的消耗就特别大,同时还要保证数据的对应准确。
下午3点,临时支部党小组长鲜永红站在巍巍棉垛旁,继续着安全员巡场的日常工作,同时还要带领人员进行手工扦样。只见鲜永红熟练地用指尖插入棉包,顺势抠出棉样撕下条码,套入样品袋、打活扣,随即抠取下一包,一个批次就要重复这样的动作186次,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双手一进去就知道大约多少克”,鲜永红表示,多年来无数次在内地边疆的重复操作,技术人员们大都练就了“一抓准”的功夫。
傍晚7点半,肖和金拿着数据夹板、仔细地核查清点完了最后一批棉样,“嗯,必须马上通知这5家实验室尽快来拉样,要不然场地不够了”,看着样品袋摆放整齐划一,这才似乎松了一口气。队员们完成了一天的现场检验任务,杨君还在库房边的杂质室分析测试,看来今天他又可能要加班了。大家有的帮忙,有的检查和收拾检验设备,然后一同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驻地,草草地清洗一下,一沾着枕头,鼾声随即响了起来。
晚上9点半,王奇还要将白天现场的所有检验数据通过比对复核并及时传输到市场监管总局数据库,哪怕是一个小数点都会给国家和生产经营者带来不小的损失,所以必须耐心细致,这项工作往往都会持续到深夜。据统计,南充纤检队伍自国庆节期间赴疆工作以来,已参与完成公检入库14.6万吨,3375批,总包数627750个。记者柯增胜
新闻推荐
本报讯(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韩顺顺)12月18日下午,纪念创建中国绸都十五周年座谈会暨市茧丝绸协会一届三次理事会在南充...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