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回”自家地 种出“脱贫果”
将土地流转后,还能继续种地吗?南充市高坪区在烟山村试点贫困户“返租倒包”——
9月25日,南充市高坪区青居镇烟山村,村民在柑橘产业园查看柑橘长势。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肖雨杨摄
烟山村农民夜校,当地干部为村民讲解政策法规。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肖雨杨摄
一线故事
9月25日下午,南充市高坪区青居镇烟山村,村民杨炳权正冒着小雨在地里查看柑橘长势。
嘉陵江是南充的母亲河,几经迂回,在青居镇一带形成一个状如希腊字母“Ω”的大回弯,被誉为“嘉陵江第一曲流”,烟山村就位于湾畔。放眼望去,这一带的柑橘林无边无际,拳头大小的果实压弯枝头。
2.1平方公里的烟山村共有366户、1309人。近年来,该村引进业主连片种植柑橘2000余亩,并通过“返租倒包”模式惠及杨炳权这样的贫困户。“通过品种改良、错季发展,烟山村全年有10个月都可进行柑橘鲜果采摘。”青居镇党委书记蒲怡燕介绍。□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如波蒲南溪
困局
流转自家土地后到产业园上班成“鸡肋”
烟山村发展柑橘产业的时间并不长。2017年,当地引入四川吉言农业科技发展公司,通过流转村民土地,成片规范打造柑橘产业。
一开始,杨炳权也“随大流”。由于妻子和女儿均疾病缠身,一家人因病致贫,种柑橘是杨炳权一家的主要收入来源。在流转了家里的3亩地后,杨炳权自己也去柑橘产业园上班。“当时想,把土地流转给业主收租,再加上打工,收入会高于原来。”
杨炳权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他很快发现,“3亩地年租金1500元,产业园务工点离家又有点远,天天去上班没法照顾家里的两个病人……”
琢磨来琢磨去,杨炳权觉得还是自己在家门口种柑橘划算。然而,想到自己没技术,种出来的果子没有竞争力,杨炳权又犯了难。
过去,为了提升柑橘品质,卖个好价,杨炳权时常自己搞“田间改种实验”,用土办法嫁接果树,却一直没成功。“结出来的果子,水分太少,不能长期贮存。”
这样的柑橘没什么竞争力,最多只能卖到2元多一斤,有时甚至只能几毛钱处理掉。
求变
针对部分贫困户试点“返租倒包”
蒲怡燕也发现,单纯的土地流转,对部分村民增收帮助不大。
“对村民而言,一亩地1年500元的租金并不高。而且土地流转后,一些贫困户因为年龄、健康、家庭等各种原因,无法到产业园务工。”蒲怡燕说,“咋个让这批贫困户增收,是我们最焦心的。”
怎么办?青居镇、烟山村方面与业主反复沟通。“我们希望业主挣到钱,也希望柑橘产业园不仅能有经济效益,也能展现社会效益,尤其是让贫困户受益。”蒲怡燕说。
不久,针对部分有一定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返租倒包”模式开始试点。所谓“返租倒包”,就是业主以每亩每年800元的价格,在流转的土地上种下高品质柑橘种苗后重新租给农户,后者自己管理,种出的柑橘既可以出售给业主,也可以随行就市卖给其他人。
多年从事柑橘种植的杨炳权,就这样成为烟山村试点“返租倒包”的农户之一。
“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杨炳权最初还有些怀疑,但很快疑虑被打消:“租回”3亩土地时,地里已种下新品种——“奈维林娜”脐橙。
受益
物资技术扶持柑橘卖相和价格都更好了
多年未能实现的品种改良梦,借助“返租倒包”成了真,这让杨炳权格外高兴。新品种,不仅果实“有成年人拳头那么大”,产量也大大提升——此前亩产500多公斤,如今提升至1000公斤至1500公斤。
不仅如此,3年来,杨炳权等试点种植户还从业主方获得大量技术、物资等支持。“就拿施肥来说,以前用农家肥和化肥,现在有业主用有机肥、复合肥,甚至是柑橘专用的定制肥料。针对性更强,柑橘长势更好了。”
依托这种模式,许多种植误区也得以纠正。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烟山村里的许多种植户懂得了要通过拉绳、修枝等手段“矮化”,便于柑橘充分吸收阳光,并方便成熟后采摘。
如今,即使按每公斤10元的低价位计算,杨炳权的柑橘亩产也破万元。一些超晚熟品种甚至能卖到每公斤60多元。
“返租倒包”以3年为期,期满后,村干部和业主将对贫困户的经济状况作出评估,如果仍然有返贫风险,则继续包给该贫困户;反之,贫困户退出该模式,自行发展其他事业。
“无论如何,最终要靠勤劳脱贫奔康。”和杨炳权一样,对于未来,烟山村的老乡们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记着初心,记着担当,记着坚守,记着作为……所以是记者。11月8日,是第21个中国记者节。11月6日,记者节前夕,为纪念这个特别的...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