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一方新北湖 城市记忆新名片

南充日报 2020-10-12 01:44 大字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杜杰

北湖公园是南充的一张城市名片,承载着老南充人美好的记忆。作为全市100件大事和顺庆区10件大事之一,2019年2月,北湖公园综合提升改造项目正式启动。历经300天,今年元旦,在万众期待中,新北湖公园完美呈现在市民眼前。

在水一方的新北湖,是市民休闲处、城市会客厅、城市记忆新名片。

走走看看 找回记忆放松身心

今年30岁的张译丹,是土生土长的顺庆人,家就住在北湖公园附近。

10月11日上午,秋雨暂歇,张译丹一个人徜徉在北湖公园,用手机拍下小桥亭台等一张张美景。

“童年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爸爸妈妈带我来逛北湖。北湖公园提升改造后,比以前更漂亮了。最开心的是,变化虽大,但记忆中的水天一色、鸡鸣楼、嘉湖书院等都保留了下来,那座莲花童子还是记忆中的样子。”张译丹说,在喧闹的城市中心,很庆幸有这么一座美丽的公园,来这里走走看看,能够找到儿时的记忆,身心也可以得到放松。

“我从攀枝花来南充访友,今天被朋友带到北湖公园游玩。这座公园即使处在市中心,也显得宁静,让人内心少了喧嚣纷杂。”国庆期间,在北湖公园里,来自攀枝花市的游客李宏慧忙着拍照记录北湖美景,晚上还与朋友一起观看水幕表演。

精雕细琢 300天靓丽呈现

北湖公园综合提升改造,作为全市100件大事和顺庆区10件大事之一,按照“去商业、添绿地、拓湖面、净水体”的思路,精雕细琢、精打细磨、精益求精,把北湖公园打造成“市民休闲处、城市会客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现场悉心指导,研究如何将北湖公园打造成为作品、精品、艺术品。在综合提升改造过程中,市委书记宋朝华先后四十余次亲临现场指导,多次在现场工作至凌晨。市委副书记、市长吴群刚多次深入项目现场调研指导,不断查漏补缺优化改造细节,最终新北湖靓丽呈现。

2019年2月,北湖公园综合提升改造项目正式启动;2020年元旦,靓丽新北湖正式开园迎客。提升改造中,拆除2个低效商业体1.13万平方米,扩大湖面8800平方米、绿地7500平方米,新增活动场所4500平方米,设置外环跑道2.4公里、内环亲水步道1.6公里等多项内容,总工期仅10个月。

北湖公园综合提升改造项目在施工期间,项目施工方坚持挂图作战,顺排工序、倒排工期,将每一项施工任务细化到天,工地上平均每天有500至600名工人,最多时上千人。经过300天全力奋战,一座承载南充记忆、铭刻南充文脉、见证南充变迁的北湖公园,最终靓丽呈现在市民面前。

传承文脉 留住市民城市情怀

为了让北湖公园达到最美丽的效果,国内知名的同济大学规划院、四川建筑设计院、中煤科工设计院三大实力设计院所先后参与了公园的设计。绿树清水之间,水天一色、鸡鸣楼、嘉湖书院等文物建筑得以保留,不仅如此,还新增了文化景观墙,再现了北湖公园曾经的风光。青居苑、莲花童子、菊花石、游船记忆等雕塑通过艺术手法重现,既有历史痕迹的表达,又赋予了雕塑新的生命。

“在留住记忆方面,公园内的名木都全部保留,莲花童子景观原汁原味保留。月桥、五角亭、流云亭等,尽管进行了维修,但是维修后的桥梁、亭子和以前一模一样。通过这些城市记忆的保留,留住了南充文化,也留住了市民心中不可替代的城市情怀。”北湖公园综合提升改造工程设计师、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院院长向斌告诉记者。

以水为美,近水而生,如今的北湖公园是南充城市的会客厅。碧波荡漾间的古式桥廊,将“绿洲”“浮翠”“鸟乐国”三大岛屿相连一体。园内水天一色、鸡鸣楼、嘉湖书院三大主体建筑,辅以亭、台、楼、榭、轩、廊等园林建筑更显古风古韵。漫步其中,不仅让人感受到南充这座古老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在喧闹中享受一片静谧。

新闻推荐

寒露脚不露“秋冻”不能太盲目

今年的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让很多留守南充的市民直呼不过瘾,大多数时候都有雨水的干扰,近郊游玩难以尽兴。气温在雨...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