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畔的汉语童心

南充晚报 2020-07-26 00:58 大字

□ 国人(南充)

“小蓝花开满西河两岸,如蓝色的梦向远方铺展,白鹭与蓝羽毛的鸟儿翩然飞过河面,鱼儿时而跃出水面。清澈的河水里映出年轻美丽的妈妈,她穿着白底小蓝花衬衣,摇晃着两根乌黑的辫子,蹲在一块青石上,用皂角棒槌洗衣服。”这段清新颇有画面感的文字,像放电影一样在我眼前走过,西河边,一位年轻女士一阵砰砰砰地槌打衣服后,将衣服浸入水中,搓,揉,漂,洗,拧干。上世纪70年代以前,这是住在西河边的南充女人的生活日常。

今天的人们再也看不到这样的画面了———西河曾一度被严重污染, 妇女们不再到西河洗衣服了;高高的防洪堤,西河让人们难以像过去那样亲水了。

当西河记忆逐渐模糊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充知名儿童文学作家蒲灵娟在她新近出版的散文集《好孩子 狼不吃》里,用优美的汉语童心给了我们还原这记忆。

川北重镇南充, 有两条河穿城而过,东边的名曰嘉陵江,西边的名曰西河。两条河与城周边的西山、鹤鸣山、舞凤山、凤垭山等构成了“山水南充城”。

蒲灵娟出生在西山下西河边。童年上山掏鸟窝下河摸鱼虾扯草编花环的故事都在《好孩子 狼不吃》 里一一呈现。

《好孩子 狼不吃》是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童年中国书系”第二辑里的一册,该辑图书获评河北省“冀书新品”评选2020年第二季度十大好书之一。“童年中国书系”是当代中国百位荣获冰心奖的中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家写给孩子们的童年故事,每辑出版10名作家的10册作品,作品秉承“五四”以来中国散文文脉,书写留在记忆中的真挚情感,描绘念念不忘的故乡风土,记录让人感怀的人间温情。

《好孩子 狼不吃》 由15篇散文组成,记录了作者从3岁到9岁这段童年生活———从西河边玩耍到跟随爸爸到藏北高原。这是纯粹中国式的童年,这里有距心灵最近的情感风景。在物质贫乏的年代,那些温暖心灵的爱教会孩子懂得爱与被爱,懂得珍惜,从而得到真切的成长。

童年的故乡美若仙境。“夜晚,皎洁的月光照亮梦的故乡。漫山都是花开的声音,西河蜿蜒流淌,西山如黛,白鹭和翠鸟翩然起舞,一个女孩瘦小单薄的身影剪影在明月中。哦,一地月光,是一片片思念的白花瓣,化作了一只只白蝶在眼前飞舞。”(《童年 梦的故乡》)“天亮了,燕子的歌声吵醒了蒲公英梦里的村庄,母燕箭一般从青瓦檐下的窝里飞出去,飞向广袤的田野,寻找小虫子。燕子窝里,两只小燕扑棱着翅膀,叽叽喳喳地叫。”(《蒲公英梦里的村庄》)“风从村庄里的荷塘吹来,透着绿叶的香。绿色的风是荷塘的封面,打开封面,一汪净水里,荷叶绿得快要淌出水来,一朵朵粉红的荷花苞笔直地立在荷叶间。”(《一根鲜红的绸带子》)

童年的视野天真烂漫。“我跑出了蒲公英梦里的村庄,跑上西山,爬上一颗黄葛树,坐在树上傻想:我什么时候长大?长大后给婆买奶粉,给公买叶子烟,给妈买新衣服。给铁蛋买什么?万花筒!小皮球!呵呵,我笑了,我喜欢万花筒, 万花筒里变幻出各种颜色的图案,我怎么看也看不够;我喜欢拍红黄花纹的小皮球,拍得满头大汗。”(《蒲公英梦里的村庄》)“白鹭欢快地飞舞着、 鸣叫着,时光在这一刻凝固,思绪被晚风染蓝、染绿,泉水一般潺潺流淌。这片远离尘嚣的西河净土是白鹭的家园,每一杆修竹上都挂满了白鹭的歌声。”(《白鹭归来的黄昏》)

童年的生活充满艰辛。“风从破了几个洞的篱笆墙钻进来,有些冷,接着,小雨点从墙缝飘进来, 煤油灯熄灭了,我和妈妈上床睡觉……天亮了,妈妈煮好菜稀饭,天天喝能照出人面儿的菜稀饭, 喝得我想吐, 我的肚子咕咕抗议了。”(《弟弟的名字叫铁蛋》) 寒冷的冬天,与小伙伴玩耍中钥匙掉了,夜深了,在门外等爸爸的过程中,狼来了。“我看见一个灰色的身影从木栏缝里钻进来,它拖着一条大尾巴, 两只眼睛闪着绿光,朝我走来。我惊呆了,它不是一只夜晚觅食的野狗,而是一只狼啊!刹那间,我全身瘫软,身子抖得厉害,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好孩子 狼不吃》) 最后,狼没有吃她。狼为什么没有吃她?

读完这本书,找到了好孩子狼不吃的答案。

童心是懵懂的,但童心所折射的童年记忆却能够神奇地照亮成长。蒲灵娟笔下的童年,充满着童真时代对于天地万物的神奇体验。乡野自然,西河西山,烈日星空,秋收冬藏,农事庄稼,草木虫鱼,蒲公英的浪漫,蓝莲花的坚毅,四季轮回,更迭往复,让中国式的童年充溢着农耕文明特有的宁静、 温馨与和谐。回归童年记忆的写作是对汉语童心的再现, 这是西山下西河边的中国式童心。这些童年生命记忆,展现了当代社会发展变迁的中国故事。

对这种汉语童心, 文学评论家、鲁迅文学院教研部主任郭艳有一段精彩的评述:“汉语童心是一种中国式的人文传统,是中国人在日常滋养下的温润和美, 是世俗伦常践行中的温良恭俭,是伦理亲情的孝悌友爱,是天地人三才的相得益彰……当童心在宽泛抽象的天真、烂漫、纯粹的爱与美中,注入这些属于东方文化的精神和人文传统之后,中国式童年便有了自身的来路、出场和面目。当这些汉语童心以文字的方式流传久远的时候,中国式童年便会在现代性维度上拥有心性成长的力量和新的人文传统。”

新闻推荐

入驻“南充见”APP 南充日报社记者迈出转型步伐

为加快媒体融合步伐,以融合为引擎,努力构建全媒体现代传播体系,日前,南充日报社旗下移动端平台“南充见”APP上线运行。...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