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南充”烟火味 香飘内小北街90年

南充晚报 2020-05-29 05:21 大字

在南充主城区的街道中,内小北街是一处历史悠久而又充满传奇色彩之地,从始建至今,在长达90余年的漫长岁月里,这条小街一直人气鼎盛,这里可以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景象,也可以看到一些“老南充”的缩影。

繁华小街 “老南充”的缩影

据史料记载, 内小北街始建于1928年, 因地处南充旧城北门之内得名。这条长不过310米、宽7米的小街在长达92年的岁月里,一直是南充最热闹的小街之一。

年过七旬的南充民俗专家黄再林告诉记者, 内小北街之所以闻名,是因为这里商贩云集,居住人口密集。在他儿时的记忆中,内小北街的建筑与现在的景象相比十分凄凉,但做小生意的多,挑担商贩、卖货郎、摆摊小贩等各类小商小贩云集,人气非常兴旺,是当时老南充最热闹的街道之一。

黄再林说,据考证,过去内小北街大多都是两层楼木房和平房, 新中国成立前还开有水烟铺子,1977年内小北街改建,才出现高楼, 但这里仍然是小商小贩汇聚之地,菜市及临街小餐馆、小吃摊、各类百货铺、电器铺子和手工匠人很多,生活非常方便,很多人居住于此。

黄再林向记者介绍, 内小北街是一条很有烟火味的街道,在这条街上, 你可以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景象,也可以看到一些“老南充”的缩影,譬如已经少见的街头修表匠等。“至今,有不少人仍爱去内小北街逛逛或买东西, 因为这里的各类行当齐全。”

一段传奇 蒙恬后裔曾居于此

作为南充主城区人气极旺的一条小街,内小北街除了是老南充人熟悉的街道之一,同时还有着不少鲜为人知的历史传奇。

曾作画还原南充系列老街的南充老画家邹兴龙和专家考证过这条街的历史,内小北街曾有一处清代结构的穿斗平房, 而此处曾是古代名将蒙恬后裔、国民党将领蒙善伯的一处公寓,当时人称“蒙公馆”。

据考证者朱涛撰文称,蒙善伯是原 南 充 县 金 台 乡 人 , 于1929年离乡从军, 毕业于河北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被授予陆军步兵上校军衔, 后成为国民党第41军的一名将领, 并与川北老乡 张 澜 先 生 交 往 密 切 ,1935年红军入川, 蒙善伯被张澜先生的民族大义所感动,力劝军长不拿枪口对准红军,并因此与张澜先生成为好友。

后抗战爆发,蒙善伯从湖北回到四川,期间,他与张澜先生交往频繁。 上世纪八十年代,峨眉电影制片厂在南充拍摄抗洪救灾的影片《特急警报333》时,还曾在内小北街取景,当地不少群众曾经参演。

高楼林立 “老南充”情结历久弥新

如今的内小北街虽已是一派高楼林立, 柏油马路平坦的繁华景象, 但在当地不少老南充人心中, 这条小街对他们而言有着太多的回忆。

“我在内小北街住了40多年, 这里也曾是我父母前辈居住之地, 这条街一头与外小北街相连通往江边,一头与果山街相连通往果山公园,是我儿时的乐园,也陪伴了我大半生。”市民王灿林告诉记者, 他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内小北街, 在这条热闹的小街上,不论是小商小贩,还是街头匠人, 都和他非常熟识, 每天清晨他在喧闹声中起床, 穿过热闹的街道前去上班, 然而下班后去菜市买菜做饭,晚饭后再去逛逛街,与街上熟识的人聊聊天,已成为一种习惯, 也感到十分惬意。

“我想我会一直住在这条街上一直到老, 因为我已经习惯了在这条小街生活, 这里承载了太多的回忆。”王灿林说,曾有朋友劝他搬离内小北街, 但他十分喜欢这条小街的热闹, 也非常喜欢这里浓郁的烟火味, 实在舍不得离开。

77岁的大娘龚良丽告诉记者,现在的街道环境越修越好,居住环境也越变越好, 但作为老一辈人,几十年的生活习惯使然,他们更喜欢热闹和生活方便的居住环境,内小北街虽小但人气很旺,生活也很方便。 对此, 黄再林表示,从过去的“大杂院”生活到现在的高楼林立, 对于每个时代的人而言, 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情结。

“虽然时代在变化,南充也建设得越来越好,但这种情结始终不会改变, 譬如有些人认为,与过去住平房相比,高楼隔离了过去邻里的友情;又譬如有的人喜欢安静的环境,不喜欢吵闹的环境,这些都无可厚非,这都是每个时代人的不同的喜好。”黄再林说,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所喜欢的生活环境的权力,这是时代的进步,而这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

黄再林指出,诸如内小北街一类老街作为南充城市发展的一段历史产物, 不应被忽略,因为有过去才有现在,了解南充的过去,我们才能了解老一辈人的生活原貌,进而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

南充晚报记者 张驰 文/图

新闻推荐

2020年献血日主题活动6月1日上线致敬无偿献血者 百城爱心热血跑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安全血液拯救生命”,口号为“献血,让世界更健康”。在2020年世界献血日...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