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识毕亚丁

南充日报 2020-05-09 23:49 大字

祝安勇 摄

"> 祝安勇 摄

" target="_blank">◎张亚斌

因为不堪一段饱受心理煎熬的婚姻,50年前,他孤身一人从辽宁凤凰城走进边城新疆, 开启了自己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

虽已步入古稀之年, 但他每天快乐而又活泼。 不喜欢孤独的他, 回到家后却又不得不面对形单影只的生活。

这位老人叫毕亚丁, 在新疆文旅圈里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2019年8月,“丝路寻综 源点南充”重走丝绸之路大型采访活动走进新疆, 在乌鲁木齐媒体同行的引荐下,我叩开了毕亚丁的家门。

“四川的朋友,欢迎你们来到新疆。”毕亚丁非常热情地为我们倒上茶水, 并端出一盘早已洗净的葡萄。“来到新疆, 不尝点当地的特产, 你回去后肯定会心生遗憾的。” 纸烟一根接一根地抽,老人把我带进了一幅雄浑浩荡的西部风情画卷中。

这幅画中的主人公就是毕亚丁,富有传奇坎坷的经历,他终年脚步不停歇, 一次次地选择远行,雪山、草原、沙漠、戈壁……只要心能到达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和足迹。

每一次远行, 毕亚丁都以日记的形式梳理并保存下来。他说,“我记录的是一个人的生活姿态。”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血气方刚的毕亚丁离家从东北来到了大西北, 并选择在新疆的首府乌鲁木齐扎下根来。还好,边城乌鲁木齐不仅容留了他, 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不仅上了大学,还迎来了人生的春天。

在戈壁滩上开荒种地、进入学校教书育人、 从机关单位辞职进入国营旅行社、到杂志社当编辑,走遍新疆90%以上的城市和村落, 收集那些散落在丝路古道上的一个个民间故事、 民族风情……50年里,毕亚丁一路走来, 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书写生活的精彩。

三次穿行“死亡之海”罗布泊,这是毕亚丁在行走中最值得骄傲的事。

1996年6月, 当时在自治区旅游部门工作的毕亚丁接到上级指令,与相关部门的人员一道,乘坐直升飞机进入罗布泊, 参与搜救著名探险家余纯顺的任务。

听到“罗布泊”和“余纯顺”的字眼,毕亚丁当时既激动又惊喜,因为罗布泊那片无人区让他神往不已。在指定的地点结集完毕,毕亚丁怀着忐忑的心情坐上直升飞机,前往罗布泊。

“第一次进入罗布泊,脚上只穿了双凉鞋,上身一件短袖衬衣,下身一件长裤, 对那里的地理环境也只是一知半解。”在接下来的搜救过程中, 毕亚丁与队员们沿着余纯顺进入罗布泊时的路线和留下的印记,在戈壁翰海中一路前行, 凭着矿泉水和方便面度过了一个个日日夜夜, 并将搜救的相关信息第一时间从生命禁区发到了新华社。

红柳、骆驼刺、戈壁、沙漠,以及被风沙侵蚀的古城堡, 第一次走进罗布泊, 这一切铺陈的景象给毕亚丁留下了难以名状的印象。只因无法忘记那个地方,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与友人相约,再次走进罗布泊, 探寻那些被风沙掩埋了的历史,向世人讲述那些从丝路古道飘来的古风情韵。

毕亚丁最近一次穿行罗布泊,是2016年10月, 那年毕亚丁刚好满70岁。一头银发和花白的胡须,迎着大漠落日,坐在沙丘上……这幅图片是毕亚丁生日当天,在罗布泊给自己送上的最好礼物,如今挂在他家客厅的墙上令其引以为豪。

走过人生风雨, 穿行岁月长河,毕亚丁以新疆著名学者的身份活跃于国内各种以古丝绸文化为主题的论坛, 向人们讲述他的所见所闻,展示祖国西部壮美河山的万般风情。

一生在行走,一路在吟唱,终其命运最后的归宿,毕亚丁最终还是与孤独为伴。

50年前来到新疆后,他遇到相爱的人并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毕亚丁长年累月在外为新疆的文化事业、大好河山而奔走呼吁,妻子只有选择默默地承受、包容、支持。“一场大病夺走了老伴的生命,她走后,我一直都是一个人生活。” 对于老伴的离去,毕亚丁至今还耿耿于怀,后悔自己当初没有拿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她。

掐灭手中的烟头,毕亚丁陷入了短暂的沉思,我分明看到,老人脸上有一丝淡淡的忧伤……

相识毕亚丁虽已成往事,与其谈笑风生的情景仿佛如昨。我从新疆某部复员回到地方已有近20个年头了, 在这个季节里想起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只因为那段在新疆生活的经历,以及那条穿越岁月长河,时常让人牵挂于心的古丝路。

初夏微凉的风轻抚脸庞, 让原本潮湿的空气变得渐渐清新。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如今的新丝路活力四射、前景可期。是夜,耳畔又传来驼铃声,在那遥远的地方,毕亚丁老先生,你可安好?

新闻推荐

嘉陵全方位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

本报讯(杨林记者牟廷河)南充市嘉陵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推进会近日召开,嘉陵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夏晓峰主持会议。会议...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