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被疫情耽误的春光“抢”回来 一名乡镇农技员的一天

南充日报 2020-03-03 01:00 大字

●樊俊

突突突……

2月29日上午9时许,嘉陵区龙蟠镇司南垭村,宁静的氛围被一阵阵发动机声打破。

寻声望去,两台旋耕机正穿梭在麦地行间引吭高歌,沉睡一冬的土地跟随旋耕机翻滚、跳跃,散发出淡淡的泥土芬芳,传递着春的信号。

田埂上,龙蟠镇农业服务中心干部杨成银戴着口罩,盯着来回作业的旋耕机若有所思。

“旋耕时一定要低速慢行,尽量让泥块细碎,便于玉米移栽和后期生长哟。”机器轰鸣声中,老杨扯着嗓子向农机手吆喝着。

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老杨来说,每年最忙碌的时节又来了。但与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的他,今年遇到了最特别的春耕季。

“虽然疫情形势严峻,但春光也同样负不起。”作为庄稼地里的“老把式”,老杨对丰收充满渴望。

临近上午10时,指导完农机手作业后的老杨又来到司南垭村另一块地边,何正芬等村民正忙着移栽早玉米。

“正芬,玉米苗移栽要实行定向移栽哟,便于玉米扬花授粉,才能提高产量哈。”发现何正芬移栽早玉米技术不到位,老杨马上手把手地指导。老杨深入浅出地讲解示范,附近干活的村民都围过来学技术。

“玉米苗实行地膜覆盖栽培有什么好处呢?”村民张红群问。“实行地膜覆盖栽培可以保温、保湿和保肥以及防除杂草,不但可以提高产量,还可以缩短玉米的生长周期,而且还无公害……”杨成银详细地讲授着。

时针在老杨的讲授中走到了上午11时25分。“我要回镇广播站开始广播咯。”给老乡们讲解完早玉米移栽技术后,老杨又急匆匆骑上摩托车赶回龙蟠镇广播站。

“各位乡亲,春耕买种子时,要看包装袋上有没有生产经营证、合格证、生产日期及品种审定编号,缺少任意一项都算伪劣品种……”“乡亲们,早春气候异常,在开展春耕生产时,一定要做好倒春寒预防措施……”12时,龙蟠镇有线广播准时响起,老杨极具“西路”的口音在山乡回荡。

“春耕备耕开始以来,我成了全镇的网红主播咯。”老杨打趣地说,眼下农村在家务农的大多数是中老年人,很多农技方面的书籍看不懂,通过“村村响”广播,他用通俗易懂的本土语言给群众讲授农技知识,很受群众喜欢,而且效果也非常好。

“老杨,你好,我是何珍全,下午你能帮我代购些种子、化肥和地膜吗?”

“好的,下午我正准备到你们村了解玉米播种和移栽情况,你需要哪些?”

14时28分,刚吃完午饭的老杨手机再次响起,龙蟠镇安子山村村民何珍全给老杨打来电话,希望他能帮忙代购玉米种3公斤、水稻种2公斤、地膜3公斤、肥料50公斤。

“春耕就是赶季节,错过了这段时间,就没得搞了。”接过电话,老杨庚即前往镇上一农资店帮忙采购何珍全所需的农资。老杨说,最近有很多群众都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请他代购农资,只要有空他都义务帮忙代购,或是协调农资店代送,货到再付款。

下午15时,采购完物资后,老杨骑着摩托伴着徐徐春风,沿着蜿蜒延伸的村道向安子山村驶去……

■笔者手记

“虽然疫情形势严峻, 但春光也同样负不起。”采访中,老杨的一句话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说得好!常言道,人误地一时, 地误人一年。当前, 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胶着时期, 我们必须保持定力,毫不松懈,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然而,春耕生产在即,春光也同样不能辜负,决不能让疫情耽误了春耕生产。 我们必须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 抓好春耕生产。

忙着移栽早玉米的何正芬, 在庆幸没有误了农时之余, 开始扒拉起小算盘:她家种的早产玉米,今年6月上旬就可以上市销售了, 按照去年每根玉米棒2元左右的价格,今年她家的1亩早玉米除去成本,可以净赚2000多元。

“一定要把疫情耽误的春光抢回来。”这不仅是老杨对增产增收的渴望,也是所有农民最朴素的梦想。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采访结束返程途中, 朋友车上放的音乐正是 《在希望的田野上》。

新闻推荐

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 享受入学升学优待

本报讯3月1日,记者获悉,市教育和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月28日联合出台了《关于做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务人员子...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