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炜灿:愿为家乡农特产品做“嫁衣”

南充日报 2019-12-12 02:30 大字

●本报记者 谯灵敏 实习生 闻英

20岁赴欧留学,专攻商学;22岁加入奥地利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成为最年轻的成员;24岁回国创业,致力于中奥资金技术 “引进来和走出去”;如今26岁,心系家乡,助力南充农特产品“走出去”贡献力量……

他就是黄炜灿,一个出生于1993年的南充人。“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常常需要国内、国外两头跑。”12月9日,电话那头的黄炜灿说,未来,希望与南充紧紧相连,帮助家乡农特产品“走出去”。

热爱语言 掌握英德韩日4国语言

出生于1993年,现年26岁,他有着超出同龄人的成熟与稳重。

“这和我成长、教育经历有一定的关系。”黄炜灿告诉记者,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他出生在上海。为了让他在大城市里有立足之本,父母对他格外严格,尤其是在学习方面。

“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和当地人比起来更是相差甚远。经济上比不过,那就比学业。”黄炜灿告诉记者,基于这一想法,从小学到高中他都非常努力,学习成绩在班内也是名列前茅。

尤其是在语言学习方面,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一定的天赋。“我小学就读于一所中德合作班。”黄炜灿回忆,当时班内有很多来自国外的同学,课余时间,他最喜欢和国外的同学“闲聊”。交流之中,不仅结交了很多的外国朋友,英语和德语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他对语言的喜爱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2012年上半年,处仅19岁的黄炜灿拿到了奥地利维也纳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开学之前有半年的空闲时间,黄炜灿由于喜爱韩语,在家人的支持下,半年时间内,在课堂上他认真学习语法,课堂下广交朋友,利用各种场合练习口语。

“目前掌握了英语、德语、韩语和日语四种国外语言,其中英语和韩语最为擅长。”黄炜灿告诉记者,他对语言的学习,一半源于兴趣,一半源于性格。

赴欧留学 成为“统促会”最年轻成员

2013年,伴随着开学脚步的临近,黄炜灿的留学生活也即将开始。在与父母告别后,他再次背上行囊,这次他的目的地是奥地利维也纳。

“在异国他乡的求学之路是孤独的。”黄炜灿告诉记者,文化和衣食住行都与国内有很大的差别。中国人也非常少,他所在的班级共有学生30余人,大都来自不同的国家,加上他只有2名中国人。

孤独的环境给了他更多学习的心境。由于选择的专业为工商管理,会计学、欧盟法成为他的必修之课。“最困难的是欧盟法,很多专业术语都无法理解。”黄炜灿回忆,为了克服这一困难,课堂上他认真做笔记,搞不懂的问题,课堂下再各个击破。

除了学习,黄炜灿还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实践活动。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5年,在奥地利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成员的引荐下,黄炜灿参加了奥地利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同时与其他部分旅欧侨界代表等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一年黄炜灿22岁,成为了奥地利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中最年轻的成员。

2017年,黄炜灿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

心系家乡 致力于南充品牌“走出去”

在外学习的几年,让黄炜灿收获颇丰。“国内国外,在产品与技术方面有很多互补的地方,可以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基于这一想法,2017年,黄炜灿回到国内开始了创业之路。

“我创立的公司主要是致力于国内与国外资金、技术、产品的‘走出去’与‘引进来’。”黄炜灿告诉记者,今年5月已经建立第一个联络站———奥地利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湖南代表处。

家乡南充对于他而言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从小求学在外,回来的机会比较少。”黄炜灿告诉记者,现在工作的关系,常年往返于上海、香港与奥地利,回到家乡的机会也不多。今年3月,因工作的原因他回到了南充,发现二十几年的时光,家乡已旧貌换新颜,特别是农村,涌现出了很多产业园,柑橘、香桃、中草药……各色农特产品硕果累累。

“希望可以让这些农特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黄炜灿告诉记者,目前正在与南充相关部门对接,首先是建立联络站,然后开展下一步工作。

人物档案

黄炜灿,男,出生于1993年,祖籍四川南充市顺庆区,本科学历。现任奥地利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上海亿蜥商务咨询总经理兼技术转移经纪人;四川省海外交流协会增补理事;奥地利中国和平統一促进会湖南省代表处(联络站)副站长;中国和平統一促进会(海外部)第十四届中青年研修会议代表。

新闻推荐

南充市纤检所开展2019棉花公证检验

今年10月以来,根据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安排,南充市纤维检验所先后派出18名专业技术人员分赴新疆石河子如意监管棉库、石河...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