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笔刻画往事

南充晚报 2019-12-18 00:50 大字

黄再林(顺庆)

不久前,我为撰写一篇稿件,足足花费了半天时间在家查阅资料。就在我翻箱倒柜时, 竟找出一筒灯塔牌蜡纸与刻字用的铁笔与钢板。拿着这三件旧物,实属留恋难舍。铁笔、钢板、蜡纸,我曾与它在案头上结下了十年的不解之缘。 更令人感慨的是,这门微不足道的小手艺,曾经在我艺术生涯的十字路口, 铺垫了传奇的色彩。

当我还是小儿郎时, 就目睹过老师用铁笔在钢板上刻写蜡纸的手工活。 清楚地记得校园里学生的考试卷子、测验题、歌单、成绩通知单,以及单位、工厂的零星函件公文,大都采用蜡纸刻字、油墨印刷。多少年来, 南充人俗称这门手工活为刻蜡纸,有的又叫刻钢板。在一般人的眼里,看似简易的手工活,若持笔伏案操作,方知功夫不浅。不然,当年的老果城红墙街一带, 就有摆摊设点专门从事此种行业的手艺人。 这些刻画蜡纸的高手,技术十分精练,从他们的铁笔下刻出的各类字体、画出的题花图案, 其印刷效果近似于铅字编排一般规范。

上世纪70年代末, 在梨园艺友们的支持下, 我颇有兴趣地干起了这门手工活。 从刻写歌单到演唱资料,以及大小公文、文学稿件等等,断断续续,一刻竟达10年之久。虽说当年酬劳甚微(每张蜡纸0.8元),但积少存多,总算“刻出”一台朝思暮想的黑白电视机。

在一块小而滑的条形钢板上,用尖细的铁笔刻画着薄薄的蜡纸,必须掌握用笔的轻重, 以及笔锋与钢板的对路。 初学者无不刻坏几张蜡纸、磨损几只铁笔。而且此种小手工劳作十分辛苦, 有时一坐便是三四个钟头,七八张蜡纸刻下来,时时令人肩酸颈痛, 笔杆压及中指发红起窝,日久生茧。有时为赶刻材料,还免不了昼夜加班。不难发现,但凡擅长刻写蜡纸的劳作者, 都有抽烟的嗜好。凭观察和体验,其原因一半是防疲劳, 另一半则是案头劳作的需要。 若刻写一篇数以千字的蜡纸,谁能保证没个错字,一旦有错,可用点燃的烟头轻微烘烤,纸面上的蜡油受热后即刻熔化,少时便可校正复刻。

时值上世纪80年代初, 我从艺的剧团于整顿中撤销。其间,团里大批演职人员陆续走向新的工作岗位。然而,历经数月,我的工作却迟迟未定。借此时机,我在等待中承接了文化部门大型剧本的蜡纸刻写工作。有道是,人生如万花筒,无奇不有。就是这一张张蜡纸、一小块条形钢板, 竟然成为我工作运程转折的媒介。当年,南充市(今顺庆区)文化馆正在开展“新歌教唱”活动,急缺刻写歌单(蜡纸钢板)的熟手。也许是同仁推荐, 该单位领导毅然对我询访,并诚意聘请(借用)。缘于一个系统,此事自然顺理成章。就这样,我有幸踏进了梦寐以求的文化馆的大门。

尽管类似临时工作, 我也十分乐意。 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踏实工作、珍惜机遇。好在刻写蜡纸,我轻车熟路。而且,鉴于多年从事木偶造型艺术,尚有一定绘画基础。因此,在刻写曲谱和歌词时,大凡蜡纸的空白处, 便刻画出装饰型的题花与图案,使之增添歌单版面的整体美感。

冬去春回。多少年后,每当向家人聊及那段铁笔刻画的往事, 一旁聆听的小辈却有些茫然。不言而喻,时下的电脑、复印、扫描仪、彩色打印机等, 一系列先进的排字印刷设备,已把人们的头脑、视野引向了新的领域。蜡纸钢板刻字、铅字排版印刷, 早已成为城市中人偶尔回忆的旧事。

新闻推荐

会展板块 一条腾飞的时间轴

2009年,江东新区二期,即现在的会展板块规划范围确定,面积约4.2平方公里。同年9月,11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以天来大酒店的...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