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帮互助 携手共建 架起邻里守望相助的“连心桥”

南充日报 2019-11-19 03:31 大字

●本报记者 徐嗣千 实习生 闻英

“爱人者,人恒爱之”“亲邻友善,金银不换”……在南充一些小区,这样的文明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每天看着,心里感到特别温暖。”市民王秀春说,随处可见的宣传标语还能给小区居民一种耳濡目染的教育。

文明,是社会稳定的基石。近年来,南充扎实推动文明城市常态长效建设,从社会最基层的小区、社区入手,常态化推进小区文明氛围营造,打造邻里和谐的“幸福家园”。

A 煮饭洗脚 邻居无私照料孤寡老人

11月18日上午8点10分,王秀春来到邻居何朝清太婆家中。向老人问好后,她熟练地走进厨房,开始给何朝清做早饭。加水、下米,“嘭”的一声,燃气灶打上了火。煮上稀饭后,王秀春又麻利地清洗了几棵小白菜,准备炒一小盘作为老人的下饭菜。“她吃得少,所以一次不能炒多了。”王秀春说。

坐在客厅的何朝清很高兴这个邻居的到来:“她就像我的女儿一样,很贴心。”

在做饭的间隙,王秀春又烧上一盆水。“这是给老人家烧的洗脚水。”她说,因为自己一天过来一趟,所以做饭、洗脚就一道做了。说话间,王秀春端出热水,俯下身开始给太婆洗脚。两人聊着家常,就像母女一样,格外温馨。

今年89岁的何朝清是一位孤寡老人,近两年因为年事已高,生活难以自理。在顺庆区中城街道体育场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老人找了一个护工照顾自己,但因各种原因,一年后,护工没再继续为老人护理。

“我已经退休了,主要在家照顾家中老人。看到何朝清老太婆一个人很孤独很无助,就想在找到下一个护工之前先帮下她,没想到一照顾就是几年。”王秀春说,今年8月,何朝清在家中不慎摔倒,王秀春不得不一天三次上门照顾她。因为受伤,老人心情不好,还会发脾气,但王秀春没有因为这些放弃照料老人。

时间久了,王秀春得到了老人的认可。“在我心里面,她就是我的女儿。”因此老人好几次想报答王秀春,但王秀春都谢绝了。

体育场社区党委书记阳宁胜说,帮助他人,可能没有王秀春典型,但这样的事情很多。随着文明城市常态长效建设的持续推进,和谐的邻里关系正在形成。

B 邻里关系融洽 小区就像一个大家庭

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关系好了,社会才和谐。为了促进邻里和谐,南充大力培育和谐的邻里文化。顺庆区中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唐凯说,中城街道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升辖区居民文明程度,进一步融洽邻里关系。

“包粽子比赛、做月饼比赛、文艺演出……如今社区开展的丰富有趣的活动,为我们搭建了交流互动的平台,进一步拉近了邻居之间、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感情,形成了团结、文明、和谐的邻里关系。”五星鼎城小区居民王女士说。

“多亏了郑大姐的热心调解,墙顶漏水问题才得到解决。”家住锦绣北湖小区的刘向英拉着邻居郑红琴的手连声道谢。前几天,她家楼上卫生间漏水,楼上楼下因此产生了纠纷。经过郑红琴的调解,不仅漏水问题解决了,两家的关系也比以前更加亲近。

郑红琴说,以前小区的邻居见面最多点点头打个招呼,现在可以邀约一起逛街、买菜;以前因工作无法按时接送孩子,只好推迟上下班时间,如今一个电话邻居就可以代劳……居民之间的心更近了,小区越来越像一个大家庭。

唐凯说,中城街道坚持以群众为主体,以“进得了门、认得到人、说得上话、帮得上忙”为目标,重新塑造互知互敬互帮互助的新型邻里关系。

一个个邻里间的凡人小事,彰显着喜人变化。“我们希望通过文明创建活动,架起邻里守望相助的‘连心桥’,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和谐人际关系。”唐凯说,邻里关系的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信在我们系统工作中一定能建立起互帮互助的邻里情谊。

新闻推荐

吉利新能源车二期项目明年6月投产

(向荣)11月15日,吉利新能源车二期项目的总装车间内,焊花飞溅,光芒四射,30余名工人正忙着安装设备。“目前二期项目总装、焊...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