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民间腰鼓

南充晚报 2019-10-08 23:43 大字

□ 黄再林(顺庆)

出于职业的偏爱,刚退休那年,我为了撰写一篇“基层文化征文”约稿,曾深入果城街道院落、娱乐阵地,寻访年长的文艺爱好者。

无独有偶, 竟然在腰鼓排练现场遇上少年时的同学。更巧的是,她不仅是社区文艺骨干,而且还是腰鼓队长。老同学难得碰面, 彼此聊家常、 谈休闲、话娱乐,兴致勃勃、感慨多多。更有甚者,围观的鼓手们争先恐后、绘声绘色地夸赞她们的领头雁、好队长。大伙说到兴头上,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在老同学的引领下, 有序地进入操练场地,一展队伍阵容。那洪亮的鼓声、愉悦的舞姿, 以及队员们倾情投入的激情,触发了我的思绪。当年,民间的腰鼓队活动分布之广、参与人数之多,盛况空前,无与伦比。

有感于生活与素材的积累, 一个鲜活的腰鼓队长形象, 由此定格在我的脑海中。不久,一篇题为《腰鼓队长袁幺妹》的散文相继在《南充日报》和《四川日报》刊发。于是,有关袁幺妹的话题竟在基层文艺队伍中传扬开来。其间,有人问我,袁幺妹是谁?是哪支腰鼓队的领头雁?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南充的腰鼓队数以百计,不计其数的袁幺妹就在她们中间。”

几年之后, 民间腰鼓活动迅速在川北大地上蔓延开来……

2013年初夏,我在搜寻“民间传统文化·民间舞蹈”资料期间,再度采访了民间腰鼓队。当然,此番的目的不再是塑造人物, 而是择重于民间腰鼓的风格、特色及其演变过程。

民间腰鼓既是一项群体舞蹈,又是一种传统打击乐器。若论造型模式,可归属于鼓乐之列。 常见的鼓框为木质,体形两头略小,呈短圆柱,两端发音的圆框由羊皮蒙制。表演时,鼓手持两根细小的木鼓槌, 敲打着斜挎在腰间的鼓面,发出类似“咚叭、咚叭、咚咚咚、咚叭……”悦耳的鼓点节奏声。不难发现, 在小巧的鼓槌端系上两根飘逸的绸带, 为鼓乐与舞姿增添了动感的色彩。

众所周知, 我国的民间腰鼓当数陕北的“安塞腰鼓”、东北的“欢庆腰鼓” 最具特色。 尤其是安塞腰鼓堪称“天下第一鼓”而名扬四海。据悉,四川省的民间腰鼓大体借鉴和效仿了东北腰鼓的表演模式。至于何年流入四川,虽无从考证, 但至少在解放初期已有民间腰鼓在巴蜀大地上传扬。故而,川人亦称民间腰鼓为“解放腰鼓”。多少年来, 川蜀的民间腰鼓依旧沿袭东北腰鼓的风格特色,就连舞姿脚步、鼓点节奏、队列变换,乃至服饰阵容也基本相似。不过,新一代的队员们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也探索过微妙的改进。 从模仿学习“平鼓”“秧歌步”“双飞”“单飞”“侧飞”,到创新推出“马步飘绸”“滚龙抱柱”“犀牛望月”“木棉纺纱”等场牌,丰富了民间腰鼓的舞蹈色彩。而且,队容壮观的腰鼓队在参与重大节庆、广告宣传、演展赛事等系列活动中,注入了“安塞腰鼓”的气势与活力,以大鼓、大?为伴奏击乐,以口哨或专用棍作为领头鼓手的指挥道具。有时,甚至会有几支队伍连在一起,拉开长长的距离, 鼓手们随其哨声穿插交替,舞步变换多端。那热烈沸腾的场面、刚劲洒脱的动作,有声有色地彰显出家乡人民热情、豪放、坚毅和直爽的气质。

当下, 民间腰鼓依然深受群众青睐,社区的大娘大嫂们情有独钟,春秋四季鼓不离身。用她们的话说,打腰鼓主要是打情绪、打耐力,鼓手们打到兴头上,往往如痴如醉,说它是体育锻炼也好、舞蹈娱乐也罢,和谐社会,释放激情正当时。

新闻推荐

尊老敬老爱老 重阳节主题活动开展

本报讯(蒋旭辉)日前,嘉陵区火花三小开展了重阳节主题活动。活动在诗朗诵《敬老爱老爱心闪烁》中拉开了序幕,舞蹈《我有一...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