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摄影家杨麾:用镜头和情怀守护嘉陵江
●本报记者 唐甜
“这片杂草丛生的滩涂,就是如今的‘印象嘉陵江’湿地公园。”指着电脑显示器上的一张黑白照片,南充本土摄影家杨麾向记者讲述起几十年来他镜头中的嘉陵江点滴变化。
杨麾是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十杰人民摄影家。2009年,杨麾创作的《嘉陵江畔的挑夫》获第六届巴蜀文艺奖摄影奖。40余年来,他用镜头和情怀守护着嘉陵江。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杨麾拿出自己多年来拍摄的嘉陵江照片与记者分享。这些作品的拍摄时间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直观地反映了嘉陵江南充段的巨变。
在杨麾早期的嘉陵江摄影作品中,记者发现,嘉陵江南充段两岸多是杂草和乱石。杨麾的作品反映工业生产、渔船渔民劳作的较多。杨麾介绍,以前,嘉陵江南充段到处都在进行大规模采砂,给嘉陵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影响。
“直到2005年,南充市启动嘉陵江南充段沿江两岸生态绿化工程,在两岸栽植各类林木,再造沿江湿地景观,也为水鸟营造出 理想的栖息之地。”特别是近年来,南充市深入推进砂石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依法依规做好砂石堆码场清理、采砂船舶削减、资源优化配置等工作,切实加强嘉陵江河道岸线的生态保护。杨麾介绍,如今,他镜头里的嘉陵江变了,江水清了、绿色多了、水鸟来了。
嘉陵江是全国内河中第一条全江渠化的河流,是国家批准的18条高等级航道之一,自古以来就是沟通南北的“黄金水道”,是长江水系的水运主通道和国家重要战备航道。采访中,提及时隔30年嘉陵江“黄金水道”再次全江通航,杨麾激动不已。他回忆道,曾经的嘉陵江,河流曲折,水流湍急,滩险礁石多,航行条件差,运输能力弱。“今年再次全江通航,可以说南充有了一条‘水上高速公路’。这不仅能重振南充水运业,还能带动旅游、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南充、重庆等沿江城市紧密合作,推动南充融入成渝城市群。”
“嘉陵江南充段40多年来的变化,都一一记录在我的镜头里。”杨麾认为,他是用影像抒写乡情。如今年近70岁的杨麾,在摄影界的“曝光率”始终维持在高位。“用镜头记录家乡、记录嘉陵江,很有意义,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杨麾说。
新闻推荐
鲜艳的五星红旗像燃烧的火焰,像沸腾的热血,像初升的太阳……我们就是国旗下最靓丽的风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南...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