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源治理 顺庆法官上门化解矛盾
●本报记者 谯灵敏 文/图
“遇纠纷,法官主动上门调解;群众少跑腿,矛盾高效化解。”近日,顺庆区舞凤辖区一个小区的居民张先生,对法院“诉源治理”这一陌生概念有了新的理解,并给予极大的肯定。
什么是诉源治理?它能为市民带来哪些便捷?为什么深受群众赞扬?……6月20日,带着一系列疑问,记者来到张先生所在的小区和顺庆法院一探究竟。
1 矛盾一触即发 “家门口”2小时成功化解
原来,今年3月初,张先生所在的小区物业公司一纸诉状将小区内1000余户业主告上法庭,称业主集体拖欠2018年物业管理费,要求法庭判处业主支付物业费。
这起案件,引起了顺庆法院立案庭的高度重视,当即安排人员展开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业主集体表示拖欠物业管理费事出有因,称物业管理公司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小区内长期脏乱差、安全设施不到位、工作人员作风懒散……住在小区内没有安全感和幸福感,不仅不会交物业管理费,还要求物业管理公司立即撤出小区。
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各执一词,互不退让。在充分调查和征得双方同意后,诉前调解机制启动。3月25日,顺庆法院立案庭庭长李春霞一行组成调解小分队,来到该小区所属的舞凤街道办事处清泉寺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与社区干部、业主代表围坐在一起,将矛盾纠纷摆在桌面上,积极协调、及时解决。
在调解过程中,小分队的“调解员”们,褪去了审判庭上的威严,多了几分亲和力。他们认真倾听业主的诉说,稳定业主情绪,与物业方保持电话沟通,努力消除物业、业主隔阂。最终,物业公司同意对物业管理费优惠20%,并退出该小区。
至此,一起涉及1000余户业主的集团性物业纠纷案只用2个小时,便得到化解。
2 两年探索 诉源治理帮市民省钱省时
顺庆法院主持的这场调解,小区居民全程见证。此后,诉前调解、诉源治理这两个陌生的词汇,在业主中由陌生变得熟悉起来。
“如果打官司,至少都要几个月乃至1年才能妥善解决,这次只用了2个小时。”
“以前以为碰到纠纷必须要打官司,现在法官们来到家门口替我们解决问题,感觉非常贴心。”
“不交诉讼费、律师费,省了钱又省了时。”
……
小区的业主们不仅对调解结果非常满意,而且对法官们尽职尽责的工作给予高度赞赏。
这起发生在群众“家门口”的纠纷能够高效化解,得益于该院经过两年的探索,建立起来的全网覆盖、反应迅速的诉源治理体系。
据了解,2017年以来,顺庆法院不断完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以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为载体,坚持把非诉化解矛盾机制挺在前面,全面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发现、处置、化解工作,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
在顺庆法院,诉源治理最初实践于社会敏感度高、涉及专业性强的医患纠纷。这类案件审理往往高度依赖专业鉴定机构,耗费大量司法资源却备受双方当事人乃至社会质疑,一度成为困扰法院的难点和痛点。为此,顺庆法院尝试向第三方机构借力。2017年初,顺庆法院与全省首家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探索出“医责险+医调委”方式化解医疗纠纷。2018年3月,医调委专职调解员入驻法院,双方联合出台《关于开展医患矛盾诉源治理和诉非对接实施意见》,推动医疗纠纷联调共治落地落实。通过这种方式,起诉到法院的医患纠纷案件直线下降,2018年没有一件进入诉讼。
顺庆法院也成为全市诉源治理工作的先行者。
3 联调共治 走出社会治理新路子
曾文军,顺庆法院立案庭员额法官,已在法官这条道路上奋战多年。“以前,我的办公室在法庭,现在在一线。”诉源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曾文军明确感受到了工作上的变化。
作为全院最早参与诉源治理、诉前调解工作的一员,他绝大部分时间奔赴在基层组织与行业协会之间———或建立信息互通机制,或对行业调解人员进行法律指导,忙得不亦乐乎。
原来,在医患纠纷诉源治理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顺庆法院乘胜追击,扩大范围,将诉源治理扩大到道路交通事故、保险、物业、家事、二手房交易等纠纷多发、频发领域,并联盟行业主管部门、基层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调解组织,形成内外结合、多元聚力、联调共治的诉源治理新格局。
有付出就有回报。在调解队伍方面,建立起多元化解矛盾纠纷资源库,拥有特邀调解组织15家、在册调解人员200余名。在调解成效方面,2017年以来,进入联调联治纠纷一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达50%以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顺庆法院民事诉讼案件2017-2018年增幅连续两年回落,2018年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减少590件,下降7.2%。物管纠纷案件由2016年的1100件降至2018年的500件,降幅近60%;保险纠纷案件由2017年的1300件降至2018年的300件,非诉化解率显著提升。
新闻推荐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陈村铭摄">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陈村铭摄"target="_blank">●本报记者李奎实习生罗熠无省禁毒委重...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