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谈70年餐桌上的变化小餐桌折射社会大发展
●谷芳
从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到生活物资丰盛富足;从追求大鱼大肉到崇尚健康生活……家住顺庆区北城街道延安路社区的弋里奇与新中国同龄。弋里奇说,70年来市民餐桌上的变化,是时代发展、社会变迁最真实、最直接的体现。
粮油定量供应 一代人的特殊记忆
“上世纪五十年代,大家都住的是茅草房、土墙房,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在延安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头发花白的弋里奇忆起往昔。“那时,老百姓家的饭厅陈设简单,一张四四方方的木质八仙桌,配上几把做工粗糙的雕花椅子,漆上朱红的颜色,就算很‘洋气’了。”弋里奇笑着说,他家桌上还时常放一个老式茶瓶,几个红白相间的“双喜”搪瓷杯。
计划经济体制下,市民购买日常生活用品需要政府发放的“号票”。拿着粮食票、肉票、布票、油票等“号票”,才能买到猪肉、米面等生活必需品,“当然,购物时排长队是免不了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物资相对匮乏,“定量供应”是那一代人最深刻的记忆。“根据劳动力差别、年龄等划分口粮标准,一般居民每人每月半斤肉、半斤食用油、25斤粮食。”弋里奇说,萝卜、大白菜、红薯“老三样”是餐桌上的主菜。
“平时下饭只有泡菜,逢年过节才舍得吃顿肉。”年过古稀的李光继老人补充道,年底,政府会增发猪肉票、白糖票、糕点票等“号票”。为了能在节日期间大饱口福,市民们半夜三更就要出门排队购买。“肉类、副食品等十分紧俏,有好几个春节我凌晨四五点就起床,跟着父母排队到中午才把东西买到手。”
从吃饱饭到吃出面子 外出就餐渐成时尚
1981年,在乡下当知青的弋里奇回到城里,进入南泰集团成为一名职工,每月40余元工资。“回城不久,南充市郊各乡镇开始推行包干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统一经营和分户经营相结合。”弋里奇说,一个新饮食时代随之到来。
“当时,最大的变化就是可以想买啥就买啥。”弋里奇感慨道,改革开放后,物资供应充裕,“票证时代”“供给时代”“排队时代”成为历史。市场经济日益活跃,老百姓的“菜篮子”日益丰富。
让弋里奇高兴的是,单位在金鱼岭正街为员工修建福利房。“两室一厅一卫,50多个平方米。1991年就通了天然气,不久又安上了热水器。”弋里奇说,以前煮饭用的煤球、蜂窝煤、煤炉渐渐退出居民的生活,客厅里的果篮里一年四季都装满了各种时令水果。
上世纪90年代,居民已不再满足于吃饱饭,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开始迈出家门、步入饭店,小饭店、小酒馆等餐饮企业应运而生。“人们逐渐讲究吃出面子、吃出味道,延安路、金泉路、北湖路等地餐饮店云集,蜀一火锅、乡巴佬火锅、过江龙火锅在那时风生水起……”
回归家庭餐桌 追求营养与健康
21世纪初,由于企业改制,弋里奇下岗了,随后到延安路社区第四党支部担任党支部书记。当时他50余岁。空闲时,他最大的爱好就是买菜煮饭。
随着生活的富裕、交通的便捷,海鲜、羊肉、牛肉成了餐桌上的“常客”;肯德基、麦当劳、意大利比萨等洋快餐在顺庆遍地开花;外出就餐、点外卖已成了家常便饭。饕餮盛宴之后,市民开始关注饮食健康问题。如今,“管住嘴、迈开腿”、合理饮食的健康生活理念成了百姓的新追求。不少市民从下馆子回归到家庭小厨房,有机蔬菜、有机水果备受追捧,土鸡土鸭等乡村土货逐渐畅销,红薯、玉米等粗粮成为市民的“新宠”。
“老百姓餐桌上的变化,折射出7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与变迁。”弋里奇如此评价。
新闻推荐
6月18日上午,记者在位于高坪区江陵镇的中法农业科技园欧式风情街看到,一座座联排别墅整齐排列,庭院内绿草茵茵,阳台上鲜...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