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5月南充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6万户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7.5万户,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南充日报 2019-06-19 02:30 大字

本报讯(记者 李奎)因为打算在南充开公司自主创业,上周,市民冯山来到顺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顺利办理了营业执照。如今,他的公司即将开业。

18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今年1至5月,全市共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6万户,与全年新增3万户市场主体的目标任务相比,已经完成过半。

据了解,在这之前,冯山和妻子一直在深圳上班。冯山在一家服装加工厂从事销售工作,他老婆则在厂内负责加工生产。因为家中父母年纪已大,正上学的小孩也需要照顾,冯山和妻子毅然决定返乡创业,既可增加收入,又照顾了家庭。回到南充后,夫妻二人决定利用在深圳打工掌握的服装加工技术和销售网络,在南充创建一家服装加工厂。作出这个决定后,夫妻两人来到顺庆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了自己的公司。这些天,两人正忙着寻找场地、联系购买生产设备。

“先招10个人,慢慢干,将业务一步一步做大。”谈起将来的打算,冯山夫妻俩踌躇满志。至于选择在南充创业的理由,他们认为,除了是家乡以外,南充正在奋力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发展潜力大,商机浓。同时,南充的交通发达,铁路、高速四通八达,机场开通了到全国各地不少城市的航线,这也是他们选择在南充创业的理由。

记者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今年以来,有越来越多像冯山一样的市民选择了自主创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全市共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6万户,主要包括民营企业,以及集体所有制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随着市场主体的快速增加,截至5月底,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7.5万户,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按照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今年全市共将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万户,截至5月底,已经实现目标任务过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名负责人认为,市场主体的快速增加,证明越来越多的投资客商、创业人士看好南充,南充经济增长活力越来越足、越来越强劲。

按照统一部署,南充市将下大气力厚植各类市场主体经济健康成长沃土,通过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快推动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见效等举措,推动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特别是将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优化环保、消防、税务、市场监管等执法方式,降低制度性成本。同时,严格落实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制度,如降低市场门槛、拓宽投资领域,持续清理规范涉企收费,促进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客商、创业人士来南充投资、创业。

■相关新闻

培育壮大民营企业 拉动南充经济“主引擎”

本报讯(记者 李奎)18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目前,南充民营经济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目前,全市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比重达到6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在税收方面,民营企业税收占全市税收的比重达到60%,纳税过5000万的企业超过20户。在市场主体方面,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超过26万户,占各类市场主体的98%。

同时,全市民营企业助力民生改善功不可没。统计显示,全市民营企业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吸纳100多万人就地就业,彰显了实体回报社会的民本情怀。全市民营企业家积极投身教育、医疗、文化等民生领域,彰显了致富不忘根本的民生情怀。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名负责人介绍,市委、市政府印发《中共南充市委南充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了23条措施,提出进一步坚定民营企业信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推动民营经济做大规模、做优结构、做强实力,力争到2022年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38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1800亿元,民间投资规模达到1300亿元以上。因此,南充市将加强统计监测,全面掌握全市民营企业设立、投资、效益等发展和运行情况。建立特约监督员制度,对各部门民营经济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每年对各职能部门服务民营企业、各县(市、区)营商环境总体评价满意度进行测评,对结果进行通报。

新闻推荐

雨水频繁降临 本周清凉相伴

本报讯(记者李奎)6月17日,市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称,18日至23日,中雨、小雨将轮番上阵,随着雨水频繁降临,本周南充的最高气温也在3...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