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防治碘缺乏病日,南充属于碘缺乏地区补碘究竟有多重要?

南充晚报 2019-05-15 01:55 大字

■ 南充晚报记者 王治钦

今(15)日是全国第26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日上午9时至11时,市卫生健康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多个部门将在顺庆区西山广场组织开展主题为“科学补碘益智,健康扶贫利民”的宣传活动,向市民宣传碘缺乏病防治等相关知识。

科学食用加碘盐

记者了解到,在今天的活动现场,各部门工作人员将通过展示宣传海报、横幅和展板,现场发放宣传资料,解答群众咨询等方式,宣传《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食盐专营办法》等盐业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 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对碘缺乏病防治的认识,为推进健康南充建设、实现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目标奠定基础。

“南充的外环境处于缺碘状态,而碘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摄入不足有很大危害。”据市疾控中心结核病和地方病防控科科长田洪瑞介绍,南充自2010年起, 就已经消除了碘缺乏病,但是在相关检测中,仍有甲状腺肿大的案例, 不过肿大率也在消除范围内。南充属于碘缺乏地区,大家还要继续保持碘缺乏病消除状态, 坚持科学补碘,食用加碘盐。

碘只能在体内存留100天

据田洪瑞介绍, 碘缺乏病主要病因是外环境缺碘、 人体摄取碘不足所致。而南充远离沿海,土壤、水和食物中含碘量极少。 在之前进行的全市包括所有乡镇、 街道居民饮用水水碘含量调查中,南充各县(市、区)的水碘含量中位数均小于10微克/升,而根据碘缺乏病病区划分标准, 水碘含量小于10微克就是碘缺乏地区。 食盐加碘是国际公认的防治碘缺乏病的主导措施。市民之所以总体上不缺碘,就是因为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很多人不了解碘缺乏病的危害。要知道碘缺乏主要有以下表现: 损害儿童大脑神经,使生长发育受到影响,造成智力缺陷、学习能力低下;还可患上大脖子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大),造成聋、哑、呆、傻;孕妇可出现死胎、畸形、流产和早产;成人体力和劳动能力下降。不过,自1994年《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开始实施,全民补碘被大力宣传后,近年来,在长期持续的检测中,南充市人群碘营养水平处于适宜状态。

“现在盐的品种越来越多,市面上还有无碘盐卖, 我们是不是不需要继续补碘了?”市民赵欣问道。据介绍,我们摄入的碘在人体内只能存留100天左右,100天后不补碘就会再次出现碘缺乏,连续2个月缺碘,身体就会出现症状, 所以如果不是长期大量食用含碘量大的食物,碘盐都是必不可少的。

相关链接

如何科学用盐?

防治碘缺乏病的最根本措施是食用加碘盐, 但碘是一种很活泼的物质, 食盐中的碘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而丢失, 致使碘含量越来越少。据了解,许多市民的用盐方法并不科学, 而一些错误的用盐方法根本达不到补碘的效果。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将碘盐装在不透光的容器里并盖严,放在凉爽、干燥、 没有太阳直射的地方, 离灶台远点,尽量不要使盐受热。盐的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做到随用随买,以免其中的碘逐渐挥发。烧菜时要尽量后加盐,更不要将碘盐加在热油中同菜一起煎炸,最好是起锅关火后再加盐。

新闻推荐

法制小课堂“走”进校园

本报讯(何涛)“你拍一,我拍一,森林防火要牢记……”5月10日下午,嘉陵区太和小学校园内书声琅琅,同学们在法制宣讲老师的带...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