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玉米专家郑祖平研究玉米30载一粒玉米种子 创造效益55亿

南充晚报 2019-05-13 01:01 大字

■ 南充晚报记者 张松

高高的书堆后面,精明强干的郑祖平点击鼠标,不停忙碌。雨后的阳光透过苍翠的植物投射过来,落在桌上的文稿上。5月9日,记者来到市农科院,采访了刚出差归来的国家二级研究员、市农科院副院长、 南充市玉米研究领军人物郑祖平。行外人所不知道的是,这个53岁的汉子, 近30年来用一粒小小的玉米种子,在巴蜀大地创造了55亿元的经济效益。

情系玉米 在无法割舍的乡土情结中立下壮志

1990年,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到处充满欣欣向荣的景象。也就是这一年,郑祖平大学毕业, 被分配到当时的南充市农科所, 并进入玉米专家杜克柱的团队。“我是广安人, 从小就是吃玉米长大的,对玉米充满了真实的感情。” 郑祖平说,当时选择玉米为主研方向, 完全是基于这种朴素的情结。

郑祖平告诉记者,接下来的科研生涯,没有一丝一毫的浪漫,团队要求每个科研人员要像农民一样挑粪施肥、除草、培土,管护玉米从发芽到结实的全过程。同时,科研人员种好玉米,除了管护,还得不断观察,实时记录,分析实验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情况。

“那时候,有些科研人员无法适应这种生活,选择改行。”郑祖平说,为了科研工作,他和同事在试验田里常常一壶水、两个馒头就是一顿饭。

“玉米育种是一个周期长、试错机会少、过程控制千变万化的工作。”郑祖平说,一个新的改良品种面市,需要经过层层检测,长则数十年,短则七八年。为了缩短育种周期, 团队组织科研人员到气候温暖的云南和海南建基地, 把本地一年一季的玉米试种, 变成一年两季。“几乎每年冬季到次年春季, 我们都要在外地待上半年时间, 在物质和生活条件都不太好的岁月里,科研人员日晒雨淋,皮肤黝黑。”郑祖平说。尽管如此,他仍甘愿与玉米育种事业相坚守。

硕果累累 培育的多个品种成为全省主导品种

2017年,郑祖平团队的研究成果,一举斩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三等奖。 这是该团队所获的众多研究成果与荣誉的缩影,一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西南地区是我国玉米种植的三大产区之一,玉米的稳产高产,是其品种改良的核心指标。”郑祖平说,受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玉米的灰斑病、大斑病、纹枯病和穗粒腐病等,直接影响其品质和使用安全。为了破解这个难题,郑祖平和他的团队潜心钻研, 探明了西南玉米4大主要病害的病原学与流行规律,研发出针对西南玉米病害的高效抗病性精准鉴定技术。同时,取得了“西南地区玉米主要病害和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全面构建了西南地区玉米主要病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此外, 该团队还从减少化肥的使用上,进一步助推玉米产业绿色发展。他们从育种角度攻坚, 深入揭示了氮高效机理,培育并应用了氮高效玉米品种,在保障玉米产量的同时,减少了氮肥施用量,降低了玉米生产成本, 也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了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之路。

经过不懈努力,该团队选育出了惠玉537、均隆718、科茂918、南玉5号、隆单9号、仲玉3号等8个抗病玉米品种,其中多个品种成为全省主导品种,种植面积极广。

优化方向 力争水果玉米研究有新突破

脚印伴随着成长。 长期扎根于科研第一线的郑祖平,也在不断地提升自己。“我是玉米专家,我一直没有离开专业。”郑祖平说,玉米育种的方向,除了生物选择的优良性外, 还要关注种植的社会条件。 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农业的深入推进,农村的未来必然面临着机械化。郑祖平表示, 未来他的团队主攻方向是玉米增产、抗病虫害、抗倒伏性为主攻方向,方便机械耕种和收割。

“玉米是世界上种植最广的农作物之一,科研工作任重道远。”郑祖平说,过去他的团队主要侧重于粒用玉米品种的改良,对青贮玉米的涉及较少,未来大有可为。郑祖平还表示,对于鲜食玉米(俗称水果玉米)研究不够,力争在该研究方面有新的突破。

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郑祖平和他的团队培育的科研成果在省内外已累计推广7000多万亩,增收粮食32亿公斤,创经济效益55亿元。

新闻推荐

“护苗”行动出实招 南充顺庆区食安知识进校园

四川经济日报南充讯(黎涛记者李国富)“同学们,听了这堂课,你们说‘五毛食品’对我们有害还是有益?”“有害!”5月8日,南充市顺...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