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顺庆区以教育均衡化、五个一体化、政务服务改革等为主要内容,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民生大业的顺庆路径

南充日报 2019-03-26 01:37 大字

●本报记者 易立权 实习生 柴梓嫣 罗熠

近年来,顺庆区围绕建成“主城功能核心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宜居宜业示范区”目标定位,不断推进民生项目建设,以教育均衡化、五个一体化、政务服务改革等为主要内容,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群众获得感实实在在。

应民声:不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作为南充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在顺庆表现突出。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导致“大班额”“择校热”等问题难以消除,成为该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拦路虎”。

如何消除顽疾?外出考察、反复斟酌,顺庆把目光聚焦到资源整合上来,按照“建城先建校,名校带新城”的思路,顺庆区在推进新城建设的同时,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效果立竿见影。

“目前进行室内装修,今年9月娃娃就可以在这里读书了。”家住绿地城上海滩花园小区的刘女士只要没事,就会来到位于潆华北路旁青龙山下的青龙山学校看学校建设进度。她告诉记者,青龙山学校基础设施好,离家近,今年她的娃娃刚好能在这里上学。她对自己居住的环境越来越满意,幸福感越来越强。

据了解,青龙山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是全市首个中式山水园林学校,将设立66个班级,其中小学30个班、初中36个班,建成后将解决周边10多个小区、8万余居民子女就学问题。

“投入资金10.26亿元,配套新(改、扩)建白土坝幼儿园、府荆小学、清泉小学等学校20余所。”该区相关负责人说,教育项目的“梯次发展”,正有效解决新旧“两城”学生“上学难”“上学远”问题。

2018年以来,顺庆区以打造城市名片、解决民生所盼为着力点,重点实施14个教育项目。五星中学新城校区、白土坝幼儿园等学校顺利建成开学;青龙山学校、清泉小学等学校基本完成建设;南充高中北部新城校区完成规划选址;四川电影技术学院落户“大学城”……一个个教育项目落地生根,为顺庆打造成川东北教育高地筑牢根基。

顺庆区双桥镇小学距顺庆城区约40公里,是该区偏远的农村学校之一。学校数十年来几经变迁,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室、操场、实验器具、体育器材、电子黑板等教学硬件,与城区小学相差无几。2018年,顺庆区整合资金3.06亿元,同步实施城乡薄弱学校改造44所,全面推进校舍维修、学生宿舍及教师周转房等建设项目70余个,新增学生宿舍床位1.3万个、教师周转房300余套,完成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8个,新(改、扩)建城乡学校食堂60余个,实现所有学校食堂全覆盖,城乡所有师生教学和生活全保障,城乡一体、城乡联动的教育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教育要均衡发展,首先是城乡教育要均衡,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加强城乡学校结对力度,鼓励新进、年轻教师到农村历练,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切实让每个孩子享有平等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顺庆区委书记陈泽斌表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事关民生福祉,全区上下将秉承“对教育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对教育再多投入都不为多”的执政理念,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勠力同心,把顺庆打造成川东北教育高地,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暖民心:“五个一体化”惠及20余万群众

3年前,顺庆区第一条城乡公交线路—————城北客运站至搬罾镇1路“幸福公交”正式开通的情景,对家住顺庆区搬罾镇小河坝村村民冯得福来说,至今记忆深刻。

“公交车开通那天四邻八村去了几百人。”冯得福说,平生第一次看到公交车开进村里,让他兴奋不已。“出门就有公交车,进城卖菜买东西,方便又实惠。”

如今,公交车开进村里这在顺庆已成为常事。9条线路,44台公交车,通行里程296公里,幸福公交覆盖顺庆绝大部分乡村,打通了村民出行“最后一公里”,也拓宽了乡村振兴道路。

围绕农村孩子读书乘车难、农民卖菜运输难、老人就医出行难等问题,顺庆区投入2亿元,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惠民工程,截至目前,运输旅客350万人次,惠及20个乡镇(含涉农街道)217个行政村22万群众,到2020年,将实现22个乡镇(含涉农街道)全覆盖。

公交进农村,服务质量能否跟上?该区坚持城乡公交公益化属性,采取“政策扶持、行业监管、企业化运行”模式,组建区城乡公交服务中心,实行政府定价和补贴相结合,每年投入600余万元,对运营公交车按每车每年7万元至13.3万元不等标准补助运营费用,群众出行票价在过去班车票价基础上下浮50%。整合城镇公交线路和农村客运班线,开通城乡公交绿色通道,“量身订制”44台新能源公交车,修建50余座港湾式公交站台,新(改、扩)建6条乡村公路350余公里。

公交一体化仅仅是顺庆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缩影,该区还将集中供水、医疗卫生、治安联防、环境整治同步实施一体化建设。 (下转2版)(上接1版)

采取“政府投资+社会投入”模式,投入3.2亿元,初步完成桂花湖片区、嘉陵江片区、顺西片区“三大片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和农村管网配套建设,农村新建用户实行统一水价,基本实现城乡饮用水同城、同网、同质、同价目标。

创新推出“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投入资金近3亿元,组建3个城乡医联体、3个中心镇医疗急救站,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9个,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203个,推行家庭医生“1+1”签约服务,为2万贫困人口开展免费体检,制定个性化诊断方案1.5万个。

大力推进治安联防和环境整治一体化,推进警力下沉,设立“四大片区警务中心”,将农村18个派出所整合至9个,促进派出所回归基础工作职能,建立“民生110”“民情茶馆”等城乡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建立“政府主导、行业监管、属地负责、村民参与、企业运作”环境整治体系,构建“一根管子接到底、一把扫帚扫到底、一家公司运到底”的工作格局,乡镇、村组清扫保洁及垃圾运转整体打包由专业公司负责,计划投入4.6亿元,加强全域水环境治理,基本建成城乡一体、全域覆盖的环境整治设施体系。

得民心:“最多跑一次”跑进群众心坎里

“确定办好了吗?这样就可以了?”近日,在顺庆区行政审批局三楼办事大厅,尽管现场工作人员再三和李润江确认公司《建筑施工许可证》已经办理完成,但他心里多少还是有点不敢相信。“仅过了1个工作日,就拿到了过去需要等10余天才能拿到的《建筑施工许可证》。”李润江觉得不可思议。

近年来,顺庆区在全区范围大力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在该区政务服务中心,19个群众来访较为频繁的单位相继入驻,共计开设82个便民窗口为群众提供服务,全区行政审批事项已入驻168项,“一站式”办理政务业务正在形成。

随着顺庆区“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推进,越来越多市民在办事过程中体验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除简化办公手续外,顺庆区还推行“送证下乡”和“掌上服务”。区残联针对部分残疾人由于行动不便,加上经济困难,未办理残疾人证,无法享受政府助残政策的情况,将办证业务送到残疾人家门口、床头前。据统计,该区残联通过入户服务,已为1000余名贫困或重度残疾人办理了残疾人证,为残疾人节约往返车费、食宿费、工时费、鉴定费等各项费用约5万元。

为服务好群众,拉近政府与群众距离,顺庆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改革,开发了各种便民APP,多渠道收集民意、公开办事指南、提供政策咨询。

“市民‘一机在手’即可享‘一站式’服务。”“今日顺庆”手机客服端有关负责人表示,“今日顺庆”手机客服端实现了政务信息公开,搭建起一个智慧便民的“掌上政府”,架起了一座政府和群众之间对话的桥梁,网友可通过手机客服端就身边涉及的民生问题与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进行咨询,或提出意见和建议,直接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网上对话”。

据统计,自“今日顺庆”手机客服端2017年5月上线以来,已相继收集群众反映问题、意见和建议1036条,其中所有问题、意见和建议得到了相关职能部门的回复。

新闻推荐

大城法院建设的“主城担当”顺庆区人民法院积极为南充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亮本报记者谯灵敏文/图“创新为基,实干为要,奋力建设与成渝第二城、全省经济副中心相称的大城法院!”3月初,在全市法...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