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国学“奇”谈之仁

南充晚报 2019-03-21 04:19 大字

□ 苟明奇(南充)

“仁”由“二”和“人”构成,本初的意思就是“两个人”。有人会问,按照古人造字的画风,“两个人”应该直接画两个“人”,为什么“仁”却要用“二”这个数字呢?

说来也是无奈,这是因为由两个“人”字直接组成的字太多了,不能再用。第一个是“从”(这可不是简化字,甲骨文就是这么写的),两个正写的“人”如影随形,表示跟从的意思;第二个是“比”,两个反写的“人”并立比高矮, 表示比较的意思; 第三个是“北”,左边一个正写的“人”,右边一个反写的“人”,二人背靠背,表示背(后来下面加“肉”成“背”)以及背对的意思;第四个是“化”,左边一个正写的“人”,右边一个倒写的“人”,有点像太极图中“两条鱼”首尾相衔的形态,表示交会融合的意思。这些字把两个“人”颠来倒去地用,到创造“仁”字时实在搞不出新花样了, 只好用上抽象的数字。用抽象的字符造字,是一种进步,而进步往往是逼出来的。

那么,“仁”字中这“两个人”又是哪两个人呢?《论语》 有两条孔子语录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一,仲弓问仁时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二,子贡问仁时他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很明显,这两个人就是自己与别人。 而且这两句话给出了“仁”的大致定义,既不为难他人,还要成就他人。当然,这种定义不是概括性的———没办法, 所有先秦经典都没给出仁的概括性定义。

《中庸》有一段话,阐述了整个儒家思想体系的架构, 从中可以看出仁在其中的地位:“唯天下至诚, 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这是一个“一基(诚)三柱(仁、中、知)”的建构。其中,诚是世界观基础,中是根本原则和普遍模式(既包括认识客观世界, 也包括处理各种现实问题),知是解决问题的认识前提(既知天, 又知人),此三者涵盖的对象,既有自然界,也有人类社会,唯独仁这个“天下之大经”只涉及人类社会———仁就是人之道,这个道的由此及彼就是由己及人。 经,线也;大经者,纲也———这意味着,仁是儒家确立的人类社会伦理体系的总纲领、总路线。

仁是以诚为基础、以中为原则、以知为前提的。诚即真实———我们能感受到自己的真实,也应该意识到他人的真实,用现在人们常说的话就是“不要当我不存在”。中即理性———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必须坚持理性的原则和模式,不能任性,不能妄动。知即懂得———既懂得人共有的天性,也懂得各种人的特性, 据此有针对性地对待不同的人。有学者统计,《尚书》里5处提到“仁”,《左传》也多处提到“仁”,《论语》则有109处提到“仁”,有的地方是说某种行为符合仁,有的地方是说某种行为不符合仁(“不仁”)。我们可以试一试,任意挑选一些例子,看看这些“仁”的含义是不是体现了诚之基础、 中之原则、知之前提的精神。

仁既是总纲领、总路线,那它下面就该有子目、支线。是的,忠恕、孝悌、信义等等都是仁的子目。再如孔子说:“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这就是仁在治国方面的九条具体路线。有意思的是,他把修身也视为仁的一种表现,言下之意,天子也好,国君也罢,必须首先把自己当做人,而自律才是善待自己———真是意味深长啊!

新闻推荐

优质稻种送农家 有机水稻助农增产又增收

发放优质稻种四川经济日报南充讯(周子榆李欢记者李国富文/图)3月14日下午,南充市顺庆区金台镇包包田村党群活动中心一片欢腾...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