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收荒匠到企业老总 改革开放改变了我的命运

南充晚报 2018-12-19 01:19 大字

杨友志是市内一家知名劳务公司的投资人、 总经理,今年52岁的他,透露着低调而殷实的商人气息。 可是在20多年前, 他还是一个走村串户的收荒匠,也就是这个不起眼的“职业”让他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一家六口蜗居茅草屋

1966年, 杨友志出生在嘉陵西兴杨家沟村的一户贫困人家,算上他,兄妹四人。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

“杨家沟村在大山里面,我们一家人住在半山腰,6口人挤在一间茅草房, 日子过得艰难。”杨友志回忆道,在他7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 父亲就靠着种田辛苦把他们兄妹四人拉扯长大。“我的童年, 日子过得很艰辛,很苦,有时候连饭都吃不饱,但是我一直都告诉自己,一定要走出大山,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杨友志告诉记者。

16岁,初中毕业的杨友志就和村里的年轻人一起外出务工,又是赶车又是坐船,用了三天时间赶到湖北潜江, 在油田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当了钻井工,一个月最多可以挣100元钱,也能往家里寄钱了。”杨友志说。

在油田工作了两年多, 有了一些积蓄的杨友志回到了老家,谁也没想到,他开始收起废旧来。杨友志告诉记者,钻井工作也就几个月时间, 其他时间他就在油田周围的工地打零工,这让他看到了一个“机会”。

山里娃开起店面收废旧

“没人要的废纸、 废瓶子竟然可以卖钱,这可比在工地干活强多了。”杨友志说,于是他有了回老家收废旧的想法, 而就是这份看似有些“卑微”的职业让他赚到了第一桶金。

“收纸皮、收旧家具、收废铁,什么都收,每天起早贪黑。”杨友志说,刚开始他就靠一双脚走村串户,肩挑背扛。后来,收到的废旧越来越多,他就买了一辆三轮车,每天骑着三轮车在西兴周边走街串巷收废旧。

“卖旧货的人还真不少,一年我能挣一两万元。”旧货收久了,杨友志开始摸出些门道,沿街收居民家的“零货”效率比较低,如果碰到酒店、厂房、办公楼等搬迁,就可能收到大量旧家具、厨具、电器等。

1991年, 杨友志在顺庆区西藏路租下了一间门面,统一收购、翻新、转卖其他收荒匠的货物,一年下来能挣20多万元。后来他在顺庆区又租了两间门面,还干起了租赁行业。

“当时我的租赁公司主要是为工地服务,接触多了,我又看到了一个机会,就是劳务行业。”2009年,杨友志和好友合伙投资开办了一家劳务公司,为全国各地的大小工地输送专业劳务人员。

如今,杨友志专职经营劳务公司,这个昔日走村串户的收荒匠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摇身一变成为了公司老总。杨志友告诉记者,是改革开放让他走出了大山, 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南充晚报记者 祝真珍

新闻推荐

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本报讯12月18日下午,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委员会全体会议暨冬季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传达了市委书记...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