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南充影像志大型图片展日前举行新老照片讲故事 带你“穿越”南充40年
●本报记者 罗虹
10月22日至30日,影像 见 证 40年———改革开放40周年南充影像志大型图片展在市人民广场举行。参展的100多幅摄影作品来自市摄影家协会,作品反映了人民群众生活、居行、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改革开放40周年来南充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民生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1 昔日出门乘车难 今朝交通线路四通八达
“以前出门乘车难得很,你看这上面好多人啊,还有爬窗子进去的。”10月30日上午,晨练完的市民们一边看着图片,一边讨论着这些年南充发生的巨大变化。在一幅名为“昨日出门乘车难·今日豪车任选乘”的对比照片前,三五个市民正在讨论着南充交通的变化。
记者注意到,这组照片由南充摄影家邓如意拍摄。旧照拍摄于1981年,图片中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男女老少都挤着上公交车,更有甚者从窗户爬进去,还有人将小孩从窗户递进公交车,十分热闹。另一张图拍摄于2018年,图片中,中英文的“南充站”极其醒目,改造后的火车站配上LED大屏幕极具现代化气息,站前各路公交车整齐排列,等待旅客乘坐。
这张老照片是怎么拍摄的呢?邓如意说是一次偶然的机会。1981年农历2月19日,有一条专线公交车从五星花园出发。当天上午他准备乘坐公交车赶庙会,五星花园人山人海,大家都挤着上公交车。看到这一幕,他便拍下了这张照片。
“当时的公交车是连体公交车,两节车厢,一次能够挤一百余人。车上有售票员,一角钱一张票,虽然市民都能坐得起,但是公交车时间不固定,也只有两三条线路,很多地方都到不了,所以一般每家每户都有一辆自行车。”邓如意说,当时他住在人民中路,在现顺庆府附近上班,每天他骑着自行车上下班要20多分钟。
相比公交车的不准时,当时南充还有轮船这一出行方式,时间是固定的。“码头在什字下街外面,在售票厅买票后,登船检票,上水至龙门镇5角钱,下水至青居镇3角钱,一船可坐百余人。”邓如意告诉记者,两三条公交路线和一艘轮船就构成了当时南充的城区交通系统。
短短30多年过去了,南充城区交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者从南充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目前有营运公交车600余辆,40多条营运线路,形成长达650多公里的公交线网,年行驶4500多万公里。对外,达成铁路、兰渝铁路、多条高速公路、高坪机场、小龙门航电枢纽实现首次通航等,南充内畅外联、通江达海的现代化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正在逐步建立。
2 昔日漏雨茅草小屋 今朝小区住房舒适宽敞
图片展中,另一组图片从市民任启芬的生活变化讲述了南充这些年发生的巨变。这组图片由摄影家杨麾拍摄,共有四张照片。第一张拍摄于1991年,任启芬正坐在自家的茅草小屋前给女儿梳头,门前长长的一根绳索上晾晒着衣服,屋顶还能看到防雨的油纸。第二张图片拍摄于2005年,任启芬已经住上了砖瓦房,门框上贴着喜庆的对联,她正用小灵通和在上海打工的儿子通话,满脸笑容。第三张图片拍摄于2008年,任启芬一家住进了社区套房,一家人坐在宽敞舒适的沙发上其乐融融。第四张图片拍摄于2018年,任启芬骑着电动车接两个孙女放学回家。
说起这些年的变化,任启芬直言她是感受最深的一位,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1981年,家住市江中小岛下中坝的任启芬遇上嘉陵江发大水毁了住房,后靠政府补助的油毡和砍江边的芭茅搭成了两间草屋。从那以后,丈夫在江边起早摸黑地帮人掏运砂石,任启芬则在家照顾一对儿女和料理半亩地的蔬菜。1988年3月16日,下中坝突发大火,岛上几十户人家的草屋全被烧光。靠着保险公司赔付的750元,任启芬夫妇在火灾后的原地重新修了两间茅草房。
1997年,大队派任启芬一家看管过渡船,于是一家人从茅草房搬到船上,白天摆渡,晚上看管全村80多只小船,在渡口摆的小摊也有些收入,两年下来,任启芬有了一万多元的存款。于是,她向亲戚借了近万元修起了砖瓦房,告别了船上的生活。
2004年,江东新建防洪堤,政府征用了任启芬家的土地和房屋。按照政策,政府还了她家3套共200多平方米的住房。她卖了一套,用卖的钱装修了两套住房。2005年,任启芬的儿子跟着舅舅到上海去打工,女儿也顺利找到工作。2008年10月,她搬进了市油缘路祥和小区,当上了城市居民。
其实,任启芬只是南充快速发展受益者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南充城市发展,城区南门坝、清泉坝、望天坝、白马片区等一个个过去破旧落后的棚户区,经过改造,如今已成了一个个洋溢现代气息、功能完善、交通方便的高端商住区,彻底改变了居住环境,让棚户区居民感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满满当当的获得感。
3 昔日石板桥涨水常被淹 今朝各式桥梁连通路网
城市桥梁就像一座城市的筋骨,疏导排解城市交通拥堵,在发挥交通功能的同时,也因“高颜值”成为一道道城市风景线。然而在过去,时不时被涨水淹没的石板桥常常让江河两岸的人们手足无措。
南充摄影家罗光辉拍摄了一组玉带桥的对比照,1986年的玉带桥名叫明家河石板桥,桥墩用石板支撑,桥面用石板铺设。“当时的石板桥特别窄,只能单人通行,两人相遇则要侧身通行,而且桥的两侧也没有护栏。”罗光辉说,当时西河上只有三座石板桥,桥面只高出水面一点,一涨水桥就被淹没了,不能通行。但西河上还有一种拉拉渡,可供涨水时通行。河面上一条1厘米粗细、离水面近两米距离的钢条固定在两岸,平时船只无人管理,涨水时,两岸的居民就靠着一下又一下地拉船,往往返返。
“当时嘉陵江上就只有一座嘉陵江大桥可以通行,而且人行道很窄。”罗光辉回忆,南充虽是依水而建的城市,但以前的桥梁很少,通行十分不便。但近几年,上中坝嘉陵江大桥、下中坝嘉陵江大桥、滨江中路接清泉坝乙一路大桥、还有正在加紧建设的将军路大桥、清泉寺嘉陵江大桥互通立交等,南充城区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据了解,上跨、下穿、桥上桥下,人车分流,多种多样的桥梁构成了南充城市快速立体交通网络。据不完全统计,南充主城区大小桥梁有60多座,其中,嘉陵江南充城区段有11座桥(含在建的都京港嘉陵江大桥及小龙门航电枢纽交通桥),西河南充城区段有13座桥。大小桥梁相互交错,与高速交通枢纽对接,使“路路相连”,基本实现了快速路“成环成网、互联互通”,推动城区“3D路网”全覆盖。
新闻推荐
■南充晚报记者李雪11月3日,嘉陵区的张女士打进本报热线称,日前她订购了一批家具,销售人员告诉她,他们店不仅服务好,而且...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