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嘉陵·脱贫攻坚典型张杰:19年初心不改 带领乡亲同奔康
●何涛
村子更美了,群众生活更好了……如今,嘉陵区七宝寺镇如来庵村的村民大步走在奔康路上。在群众的心里,这个贫困村的嬗变,村党支部书记张杰功不可没。他担任村干部19年,始终坚持以身作则、恪守奉公、务实为民,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视群众为亲人,带领大家在脱贫奔康路上铿锵前行。
今年初,张杰被评选为“感动嘉陵·十大脱贫攻坚典型人物”之一。他说:“这既是荣耀,更是鞭策!我将始终牢记使命,继续带领乡亲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临危受命 修出一条致富路
当年上任之初,难题便摆在张杰眼前———通村的公路因为多种原因“烂尾”了。作为当时全村规划的唯一 一条公路,相当于是村民的“生命线”,怎么能够半途而废?原村党支部书记离任,重担自然就压在了张杰身上。“那段时间,他经常是白天带着干部忙着看现场、跑协调,晚上去给群众做工作。”当时和他一起搭档的村干部回忆,为了把事情办好,张杰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
那段时间里,张杰带领村干部反复做群众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跋山涉水四处寻找优质填料,解决土质松软问题;他多次走访相关部门,争取到省、市专项资金120万元。短短两个月时间,基本解决了征迁难、资金难、施工难“三大难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该村终于在2003年建成了全镇第一条村道水泥公路,全长14公里,老百姓奔走相告。一名参与施工的货车司机感慨地对张杰说:“我还从没见过像你这样的村党支部书记,不管日晒雨淋,天天在现场指挥、监督修路,甚至帮助推车。路修通了,群众永远会记得你。”
主动垫资 为贫困户改建住房
如来庵村地理位置偏远,群众住房破旧,30户贫困户的房屋已成危房,亟待整改,但贫困户拿不出钱,资金缺口大。张杰在刚刚做了两次大手术花费5万余元、手头也紧张的情况下,毅然带头拿出30多头出栏肥猪的全部收入7万余元,与其他村干部一道筹措资金16万元,为30户贫困户垫资启动C级危房改造。
为保障贫困群众危改房屋的质量,他带领村干部每天在现场监督。在他的带领下,村“两委”干部里没有偷懒的,特别是已过花甲之年的村主任,其本身就患有高血压,在监督住房改造的过程中,中了暑也没有离开现场。
张杰家的房屋也比较破旧,他的儿子希望能够翻新房屋用作婚房,他总是劝说儿子再等一等,等老百姓住上安全的房屋再说。也正因为他的无私、公平、负责,村民对房屋的质量、对村干部的工作态度均十分满意。
一心为公 为民办实事
村上的大小事,张杰一律公平对待。贫困户、低保户的确定过程,都坚持按程序办事,让大家心服口服。凡是村上涉及路、产业等建设,都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并在村委会活动室公示,让群众知情。
因病返乡的村民张某家庭困难,送给张杰500元钱申请办低保。张杰为打消他的顾虑,先收下了钱,然后召开群众代表会议,按程序帮助他办理了低保。接过张杰送来的低保证和原封未动的“感谢费”时,张某羞愧地说:“我误解张书记了!”
张杰一直坚信,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他时时严格要求村“两委”干部在个人与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必须群众至上群众优先。他近两年白天几乎在忙给群众改造房屋、修路、修水塘等事情,没有时间顾及家里,往年可以养六七十头猪,这两年只能养三四十头。到目前为止,村里只有他和村主任的房屋没有改造,还是住的旧式穿斗结构房屋。
去年以来,在省检、市检和区级暗访中,该村的群众满意度都在98%以上。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易立权谯灵敏实习生柴梓嫣岁开六秩,情满甲子。近日,正值西南石油大学建校60周年校庆,数百名学子从国内外赶来...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