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你一碗坨子肉

华西都市报 2018-10-18 03:07 大字

廖天元(南充)

读小学时,一天中午,母亲拿出两元钱,让我放学后去廖家沟吃酒。我一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是天上掉馅饼,千年等一回的好事啊。

小时候最盼冬季,特别是腊月,春节快到了不说,农村男婚女嫁也会多起来。母亲去吃酒,不好带上我,必定会带回一两个坨子肉的。

坨子肉金黄金黄,喷香喷香,在我眼里,那绝对是至尊美味。猴急急地咬上一口,慢慢咀嚼一番,口齿留香,津津有味。我必须得慢慢品,因为这次吃了,下次不知道又是什么时候。

除了我,与我同年的堂弟也对坨子肉垂涎三尺。大妈带回坨子肉后,他往往几口就吞了进去,隔不了几分钟,又哭又喊,“我还要,我还要!”

大妈眼一瞪,这家伙看不到火候,不知道收敛,屁股上免不得挨上几巴掌。不敢闹了,只好眼巴巴地在一旁看着我咂巴咂巴。

廖家沟地处山坳,典型的夹皮沟。办喜宴的人家在坳坳里头,爬过一个小山头,溜过几道田坎,远远就听到唢呐声。我撒开腿一路疯跑,风在耳边,呼啦啦地响。

可惜还是迟了,席已经开始。我饥肠辘辘地等在他们身后,看到吃饭的人丢下碗筷,我一屁股就歪到凳子上。

吹唢呐的人很卖力,两个腮帮子鼓鼓的。我坐在凳子上,看到一轮清月挂在屋顶。

有人说,没有菜了。又等了一会,一盘白菜上来,七八双筷子一拥而上,盘子立即来了个底朝天。

又等了一会,一碗坨子肉上来,我没有半点犹豫,夹了一块,放在碗里。过了二三十年,那块坨子肉的清香还在记忆中不时飘扬。

我正准备把坨子肉义无反顾吞下,突然想起在家的妹妹。我拿出准备好的口袋放进去,一溜烟又朝家里跑。

妹妹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这块坨子肉,成了我关心妹妹的“实锤”。其实妹妹一点都记不住,她夸大其词地说,哥哥,你真对我那么那么好啊?

我特别理解妹妹。当她上学时,时光已到了90年代。父亲从民办转为公办,工资从几块涨到了上百。而我,升学上了师范,拿着国家的生活补贴。妹妹的生活里,哪还缺一块坨子肉?

我却忘不了。不仅仅是坨子肉,还有放学后母亲在一大锅红苕中留下的一碗米饭,每周三送到乡校的炒酸菜。

妹妹哪里知道,她哥哥吃着母亲送来的炒酸菜,有一次哭得稀里哗啦。她更不知道,母亲曾经的碗里,基本上都是红苕,只有稀稀拉拉的几粒米。

成家后的妹妹快乐而幸福,多次请我到她家里就餐玩耍。有一次,她居然烧了一大碗坨子肉。那坨子肉,大小适中,色泽焦黄,清香四溢。我轻轻嗅了嗅,不由蠢蠢欲动。

妹妹说,哥,吃一块,算还你。我摸摸又肥又大的肚子,挑还给妹妹说,如今吃饭要吃素,要真感谢哥哥,来一碗“珍珠翡翠白玉汤”。说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落难时,吃的乞丐用剩菜剩饭混着煮的饭。妹妹撇嘴:“我可做不出来。”

一屋子人都笑,幸福爬满每个人的眉梢。

新闻推荐

法律知识送给群众

近日,顺庆区经济和科学技术局联合市环卫处、市国土局顺庆分局等帮扶单位走进顺庆区永丰镇临江寺村,为72户村民们送去一...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