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高坪:产业发展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四川经济日报 2018-10-11 06:45 大字

果农采摘柑橘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发展产业。

近年来,南充市高坪区围绕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加快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努力实现产业兴旺,助力群众增产增收。如今,一张产业升级、三产融合、农民增收的生动画卷正在高坪徐徐铺开。

环线建产业 村村全覆盖

产业全覆盖,这是高坪区乡村振兴的“大手笔”。

近年来,高坪区引进和培育本味农业、吉言农业等龙头企业。在龙头企业以及合作社的带动下,如今以永安、青居、阙家、溪头、石圭5个乡镇为核心的百公里柑橘长廊初步建成,全区柑橘、甜橙基地面积达到26万亩,年产量19万吨、产值10亿元。规模发展,村民不仅获得了土地租金、变成了产业工人,还可以有经营收入或者产业分红,柑橘产业每年实现全区农民人均增收近千元。

花椒产业也是高坪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大支撑产业。

从2009年起,鄢家乡就开始引进业主,成立花椒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鄢家乡已发展起近8000亩花椒。去年,全乡共计采摘花椒30余万公斤。花椒产业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惠及农户858户。

记者获悉,高坪区通过招引业主等方式,全力做大做强花椒基地。目前,全区在双叉河流域的凤凰乡、会龙镇、喻家乡等10余个乡镇(街道)种植花椒5万余亩,连片发展的规模效应初显。

今年,高坪区委、区政府把建设40万亩晚熟柑橘和木本油料产业基地列入区“10件大事”之一。按照规划,全区将投资15亿元,巩固提升改良原有柑橘基地15万亩,新建晚熟柑橘基地13万亩;改造提升原有花椒基地5万亩、新栽7万亩,打造全省产业扶贫示范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和“中国晚熟柑橘之乡”、全市青花椒行业龙头,建成全省一流的现代农业产基地。今年,已完成晚熟柑橘去杂调型5.5万多亩、聚土起垄4.7万多亩,新建花椒基地4万余亩,10月初全部栽植完成全年任务。

项目作牵引 村居变景区

中法农业科技园就要开园了,这对江陵镇元宝山村村民唐贵兴而言,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在唐贵兴家院坝里,三层小洋楼已改造完成,一楼的副食店已摆满商品,“唐氏农家乐”牌子也已挂上。唐贵兴说,从去年5月开始,他家便办起了副食店和农家乐,周末平均每天能接待客人50人左右。借助新村改造的机会,他还投资把房子、招牌等进行了改造。

元宝山村因中法农业科技园入场建设,全村土地都划入园区内。没了土地,农民咋办?江陵镇副镇长王清介绍说,江陵镇作为农业大镇,当以建设大项目为契机,瞄准大市场,深化农业开放合作,发展农旅结合新产业。于是,在镇村干部的探索和引导下,村民开始尝试就地务工,吃上了“旅游饭”。

村里成立了旅游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共有15户村民报名兴办农家乐,6户星级农家乐即将建成。为配套园区旅游功能,合作社以44户贫困户的产业周转金入股,新建可容纳300辆车的大型生态停车场和垂钓塘,待园区营业后,最低按每年6%的股权分红,效益好还能二次分红。

眼见赚钱的路子越来越宽,一些观望的村民坐不住了。村民彭德发就将自家房屋改造后,出租给别人经营茶坊,每年租金能收1.2万元。

有了中法农业科技园这一大项目支撑,毗邻乡村的小项目也嗅到了商机。紧挨元宝山村的三房沟村,也从传统的农业村变成了旅游新村。伴随三房沟村乡村旅游的兴旺,村民在家门口还能为游客提供绿色蔬菜、土鸡、土蛋等,不出村就能实现快速增收。

抱团闯市场 多元促增收

斑竹竹艺公司是高坪区带动力较强的一个龙头企业。该企业于2009年成立合作社,当初加入合作社的社员大多是斑竹、胜观等乡镇的村民。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的模式,经过9年的发展,规模已由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500多人。先后在斑竹乡倒马坎村、石圭镇璧山村等地开办竹编生产点10多个,培训农村留守人员5000余名。培训合格的村民都能熟练地制作出竹灯罩、竹编书画等20多个品种。目前,这些竹编点逐步形成了就地生产、企业收购、网络销售的竹编产业链。在熟练村民的带动下,全区有上万村民参与竹编生产,平均每人每月收入达1000-3000元。

如何将农村分散的资金、技术、土地等资本资源积聚起来,催生“1+1>2”的市场效应?近年来,高坪区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民致富的目标,大力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把千家万户连接起来,织就一张结实的群众致富网。

近年来,高坪区引进36家龙头企业、98家业主,组建合作社124个。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公司+产业园+贫困户”“公司+专合组织+贫困户”等模式,抱团实施产业扶贫。同时,建立土地入股、产业周转金入股、小额信贷资金入股、“631”股份分红、返租倒包、“租金+股金+薪金”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持续稳定获益。

合作社凝聚了众多村民,催生了众多产业村。石圭镇壁山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已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连贫困户、抱团发展的产业化格局。鸽业专业合作社已带动24户贫困户、75户非贫困户养殖肉鸽蛋鸽近5000对,年产值达50万元,带动当地农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黄溪乡引进业主,在莲花石村建立了占地46亩的专业化养鸡场。该乡采取“支部+合作社+业主+农户”的模式,大胆探索“飞地扶贫”,带动全乡446户贫困户入股养殖场,实现异地分红、稳定增收。

周汉兵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张小星 文/图

新闻推荐

落实整改要求 更加便民利民顺庆城区水电气收费服务下沉街道社区

(记者徐嗣千)10月9日上午,家住涪江路的王先生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自己在南充多个媒体看到顺庆城区水电气收费服务下沉...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