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场七夕诗会 重拾仰望星空的文化传统
■ 南充晚报记者 张驰 文/图
农历七月初七, 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 而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8月17日,又是一年“七夕”,南充众多文人、 学者汇聚在章节诗社,以一场七夕诗会,感受从古到今的浪漫爱情, 探讨七夕节更深层内涵, 以及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吟诵诗篇 感受浪漫爱情
17日晚,位于顺庆区镇泰路的章节诗社,传出或激情或温柔的诵读之声。“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润之,几天睡不着觉,无论如何……我简直要疯了。许多天没有来信,天天等。”……
从《凤求凰》到《致橡树》《再别康桥》,从普希金的《我曾经爱过你》 到马克思的《致燕妮》, 从杨开慧写给毛泽东的信到邓颖超写给周恩来的信,一篇篇诗赋、一封封书信,在主持人文靖贤、龙治宇、张林、蒲雪莲及文化人张筠的深情朗诵中, 不仅让人感受到了从古至今或含蓄或奔放的浪漫爱情, 更为这场七夕诗会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今天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 我们相约举行诗会,吟诵古今中外的爱情诗篇,就是为了讴歌人类亘古不变的美好爱情。” 这场诗会的发起人之一、著名艺术家孙中刚告诉记者,七夕节体现着我们民族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对巧慧、勤劳的赞美,对婚姻伦理的操守,体现着我们民族朴素而美好的情感寄托与生活追求。 在这个传统节日里举办诗会,不仅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和文化色彩,而且是保护文化、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
学者解读 延续传统文化
在这场七夕诗会中,本土学者赵东、冯文广、苟明奇等人围绕七夕节的起源、中华民族传统爱情的延续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并从文化的角度解读了古往今来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女儿节,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诗经》时代,人们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东汉时期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因七夕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2006年, 七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现代,七夕节又被称为‘中国情人节\’,但它与国外的情人节截然不同,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 也是几千年情感积淀的传承。”赵东说,七夕节孕育着厚重的历史文化, 也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苟明奇则称,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 更是赋予了人们精神层面的一种愉悦和充实,由爱情而结婚,也成为人类延续的一种重要形式。 七夕节作为象征爱情的节日,从古到今影响了无数人,它的意义非同凡响,因此才成为中华传统节日之一。
“中国历代文人骚客不吝笔墨,以七夕为题写下了无数名篇佳作,展示了各个朝代五彩斑斓的七夕风俗和浪漫爱情,其中不少成为至今传诵不衰的千古绝唱。” 冯文广对中国传统诗词颇有研究,他告诉记者,“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在唐朝白居易的《长恨歌》里,七夕成了定情的代名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代秦观这首脍炙人口的《鹊桥仙》,语言雅致清新而不奢华秾丽,委婉含蓄又明白晓畅,字里行间既有对牛郎织女的同情,又点明了爱情的真谛。
青年共鸣 恪守爱的承诺
“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但这种追求不应该停留在物质层面,而精神层面则是人类更高的追求,其中便包括美好的爱情。” 顺庆区文联主席张筠说,物质时代,有的人在爱情追求中一度迷失,物质换爱情的做法不仅是对美好爱情的沾污, 也是一种精神追求的缺失。弘扬传统文化,唤醒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是大家共同的心声,也应是时代的主流。
在当晚的七夕诗会,记者注意到有不少年轻人参加。对于他们来说,虽然七夕节的来源和传说并不陌生,但平时对其文化内涵了解得并不多。通过这场主题诗会,这些年轻人不仅感受到一个个爱情故事的美好浪漫,也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特别是听了诗篇吟诵的和专家解读, 我们特别感动,在今后的婚姻生活中,我们一定会恪守双方对爱的承诺, 不离不弃、白头偕老。” 毕业于西华师大的一对情侣告诉记者。
保护并传承节日文化,是一种对老百姓生活传统和内心诉求的尊重,能很好地守护中华民族的文明之根。对此,赵东表示,南充相关部门还应进一步挖掘和传承七夕文化,珍视传统节日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让传统节日与时尚融合,从而实现古为今用。
新闻推荐
■南充晚报记者王治钦有了前一日狂风大雨的突袭,昨日早上,南充的天气里不时夹带着习习凉风,气温只有24℃,让很多市民直呼...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