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求微信点赞老人每天“暴走”3小时健身不成反伤身 老年人每次锻炼以30分钟内为宜
■ 南充晚报记者 杨真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身体各方面机能逐渐减退,抵抗力也随之下降。许多老年人热衷锻炼, 希望延年益寿。但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一些老年人锻炼效果不佳,甚至产生不良后果。近日,记者采访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教授何江涛,老年人究竟该如何锻炼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何教授给出了专业的建议。
锻炼前最好做体检
“七旬老人骑行西藏”、“60岁老人参加长跑比赛”……近年来,各种“老当益壮”的新闻频频刷屏,成为大众的励志榜样。 但对于绝大部分老年人来说,榜样却不能轻易模仿。科学合理的运动有助于健康, 一旦运动量超出身体承受,轻则造成运动损伤,重则引发心脏骤停、心肌梗塞等严重后果。许多老年人因为错误的观念, 不但达不到锻炼的效果,反而因健身变伤身。
何江涛建议, 老年人在锻炼前最好做一次较为全面的身体检查, 既可根据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又可将检查结果作为锻炼前的客观指标, 与锻炼后的情况对比判断运动锻炼的效果。如果身体条件好,在运动前也可以自查一下,先做一些简单的运动,看是否有心悸、气促、胸闷不适等症状,如果没有才可开始锻炼。
“老年人的运动项目,一定要根据健康情况、条件、爱好等进行选择。一般来说,以选择各个关节、各部分肌肉都能得到较好锻炼的运动项目为宜。最好不要选择运动强度过大、速度过快、竞争激烈的运动项目。”
何江涛介绍,“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锻炼方式, 老年人特别是超过60岁的老人,运动锻炼都应循序渐进,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运动强度及量要适当,绝不能急于求成。”
老人痴迷每天走3小时
不久前, 市民陈先生教会了父亲如何使用微信,“微信上有一个‘微信运动\’功能,可以为用户计算每天走路的步数, 同时根据用户和好友的步数进行排名, 还可以给好友点赞。”陈先生告诉记者,没想到父亲在接触到“微信运动”后一发不可收拾, 为了在朋友圈得到更多的点赞,每天至少走路3个小时。“有时候父亲回家时会说累得很, 双腿感到酸胀甚至都抬不起来,但第二天,父亲还是会坚持外出走路。 我们也劝过他, 但老人说这样多走走没坏处,可以锻炼身体。”
教自己的父亲使用微信激发运动的热情,初衷虽好,不曾想老人却因此“上瘾”,这让陈先生和家人苦恼不已,“我和家人都很担心,父亲这样的走法到底能不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针对陈先生的担心, 何江涛表示,老人回家时双腿有酸胀感,说明运动量已超过了身体的负荷,这种情况下就应该立即停止运动。长时间走路会损伤膝关节, 特别是在进行上楼、爬山等运动时,膝关节受到的损伤会更大。
何江涛说,其实,许多老年人为了追求健康, 他们往往会盲目追求大运动量,结果“过犹不及”。尤其近年来,在微信以及一些手机软件的运动步数排行榜上, 占据榜首的常常是一些老年人。究其原因,是因为一些老年人迷信“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每天动辄就走上一两万步。何江涛表示,每天走两万步对年轻人来说都不是件易事, 对老年人来说难度就更大了。而且,有的路面坑洼不平,老年人走在上面还会增加摔伤的风险。
每次锻炼半小时为宜
很多人在饭后都习惯走上一圈,但殊不知“饭后百步走”也要因人而异,否则不但起不到锻炼的效果, 还会造成运动损伤。
在接诊的病人中, 何江涛曾遇到过五六十岁的老人喜欢“暴走”,一开始是跟着别人在公园绕圈, 后来不断给自己加量,导致腿部出现了疼痛等症状。腿疼之后,病人往往以为锻炼有了效果,于是咬牙坚持。等到几个月后去医院体检时,却发现膝关节软骨居然磨没了。“一般来说,动肯定比不动强,但如果老年人骨质疏松非常严重,就不建议这样走。”
老年人首先要根据自身体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其中,步行是最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经常步行, 能调节各器官功能,增强腰腿肌力。但要根据自己身体量力而行,切忌‘暴走\’。此外,老年人还可以选择广播体操、保健操、慢跑等项目。”何江涛告诉记者,老年人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 运动锻炼最好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好每天坚持锻炼,一般以15至30分钟为宜,锻炼时一定要掌握好分寸。”
何江涛还建议, 老年人在锻炼时不能逞强, 应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列出适合自己的项目和方案, 有规律地循序渐进地进行。首先,老年人在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准备,热身至少在15分钟以上,浑身微汗之后再投入运动。冬季,热身时间则要更长。 运动之后要及时做一些拉伸放松,把呼吸调慢、把脚步放慢。如果运动后感觉劳累,要充分休息,间隔一段时间再运动。
新闻推荐
都京港嘉陵江大桥进入沥青实验铺筑阶段大桥飞跨两岸 高坪嘉陵直通
本报讯(记者卜兵)8月8日,记者在都京港嘉陵江大桥现场看到,施工方抓住连日来的晴好天气加紧施工。记者乘坐飞机在高空拍摄...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