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饮食 多酸多甜

南充晚报 2018-07-13 09:13 大字

■ 南充晚报记者 祝真珍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 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今年7月17日入伏,“三伏天”长达40天。随着气温节节攀高,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暑热暑湿就成了我们防范的重点。

防 暑 祛 湿 藿香正气液最适用

进入“三伏天”,中暑也进入高发期。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暴晒中暑已大大减少, 但吹空调、 吹电风扇、吃冷饮等人工过度降温方式,导致暑、寒、湿等多种邪气伤人,出现暑热头晕、热伤风、肠胃不适等多种疾病的人越来越多。

据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杨莹洁介绍,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这些人群多是“内湿外热”的病理症状,所以用传统的藿香正气制剂如藿香正气液来解暑,就再合适不过了。藿香正气液是运用藿香、厚朴等具备挥发、 升腾作用的药物,通过中药芳香疗法, 把人体中暑后“内湿外热”的封闭病理体系打开,挥散掉体内的湿气、 抵御体外的热气, 这样五脏六腑的运行功能就能恢复正常,人体就可正常排汗了,中暑症状也就很快消失。 需要提醒的是,藿香剂型很多,液体制剂起效最快, 对治疗暑热疾病更合适。 而且“液”不含有酒精,对人群没有限制,男女老幼皆宜。

三 伏 养 生 多酸多甜消暑去火

夏令三伏,阳气旺盛,“三伏天”人体为了顺应天时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汗液增多,暑气逼人, 常常导致人体阳气宣发太过而出现体内阳气匮乏的夏令体质特征, 此时如果因为防暑降温而过度贪凉易致内寒过甚, 以至于体内阳气更衰。

另外,夏季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应适当多吃一些味甜、味酸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菠萝、西瓜等。炎热的天气还容易使人火气上升, 表现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因此,“去火” 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去火的食物,上佳选择有绿豆、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食物。同时,牛奶营养全,可以温脾、补水、滋阴,也是夏季良品。

延伸阅读

“三伏”食俗文化

俗言道:“寒有三九,热有三伏。”每逢“三伏”,古人一方面以清凉饮料消暑,另一方面又举行相应的风俗活动,如“饮酒避恶”等。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三伏”食俗文化。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朝代、各个地区风俗不尽相同。 诸如北宋夏日节食是“伏日绿荷包子”,“绿荷”即荷叶,用荷叶裹包子有清暑的作用。浙江台州三伏日,老年人有食鸡粥的风俗,名为“补阳”。概而言之, 我国三伏食俗的由来与汉代作“伏腊节”有关,最初是一种庆农活动。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了我国食俗文化的丰富多彩。

据文献记载, 把伏日作为节日约始于秦朝。大约到汉代,伏日与食俗才联系在一起。据《汉旧仪》载,“汉魏伏日有酒食之会”, 说的就是饮酒聚会。《汉书》说:“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按理,三伏日食羊不合时宜,农家为何要在伏腊日烹羊斗酒呢? 一方面是羊肉有大补身体的作用,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农人把“伏腊”作为节庆看待,所以要像过年一样庆贺一番。汉代除了民间这样做,宫廷也同样有伏日赐肉的宫俗。

新闻推荐

餐饮店占道经营 综合整治保证居民安全出行

本报讯(记者李双早)7月12日,记者从顺庆区北城街道办获悉,针对群众反映辖区多条街道占道行为抬头的问题,街道办和城管执法部门...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