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酸柑子”到“甜橙子”高坪柑橘走上转型之路

南充日报 2018-07-10 03:44 大字

●周汉兵

7月3日,记者沿着高坪区“百公里柑橘产业带”驱车前行,近30万亩柑橘林和枝头的黄色驱虫板格外显眼。

站在嘉陵江一侧的高坡俯瞰溪头乡金华村,连片柑橘林和新建的农舍映入眼帘。该乡乡长杜成林感叹,曾经的“酸柑子”如今已被“甜橙子”所取代,“全乡298户贫困户因此脱贫。”

转型升级 柑橘林迎来丰产期

高坪区作为“中国甜橙之乡”,柑橘产业一直是农户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上世纪80年代,高坪柑橘产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峰,那时到处是种柑子致富的万元户!”高坪区农牧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但因外出务工热兴起,以家庭为单位的柑橘种植模式受到冲击。

54岁的袁宗明,父辈便是靠种“酸柑子”为生。“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外来柑橘品种冲击,加上本地果树品质渐衰,老乡们纷纷外出打工,唯独我还守在家里20余亩土地上。”袁宗明说,因为有现成的种植技术和销售渠道,他坚守老家,经历了柑橘滞销的低潮,如今也迎来了丰收。

2010年,高坪区被明确为南充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乘此东风,全区柑橘产业得以飞跃发展。如今全区年产柑橘19万吨,总产值超过9亿元。目前,该区正重点打造“高坪甜橙”这一地标品牌。

“伴随‘高坪甜橙\’品牌的推广,去年我家的柑橘价格最高时达14元1公斤,我家有近2万公斤收成,产值达10万余元。”袁宗明说。

四川本味农业产业有限公司是溪头乡种植柑橘的龙头企业,负责人邓东是土生土长的金华村人。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流转溪头乡4265户村民70%以上的土地,全部栽种以晚熟柑橘为主的优新品种。流转土地按每亩每年400至700元不等的价格分给村民,每年柑橘收成由公司、农户和村集体经济按6:3:1的比例分成。同时,邓东还在柑橘林配套建设了14000平方米的养猪场,年出栏生猪近3万头。猪场每年产生的300吨猪粪还能为柑橘林提供肥料来源。

去年,4000余亩成熟柑橘林柑橘产量达100万公斤,“预计2020年,万亩柑橘林将全面挂果。”说到未来,邓东很兴奋。

今年,高坪区柑橘产量将突破20万吨,有望实现产值10.5亿元。

机制创新 村民靠果脱贫致富

“百公里柑橘产业带”不仅吸引村民返乡,也为他们带来了脱贫新路子。

2013年,溪头乡鲜江村1组村民唐斌将家中4亩地流转给本味公司,每年能拿近3000元的土地流转费。去年,他还通过“反租倒包”成为公司的小管家。

“如今我管理着500亩柑橘林,公司以每亩每年500元的价格按季度给我发工资。”唐斌说,他长期雇佣5个村民来为果林打药、育果和除虫。“按照‘反租倒包\’合同约定,每亩地年产柑橘量超过2000公斤的话,多余的柑橘我们和公司五五分。”唐斌说,如此一来,干活的村民积极性更高了。

像唐斌这样的“小管家”在溪头乡有18人,邓东叫他们“十八罗汉”。“利用‘反租倒包\’,将护林责任落到人头,实行精细化管理,为公司省去了不少人力成本。”邓东说。

2015年,该乡还打破乡镇、村组等地域限制,启动了“飞地扶贫”模式,即让地处偏远山区的贫困户通过资金入股、入园务工等方式,参与到柑橘产业园建设,实现脱贫增收。

今年54岁的溪头乡红光村6组村民滕晓华,两年前通过政府贴息贷款2万元,入股邻村本味公司,按照每年不低于8%的分红比例,每年有1600元的红利收入。“合同一签3年,今年我会继续将钱放在这里。”3年前,滕晓华的丈夫去世,她也成了贫困户,而如今,她每年有半年时间在柑橘园务工,每天能拿50元的工资,去年收入近万元,顺利摘掉了“穷帽”。

在高坪区,5个乡镇18个村176户通过“飞地扶贫”入股“百公里柑橘产业带”,入股资金280万元,每年分红达22万余元,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1200元以上。

产业联动 卖了果子卖旅游

“在区域内加快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通过旅游+扶贫,走三产互动路子。”按照这一思路,该区依托柑橘产业环线,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产业联动。

青居镇烟山村、团结村是全区柑橘产业环线上的2个村。经过几年发展,2个村的柑橘大面积进入丰产期。他们还探索花果同树等技术,发展了10多个品种的柑橘,兼顾了早中晚熟品种。青居镇党委书记蒲怡燕介绍:“现在,从当年十一二月份起,到次年六七月,柑橘产业基地都能采摘鲜果。”从几年前起,该镇每年都要举办橙花节和采果节,每年累计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

“如果按照正常的11月份下树,市场上每公斤只能卖到8元左右,而晚熟的沃柑、耙耙柑等品种,到了三、四月采摘时,每公斤价格高出三四倍,农旅结合让柑橘变得越来越‘甜\’。”高坪区果树站负责人高兴地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高坪区持续开展道德风尚建设,引导群众向上向善文明新风拂面来

●周汉兵近年来,高坪区深入开展文明创建行动、公民道德培育提升行动、村民好习惯养成教育等,扎实推进道德风尚建设,弘扬...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