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处隐患点 24小时有人管8月底前,136户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村民将陆续搬进新家
●蒋旭辉
5月29日上午9时,一阵急促的锣声在嘉陵区曲水镇纪村沟村响起。“梁顶山滑坡了,大家赶紧撤离!”该村地质灾害监测员李和平在例行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时,发现村里的梁顶山出现滑坡,他一边敲响铜锣报警,一边大声呼叫村民紧急转移。
这是嘉陵区在曲水镇纪村沟村开展全区山洪地质灾害应急实战演练的一幕。
面对汛期可能带来的地质灾害险情,该区积极开展地质灾害巡查、监测、群测群防和应急演练等工作,为群众织就“安全防护网”。
A. 应急演练 提升地质灾害预防能力
“报告指挥长,曲水镇纪村沟村因山洪暴发引发山体滑坡,有进一步扩大趋势,并直接威胁到山下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现场还有群众受伤。”演练现场模拟了纪村沟村梁顶山受强降雨影响,山体发生滑坡,直接威胁到25户78人生命和财产安全。面对重大地质灾害险情,指挥长一声令下,立即启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随着演练开始,早已待命的救灾抢险组、治安保卫组、医疗救援组、后勤保障组、电力通信抢险救援组、后勤安置组等救援小分队紧张有序地展开行动。“大家不要慌乱,请听从指挥,沿安全路线快速撤离。”救灾抢险组队员挨家挨户搜寻,组织群众撤离,确保不漏一人;医疗救援组队员用担架把伤员抬到安全地点实施包扎抢救,并对灾害发生点周围开展“消杀灭”工作,有效防止疫情发生;电力通信抢险救援组立即抢修受损电源及线路,迅速恢复通信和供电。
伴随着急促的锣声,村民陆续转移到了安全地带,早已等候在此的后勤安置组工作人员立即送上了饮用水、牛奶、面包等食品。上午10时10分,村民全部实现安全转移,秩序维稳组对滑坡区域拉起了警戒线。抢险队顺利完成任务,并向指挥部报告救援情况,此次山洪地质灾害防灾救灾实战演练圆满结束。
通过此次演练,进一步提高了该区处置突发地质灾害的能力,检验了应急救援队伍反应能力,并对普及应急避险、防灾救灾知识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B. 有效预防 动态监管51处地灾隐患点
“昨晚下了一夜大雨,我一定要去看看才安心。”5月31日,天还没亮,桥龙乡石板沟村村民谭孟春就穿上雨靴,拿着手电筒,来到离家500多米远的地质灾害隐患点。50多岁的谭孟春自2014年担任地灾监测员以来,每逢天气变化都要前往该处巡逻一番。他告诉记者,石板沟村是高山村,地质灾害易发,为了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该村选出的3名村民经过培训后成为监测员,对村里两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24小时专人监测。当发现有异常时,监测员立即发出预警,村里将立即疏散村民,提前做好避让和转移工作。
“全区5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部实施24小时专人监测。”南充市国土资源局嘉陵分局副局长唐林介绍,该区从今年2月开始,实行了网格化、地毯式、拉网式地质灾害大排查,共排查梳理地质灾害隐患监测点51处,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健全“区、乡、村、组”四级监测网络;坚持“定人、定岗、定责”,对每一个监测点都明确了监测责任人和具体监测人,实行日常定期巡查、重点时段专人值守,确保监测到位、防范到位。
此外,为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灾害发生时的损失降到最低,该区还对51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制定应急方案,逐一细化预警方式、避险路线、营救方法,确保一旦灾情发生能够迅速处置并将损失降至最低。
C. 避险搬迁 受威胁群众将迁新居
“没有政府的帮助,我们还住在滑坡区域内。现在搬了新家,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提心吊胆地生活。”6月1日,龙蟠镇大柏山村村民侯伦山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告诉记者,由于山体滑坡,他和其他3户村民的房屋受到不同程度损坏,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了彻底消除滑坡带来的隐患,该村在对边坡进行治理的同时,还为4户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村民重新选址建了新房。
记者在侯伦山的新家看到,明亮的客厅、雪白的墙壁、干净的地板和整齐的生活用品,让人感到舒适又温馨。侯伦山高兴地告诉记者:“我家新房紧邻公路,又通了自来水,比之前住的地方好太多了。”
“为切实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力度,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我区对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居住的部分农户,重新规划选址,实施房屋整体搬迁政策,让他们脱离灾害隐患地点,以此达到防灾治本的目的。”唐林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该区共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对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136户农户进行了避险搬迁安置,整个项目力争8月底前全面完成,让群众迁进新居。
同时,该区还加快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截至目前,累计投入100多万元,对13处小型地灾隐患点进行临时排危。通过搬迁避让以及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等多种手段,嘉陵为群众架起了地质灾害防治“保护伞”。
新闻推荐
马上就高考了,家长和考生如何应对这场高考综合战?如何在这场“战役”中取得最好的成绩呢?12年来,南充英语培训名家陈岗(左...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