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聚人才、育人才、用人才三方面下功夫人才兴区 助力“三个新高地”建设

南充日报 2018-05-15 02:30 大字

●李双兵 周汉兵

高坪区大力实施“人才兴区”战略,在工作机制、政策体系、服务保障、平台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全力打造人才洼地,聚智聚力助推“三个新高地”建设。

广开渠道聚人才

采取经济激励、政治激励、 生活激励等办法, 构建“1+N”人才服务体系。近2年来,通过刚性引进、柔性引进等措施,全区先后引进硕士、博士等人才90人

今年2月,“感动南充2017”评选结果公布,四川华巍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巍榜上有名。

魏巍与父亲魏伦、弟弟魏征,是四川华巍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新创业核心人物。三人来自哈尔滨,魏巍回国前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魏征回国前是美国普渡大学硕士。

2016年,四川华巍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落户高坪,父子三人并肩创业。2017年2月,公司正式运营,研发生产的焊接切割机器人销往军工、重工等行业。出众的成绩让父子三人被评为“嘉陵江英才工程”创新创业人才。

四川华巍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之所以能快速落户高坪,很大程度上是被市、区积极为人才搭建施展才华平台的诚意所打动。

记者从高坪区委人才办获悉,该区先后赴清华大学、西安交大、四川大学等开展人才招聘活动,与20名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签订意向性协议,重点引进专业技术性强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以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为依托,建立成、渝“人才引进基地”,与89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达成意向引进协议。构建园区服务“直通车”,对返乡创业人员采取一企一策、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解决问题。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高坪区采取经济激励、政治激励、生活激励等办法,构建“1+N”人才服务体系,推行优秀人才“一卡通”激励制度,开展人才“一站式”服务,解决高层次人才居家、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后顾之忧。近两年来,通过刚性引进、柔性引进等措施,全区先后引进硕士、博士等人才90人。

千方百计育人才

开展主体培训56期,培训各类人才5947名。选派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到上级对口部门、 脱贫攻坚主战场、急难险重任务最前沿等地锻炼

记者获悉,高坪区强化政策引领,制定出台《推进“人才兴区”战略实施办法》《“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等纲领性文件,从机制、政策、环境等方面强化人才培育。

近年来,区委人才办聚焦现有人才作用发挥,通过集中培训、进修深造、挂职锻炼、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强化人才成长锻炼。开展人才主体培训56期,培训各类人才5947名。扎实开展“五个一批”活动,分别选派20余名干部到上级对口部门、脱贫攻坚主战场、经济建设主阵地、基层工作第一线、急难险重任务最前沿挂职锻炼,选派8名人才到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等单位挂职锻炼,选派12名专业技术人才到藏区挂职,切实提升了人才能力水平和干部专业化水平。

按照《“江东人才计划”实施办法》,高坪区逐步健全了人才工作管理、人才公共服务、人才培养开发、人才评价发现以及鼓励人才创新创业和人才流动配置等机制。在人才发展规划上,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在全区培养本土人才1000名,从市外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100名。分类建立人才储备库和人才工作实绩档案,建好本土优秀人才名录、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名录和高坪知名人士名录等3个人才名录,把培养的人才纳入储备库统一科学管理。

多管齐下用人才

在32个乡镇(街道)建立人才工作服务站和农村人才示范基地,先后抽派熟悉经济工作的乡土人才或后备干部到重点工业企业担任“保姆”

为了让人才有施展才华的舞台,高坪区加大马力推进人才创业基地建设,积极构建三大人才发展平台。依托川北医学院、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等驻区高校产学研优势,打造“校园孵化园”;依托本土电商平台及国内知名企业电商平台优势,打造“电商孵化园”;依托南充现代物流园、中铁联运项目、川东北金融中心等项目建设优势,打造“物流孵化园”。

目前,航空港科创中心快速推进,主体工程大面积竣工,惠生活电商产业园跻身省级“双创”平台,川北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被评为“第三批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

近年来,高坪紧扣园区建设、服务园区发展主题,大力开展以提供智力、技术、信息服务为主题的“千名人才进园区”活动,有计划安排100名具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党政人才到区属重点项目锻炼,500名专业技术人才到项目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为各类人才发挥专业特长、参与实践锻炼、服务园区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同时,先后在12个农业大镇、产业重镇建立了“乡土人才超市”,在32个乡镇(街道)建立了人才工作服务站和农村人才示范基地,先后抽派了20多名熟悉经济工作的乡土人才或后备干部到重点工业企业担任“保姆”,让人才各尽所能。

新闻推荐

相关链接送给母亲的不是礼物是孝心

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全世界人们一道,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谢。当然,中国人的母亲节更有中国味道,中国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浓浓的亲情。“我从小学开始了解到有母...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