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平均每天5台手术常常忙得忘记肚子饿

南充晚报 2018-04-18 08:34 大字

"> " target="_blank">■ 王治钦/文

李鹏宇/图

在众多外科科室,说起手术大、术中复杂、术后并发症多、患者不好痊愈的科室,很多人会想到肝胆胰脾外科,笔者几次走访都恰逢市中心医院肝胆胰脾外科主任马海在进行手术。昨日上午8时,笔者再次来到市中心医院时,肝胆胰脾外科的医生团队完成了交班,正在进行查房,已经有多台手术正等着他们。

抢救病人 错过和家人吃饭成常态

据了解,每个工作日,他们几乎都在手术室度过。有时候,光是给胆囊结石的患者做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一天就多达十几起。 遇到手术多或是手术难度大的情况, 医生们早上8点多进手术室,中午饭都没时间吃, 一直忙到下午六七点才出手术室,大家累得话都不想多说,就连肚子饿都忘了。

市中心医院肝胆胰脾外科主任马海介绍, 开放床位108张, 年收治门诊病人约6000人次,年住院病人约3000人次,年手术台次约2000次。科室共有医务人员40余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10人,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护师1人,科室创建者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肝胆外科专家曾崇方教授, 学科带头人是省肝癌专委会委员马海教授, 学术带头人是留日归国学者彭勇博士。

今年2月过年期间, 肝胆胰脾外科副主任彭涛做完多台手术后,刚换好衣服准备回家陪家人一起吃晚饭。突然,接到消息说有一名车祸伤员被紧急送到了医院,初步判断为腹部受伤,病人已经痛苦不堪,生命危在旦夕。彭涛一听情况紧急,顾不得回家吃饭,又立马换上了工作服赶去手术室。

经诊断,这名车祸伤者腹腔内脏损伤、腹腔大出血合并颅内损伤和肋骨骨折、 胸腔内出血,已经出现失血性休克,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医院为其开通了绿色通道,肝胆胰脾外科联合脑外科、胸外科、输血科、麻醉科的专家一起,对这名伤者进行了紧急抢救,最终挽救了这名伤者的生命。

“虽然错过了和家人的晚饭,但救回一条生命。”彭涛说,他觉得医生的职业总是能给自己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满足感。这些年来,虽然工作繁忙, 但是他们科室收获了患者送来的多面锦旗,多封感谢信,感谢他们对病人耐心和细致的照顾, 也为他们高超的医技点赞。

情况紧急 105岁老人腹痛5小时入院

去年, 肝胆胰脾外科收治了一名105岁高龄的老年患者,在他们印象中,这位老人是收治的患者中年龄最大的。 这位老人住在嘉陵区一个偏远乡村, 当日送至医院时,已腹痛5个多小时。

肝胆胰脾外科主任医师杨红春立即为其诊治,发现老人病情十分复杂。除了上述疾病外,他还患有多种并发症,身体多处存在感染,并患有30多年的老慢支、肺气肿。因年龄大,并发症多,手术风险很高。为保证手术顺利开展, 杨红春团队术前积极讨论,拿出多套手术预案。最终,在全麻状态下,成功为老人实施剖腹探查,行胆囊切除术。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要让老人彻底康复,术后护理尤为重要。为确保老人早日恢复健康,科室的护理人员精心照料,为其提供营养指导,协助老人下床活动。仅十天时间,老人就顺利康复出院了。

巧的是就在这位老人出院不久,肝胆胰脾外科又收治了一位90岁高龄的患者,同样术后经过了精心的护理很快得到了康复,并在其出院的前一天又长了一岁。医院的医护人员得知老人要在医院度过91岁的生日,集体出动给老人准备了温馨的生日会,献上了大大的生日蛋糕,为他唱生日歌,老人在病床上收获了许多的生日祝福,笑得合不拢嘴,出院的时候对医护人员连声道谢。

慷慨解囊 医护人员为肝癌小伙捐款

去年11月,来自营山的28岁小伙因为腹痛难忍,在女友的陪同下入院。经检查,这个小伙子的病情比大家想象的都要严重,他患有巨块型肝癌并有大量腹水,肝功能损害严重。大家都很奇怪这名小伙子年纪轻轻,怎么病情这么严重了才入院。后来才了解小伙子不幸的遭遇,他的父母已经去世,家中长辈有六人死于肝癌。

小伙失去了双亲, 身上也没什么积蓄,经济比较困难,虽然感到自己身体不适, 却也一直都没有入院接受治疗。 好在他有一个深情的女友,在得知他患病后,坚持陪他来到了市中心医院, 并一直从旁护理,盼望他能健康起来。在得知他的情况后, 医护人员都对他的遭遇深感同情, 并发动了捐款, 将数千元的红包送到了小伙子手中。最终,小伙子接受了手术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

新闻推荐

吴小可在市公安局、市人民检察院调研时要求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本报讯(记者刘洋)4月17日,市政协主席吴小可率队先后前往市公安局、市人民检察院调研,并分别召开座谈会听取相关情况汇报。市政协副主席王晓贤参加调研。在市公安局调研时,吴小可要求,全市公安...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