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乘风破浪正当时 宜居嘉陵显活力———嘉陵区推进“三场攻坚战”亮点掠影

南充日报 2018-02-12 08:40 大字

巍巍凤垭山,悠悠嘉陵江!

奋力建设成渝第二城,书写宜居嘉陵新篇章!

夜幕下的嘉陵区政府广场流光溢彩,政府大楼中央墙面上,如水流动着的字句,是70万嘉陵儿女向上向前、干事创业的激情呐喊!2017年,是南充市全面实施“155发展战略”的发力之年,也是嘉陵区加快建设 “成渝第二城·宜居新嘉陵”的聚力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脱贫攻坚、实体经济、新城新区”三大主战场上,嘉陵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70万人民,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155发展战略”,牵住项目“牛鼻子”,发起三场攻坚战,宜居新嘉陵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走出了一条助推大城加快崛起的嘉陵路径。

A 看脱贫攻坚———

七方同责聚合力 决战决胜摘穷帽

距离嘉陵城区40余公里的龙泉镇五通堂村,山坡绵延起伏,花椒树嫩芽新发,整齐挺拔地站满山坡。2月8日上午,五通堂村贫困户任超正在花椒园里,拿着镰刀除杂草,汗水从他的额头上轻轻滚落。站起身来,看着满山的花椒树绿叶摇曳,任超抹了抹额头,会心一笑,他知道今年一定又是一个丰收年。

“去年,我们一家有土地保底收益、产业园分红收益和园区务工收入等,家庭人均增收2000多元。在家门口挣钱,比以前外出打工强多了。”任超高兴地说,不仅是他,村里的贫困户通过产业带动,家庭经济都有很大改观。

“以前五通堂村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不少村民纷纷外出务工,导致全镇撂荒地增多。有发展产业能力的村民少,愿意到龙泉镇发展产业的业主也少。”龙泉镇党委书记唐春树介绍,面对“一弱两多两少”的发展困境,龙泉镇党委、镇政府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和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在全镇发展耐旱经济作物:利用荒山荒坡和撂荒地栽种花椒树,建脱贫奔康花椒产业园,带动全镇发展九叶青花椒。

去年3月以来,龙泉镇已建成面积达10600亩的脱贫奔康花椒产业园。此外,龙泉镇还探索建立“公司+农户+村集体”的发展模式,由镇社会事业服务中心牵头,群众以土地等方式入股产业园,各村(居)委员会分别筹集5万元作为基础发展资金入股产业园;成立一家农业公司,吸纳全镇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建立专业管理队伍,实现公司化运营、专业化管理、规模化发展,实现村民脱贫增收。

2月的龙蟠镇大柏山村食用菌培育基地大棚,姬菇丰收喜人。贫困户张林清端着塑料筐,蹲在小腿般高的姬菇袋上采摘姬菇。“光一天的采摘工钱就有80块钱,家门口打工挣钱,日子越过越好。”张林清说。

而在大通镇柑橘、柠檬50余公里的产业带上,去年冬天迎来一次柑橘、柠檬大丰收。“我们的‘艾媛38’柑橘,不仅在南充、遂宁、广安等地畅销,还远销北京等大城市。”大通镇副镇长张娇表示,全镇连片发展柠檬、柑橘等果树1.5万余亩,覆盖22个村。80%以上的土地流转给农业公司、合作社,每年租金收入超过900万元。加上蔬菜、生猪等产业,带动300余户贫困户以产业周转金或小额信贷资金入股脱贫奔康产业园,户均年收入预计在5000元以上,有劳动力的120户贫困户优先入园务工,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上。

“今年要确保2017年通过省级验收评估,实现59个贫困村退出,4445户、13699名贫困群众脱贫。”2017年初,嘉陵区委、区政府立下愚公移山之志,为决战决胜这场战役,2017年以来,嘉陵区通过“七方同责”压紧压实责任,建立起区级领导干部、行业扶贫部门负责人、帮扶单位负责人、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第一书记、村“两委”负责人、结对帮扶责任人“七个主体”考核同责机制,实行有功同奖、有过同罚,层层传导压力,步步压实责任,并通过“三项授权”强力督查督办,抽调160人组成20支督查组,授予其有权决定干部停职、有权启动问责、有权建议岗位调整“三项权力”,采取业务督查、作风纪律督查、综合排位督查三种方式,实行一日一抽查、一周一推进、一月一拉练,倒逼工作落实落地。

2017年5月17日,现代农业“三百示范工程”及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在嘉陵召开;

2017年10月,全省脱贫攻坚档案试点现场会在嘉陵召开,脱贫攻坚嘉陵模式在全省推广……

2017年底,嘉陵区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和第三方评估,实现59个贫困村退出,4445户、13699名贫困群众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1.02%,嘉陵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

如今的嘉陵农村,规模打造出特色产业30万亩,发展庭院经济1.8万户,建成脱贫奔康产业园203个,1万户贫困户入股入园发展,2万余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如今的嘉陵农村,村有当家产业、户有增收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目标全面实现。

如今的嘉陵农村,村道水泥路蜿蜒,奔康产业园棋布,村民脸上笑容绽放……

B 看重大项目———

投资拉动强经济 项目攻坚掀热潮

2017年,嘉陵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7亿元,同比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2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8.7亿元,同比增长1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5亿元,同比增长13.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821元、10646元,同比分别增长8.8%和10.2%……

一系列经济数据指标的增长是嘉陵区2017年经济快速壮大的直接证明。而对于嘉陵区来说,经济要大发展,离不开项目建设的投资拉动。

“推动工业加快做大做强,把吉利新能源商用车作为区委‘一号工程\’,举全区之力推动项目建设。”2017年年初,项目攻坚冲锋号响彻嘉陵热土。2017年7月9日,占地1500余亩的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生产项目在嘉陵的土地上实现“新能源商用车总装下线,同时,新工厂生产的第一批车辆正式交付客户”的目标,开启了南充汽车汽配千亿产业集群新征程。

如今,走进6万多平方米的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车研发项目总装车间,工人们或焊接部件,或组装配件。一条车架线、两条车桥线、一条轮胎线、一条驾驶室线和一条发动机线,这6条生产线在电脑控制下快速运转,吉利速度在嘉陵飞驰,吉利质量在嘉陵制造。

截至目前,投资70亿元的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生产一期项目到2018年1月底,已销售整车6300台,营收14亿元。在吉利一期项目顺利推进的同时,2017年6月,吉利新能源商用车二期项目落户嘉陵。该项目计划投资68亿元,建设年产1万台清洁能源客车和50万台新能源商用车动力总成生产基地。项目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00亿元。

乘嘉陵之风,破万里之浪。2018年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生产项目将乘势而上,计划销售整车2.3万台,营收达60亿元。

嘉陵吸引吉利的是什么?嘉陵区有良好的配套基础、优越的区位优势,开明开放的发展环境是投资兴业的福地。

“2017年,我们重点抓好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生产项目,完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园2.6公里的道路及排洪沟边坡绿化、路灯安装。”嘉陵区工业集中区管委会规划科科长王晓林告诉记者,除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路网建设,嘉陵区还积极改善用电需求,解决用水、企业用工难题。此外,嘉陵区开设行政审批“绿色通道”,企业在办理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证时,市重大项目服务经理开展“一对一”“点对点”服务,一次性提供材料清单、流程清单、时间清单、样式清单,加强与行政审批部门的衔接,实现了贴近代办、按时办结。

诸如此类的发展优势同样被重庆银翔实业集团看好,该项目从洽谈到2017年4月6日成功签约,历时不到三个月。项目计划投资120亿元,占地3000亩,建设整车制造、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及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中心。全面达产后,将形成建成年产8万辆新能源商用汽车、10万台发动机、20万套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基地,预计实现产值400亿元、创税30亿元,为嘉陵培育千亿汽车汽配产业集群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月新春,银翔银翼翱翔。银翔场平建设施工现场,50余台挖掘机长臂交织,遇山开山,遇沟填沟,往来200余台运输车穿梭于起伏的坡道之上,运走土石,运来建筑材料,近20台铲车、压路机同时并进,所到之处,土石被压得平整充实……“今年1月底动工,目前正在进行边坡治理、砍条设线、土石挖掘等前期场平工作,截至目前已经挖填土石方100万立方米,为保证4月底交付,每天至少保证挖填15万立方米的土石方量。”银翔场平建设施工现场负责人周泽云说。

吉利、银翔“双擎”驱动下,嘉陵无论是产业项目,还是基础设施项目,或者是民生项目如百花齐放,绽放在嘉陵的各个角落:大通万亩农业观光产业园里在柑橘、柠檬的映照下,是一张张丰收的喜悦笑脸;凤垭山天乐谷景区的孝心桥上,有一个个家庭合照时自然流露的亲情;白马湖特色街区的璀璨光影中,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闲庭信步;茶盘寺棚户区改造还房里,流淌着住上新房、贴上春联准备过新年的欢声笑语……

C 看城建风貌———

璀璨光影耀新城 宜居嘉陵展新颜

2018年的春节脚步日渐临近,2月10日晚,从新疆哈密驾车回到南充的李兴文,驱车行驶在滨江南路,一路向前,车道边的玉兰灯渐次后退,暖色调的灯光中,李兴文被滨江南路两侧的街景深深吸引。

“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我的家乡嘉陵吗?”李兴文驾车行驶到白马湖公园,只见公园中央的人工湖里,3D立体灯光秀正梦幻上演,彩色的灯光中,水雾上的光影是几个人激情舞蹈,时而“嘭”的一声,火焰从水雾中冒出来。和其他市民一样,李兴文拿出手机,点开拍照功能,用镜头记录下这美妙的瞬间。

“嘉陵区城市夜景照明工程从整个城区着手,对城区的尺度空间进行组织,着重强调其整体性、品牌性、节能环保和可操作性及可持续发展,旨在清晰地体现嘉陵区的整体形象。”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照明设计所副所长王俊寒介绍,整个嘉陵区的城市夜景照明工程设计耗时近一年,并于去年11月3日正式开工,今年1月底竣工,总投资1.1亿元,采用了灯具30万套(含点光源、洗墙灯、线条灯、投光灯),山体、楼宇光源11000个,灯光控制系统2000余个。该项目的实施,开创了嘉陵区城市夜景亮化的一个新篇章,有利于塑造嘉陵区的现代化城市形象,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

“正是科学规划和大力投入,使得我们嘉陵城市功能配套更加完善、惠民宜居更加提升、城市品质更加提高。”嘉陵区城乡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数据显示,2017年,嘉陵区聚焦完善功能、惠民宜居、提升品质的目标,实施城建项目32个,其中新建24个,续建8个,总投资超过7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3.48亿元。

“一年没有回家,家乡的变化真的是让我瞠目结舌。”李兴文看完白马湖灯光秀,又驾车到南湖公园核心区,沿路上,路灯明亮,大红灯笼高挂,彩灯闪烁,“嘉陵江畔酌渔火,凤垭山下煮诗酒,南湖夜话竞风流!”李兴文听到来自凤垭山上的《南湖夜话》大型实景演出的配音,迫不及待的他,直接驾车来到了孝心台观景平台上,家乡的灯火与繁荣尽收眼底:湖光山色楼宇,浑然一体,声、光、电、投影、视频、声频灯火多媒体技术交替变换,整个南湖灯光既是灯光视觉盛宴,又充满了故事情节,三国风云、激扬江山的故事,让李兴文心中充满自豪。

随着南湖公园、春江公园相继建成,凤垭山天乐谷景区建设稳步推进,小方沟连接线、滨江南路改造、黄金江岸等重点项目启动,南湖、白马湖两个片区逐渐成熟,“四纵四横”的城市路网基本建成,南延、西进的城市骨架日渐成型,城市空间拓展至6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

如今,作为“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嘉陵近几年的发展速度令人侧目:建成区面积进一步扩大,城市功能更趋完善,“宜居新嘉陵”的轮廓愈发清晰。本版稿件 本报记者 杜杰/文 张力/图

新闻推荐

2018年全市专家人才、劳动模范迎春座谈会召开大城崛起需要人才智力支撑 携手奋进共创南充美好明天宋朝华出席并作重要讲话 袁险峰吴小可古正举出席

(记者张春华)2月9日下午,2018年全市专家人才、劳动模范迎春座谈会在市委会议厅召开。全市优秀专家人才、劳动模范代表欢聚一堂,共话发展、共庆盛世。市委书记宋朝华勉励大家忠于职守,继续在平凡的岗位...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