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老百姓交上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

南充日报 2018-02-10 05:32 大字

●本报记者 李奎 实习生 童铃曦

“今后,我们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喝上安全、卫生且全天供应的自来水了,这是党和政府为咱老百姓办的实实在在的好事。”2月9日上午,顺庆区永丰镇长桥村村民们看到村里的供水管网建设加快推进,十分兴奋,纷纷向记者表示对未来的期许。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顺庆区委、区政府情系民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和常抓的韧劲,用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为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

A 实施三个“一体化” 城乡供水交通医疗无差别

当天中午,顺庆区渔溪乡渔溪桥村村民何友文在忙着洗菜,他的妻子李四妹正在做饭。“现在用的水是来自嘉陵江的自来水,压力足、水也干净,价格还不贵。”李四妹说,她家过去用的是村上的自来水,但水量小,到了夏天用水高峰期,不仅热水器不容易打燃火,还经常停水,家里老老小小8口人用水很不方便。2017年年初,她家用上了来自自来水厂的水,水量充足、水压大,跟城里同网同价,很实惠。

随后,记者来到渔溪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庞素珍的家里,73岁的庞素珍热情地拉着记者走进厨房,她打开厨房的水龙头,白花花的自来水哗哗直流,她开心地对记者说:“党和政府给我建起新房子,通了电和天然气,还免费安了自来水,我这个老太婆真的是享福了。”

而顺庆区永丰镇长桥村由于地处偏僻、离城区较远,多年来,当地村民一直用井水,一到干旱时节,村民只有走很远的路才能找到饮用水源。喝上安全、放心且全天候供应的自来水,成了长桥村村民多年的期盼。

群众有所盼,政府有所应。顺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行”原则,以嘉陵江水源为保障,先后建成桂花、嘉陵江、顺西“三大片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对水质进行净化处理,再通过管网,把处理后的自来水送到各家各户,实现城乡居民饮用水同网、同质、同价。目前,已有近20万名农村群众饮水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18年,顺庆区还将继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网延伸工程,为55个行政村铺设供水管网。预计到2019年,全区257个社区、行政村将实现安全饮用水管网全覆盖,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不仅仅是城乡供水一体化,顺庆区还大力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城乡医疗一体化”。截至2017年年底,顺庆区已投入1800万元,购置城乡公交车36辆,开通10条“幸福公交”线路,修建沿途“港湾式”站台50座、简易招呼站台247个,覆盖11个乡镇、3个涉农街道,114个行政村,惠及群众13万余人。根据规划,到2018年底,顺庆区将继续开通“幸福公交”线路,实现乡镇到村全覆盖,重点解决农村孩子读书乘车难、农民卖菜运输难、老人就医出行难等问题,方便农村群众出行。

为实现城乡医疗一体化,顺庆区大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全区农村分为李家、芦溪、潆溪3大片区,分别对接区属城区3所医院。其中,区妇孺医院对接李家镇片区,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接芦溪镇片区,市中医医院对接潆溪街道片区。同时,大力实施妇孺医院改扩建、顺庆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市中医医院南院区改扩建三大卫生项目,不断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据介绍,根据顺庆区妇孺医院与李家镇中心卫生院签订的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组建医联体,区妇孺医院将通过组织进修培训、专家团队讲学、疑难病会诊、双向转诊、学科建设等措施,让李家镇片区群众享受到和城区居民一样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B 牵住产业扶贫“牛鼻子” 村有致富产业户有增收渠道

2月9日上午,新复乡长远沟村七坪寨的脱贫奔康产业园里,当地村民忙着除草、为果树施肥。今年64岁的方继春由于家贫,至今未婚,和收养的有轻度残疾的女儿居住在两间破房子里,两人靠种两亩地维持生计。如今,方继春不仅住上了廉租房,享受了兜底政策,还有了相对稳定的工作。他在产业园里务工,每天收入最高80元。“产业园实行‘政府引导+集体入股+农户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所有村民都受益。”长远沟村村委会主任赵昌勇说。

脱贫攻坚是天大事的,要使天大的力,尽天大的责。为破解贫困群众增收难题,2017年以来,顺庆区新建12个脱贫奔康产业园,面积超过3万亩,实现村村有致富产业、户户有增收渠道。

为从根本上拔穷根、摘穷帽,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顺庆区始终牢牢牵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按照“产业打底、旅游增收”的思路,统筹打造近郊智慧精品农业示范区、潆新线高效品牌农业示范带、西河片区民俗体验农业示范带、嘉陵江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带和“一乡一品”产业园,形成“一区、三带、多园”全域产业发展格局。如以搬罾镇为核心,依托5万亩设施农业园区、优质蔬菜基地,建成锦绣田园、青山湖水果公园等15个生态农庄,大力发展果树认养、蔬菜采摘、花卉观光等体验式农业;以双桥镇、龙桂乡、桂花乡为轴线,建成以柑桔、核桃、藤椒等为主的5万亩特色经果林产业基地,以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已经初具规模。

同时,为保障贫困群众生活、教育、医疗,顺庆区还实施了贫困线、低保线“两线合一”,全面发放教育扶贫救助基金,为全区现有1.3万余名贫困群众代缴医疗保险,实现贫困户低保全覆盖、子女零辍学、区域内就医“零支付”。

C 让绿色成为发展主色调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绿色是顺庆未来发展的主色调。在2017年,顺庆区成功整治砂石乱采、污水直排、畜禽养殖“三大污染”,切实保护绿水青山。

“砂石开采不仅会造成河床下切,河势不稳定,水利工程效益下降,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无法预估的危害。”顺庆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加强对嘉陵江顺庆段的砂石管理,保护生态环境、规范岸线秩序,顺庆区从2017年8月起,对辖区的所有砂石企业逐一进行实地摸排,了解砂石来源和存量,调查砂石堆场设立的合法性及是否存在偷税漏税等情况,摸清底数后,迅速对砂石厂进行了堆料消除。

2017年12月7日至12月8日,在顺庆区政府统一指挥下,搬罾镇、凤山乡、渔溪乡与区级相关部门联合,成功拆除了全区32家砂石厂的设施设备及厂房,初步实现嘉陵江顺庆段砂石全面禁采。

除整治砂石乱采外,顺庆区于2017年又启动了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工作,经过近半年奋战,截至当年9月,完成179户处在禁养区和污染严重的养殖场的关闭拆除工作。顺庆区环保局一名负责人介绍,2018年,将继续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巩固环保督察、禁养区养殖场关闭、非法砂石厂取缔“三大”成果,严防死灰复燃。同时,大力推进污染防治、整治农村面源污染,加快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新闻推荐

35亿元商品投放春节市场

(记者易立权)昨日,记者从市商务和粮食局获悉,为了保障春节期间市场供应,根据南充市场的需求特点,组织了粮油食品、家用电器、蔬菜水果、日用百货等多个大类3000余个小类、总金额达35亿元的商品投放春节...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