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嘉陵区现代农业园以水果、蔬菜、蚕桑等为主导产业;■南充创业小镇是嘉陵区在工业集中区内规划建设的多元创新创业平台;■嘉陵工业集中区以汽车汽配、食品药品、丝纺服装

南充日报 2018-01-09 08:05 大字

●李映霞

“2017年度,我局发放小额贴息担保贷款536万元,发放回乡信用贷款200万元,向贫困人员和大学生发放创业奖励资金196万元……”嘉陵区就业局2017年度的工作总结里,一个个鲜活的数字、一项项瞩目的实绩,记录了一年来该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2017年,该区积极培育五大“双创”核心平台,加强要素保障,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一系列措施让嘉陵这片沃土成为无数有志之士实现创新创业梦想的“摇篮”。

五大“双创”平台 增强人才吸附力

依托五大创新创业核心平台, 建成省级充分就业社区1个、 市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园1个、市级返乡民工创业园2个、创业型乡镇2个。

“2016年11月,我来到牛头寺村创业。这里有万亩血橙示范基地,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为农业产业发展打下了很好基础。”大学毕业生吴杰告诉记者,在他的带动下,牛头寺村成立了佳逸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起了柑橘基地,套种榨菜,养殖土鸡土鸭等,年产值达到300万元。目前,该合作社长期吸纳贫困劳动力50余人务工,2017年发放农民工工资20余万元。

“借助嘉陵区西线打造以柑橘为主的农业示范园,并引进有创业梦想的大学毕业生吴杰,建立了这个大学生创业园。从建园、果树栽植到销售,镇党委、政府都全程参与,及时为业主提供项目支持、技术服务和用工服务。”集凤镇人大主席、党委副书记蒲坤介绍道。

据了解,以发展水果、蔬菜、蚕桑等产业为主的嘉陵区现代农业园是嘉陵区打造的五个“双创”核心平台之一。此外,南充创业小镇于2017年7月被省科技厅评为“四川省科技创业孵化器”,该镇现拥有大学生创业村、互联网+电商村、科技成果转化村、归雁创业村和创客公寓,是嘉陵区在工业集中区内规划建设的多元创新创业平台。

该区还规划了面积30平方公里,以汽车汽配、食品药品、丝纺服装等为主导产业的工业集中区;打造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以南湖商圈、白马商圈、南虹路商圈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集中区;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以孝道文化、“三国文化”等为特色的天乐谷旅游度假区。

依托这五大创新创业核心平台,该区已建成省级充分就业社区1个、市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园1个、市级返乡民工创业园2个、创业型乡镇2个。2017年,该区共扶持大学生、贫困劳动力、返乡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共568人成功创业,带动1万余人实现就业。

出台优惠政策 增添发展动力

为创业者提供小额贴息担保贷款和回乡信用贷款,并对在区内创办、领办创业实体的贫困劳动者或毕业5年内的全日制大学毕业生给予一次性创业奖励。

1月4日,位于嘉陵区万福路的南充永越服饰有限公司内,工人有的在裁剪布料、有的在缝纫衣服。“2017年,政府给公司贴息贷款5万元、信用贷款10万元、就业扶贫车间补助5万元。借助这些资金,公司增设了吊挂系统自动化设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永越服饰负责人任慧琼告诉记者,2013年,凭借在外打工学到的技术和积攒的资金,她回乡创办了这家制衣厂。2015年,在政府的帮助下正式注册公司,目前公司年产值1200余万元,解决就业140人。2017年,该公司被省政府评为“全省返乡农民工创业先进企业”。

“任慧琼是我区返乡农民工成功创业的典范。2017年,我区不仅扶持176名返乡农民工成功创业,还帮助156名大学生成功创业,这些都与我区及时出台优惠政策,进行正向激励密不可分。”嘉陵区就业局创业办主任罗德国告诉记者,为鼓励创新创业,该区为创业者提供小额贴息担保贷款和回乡信用贷款。2017年,该区共发放小额贴息担保贷款536万元,发放回乡信用贷款200万元。此外,该区对在区内创办、领办创业实体的贫困劳动者或毕业5年内的全日制大学毕业生,给予一次性创业奖励。2017年,该局共发放创业奖励196万元。

与此同时,该区还出台《嘉陵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支持政策》《南充市嘉陵区支持企业上市奖励办法(试行)》等,鼓励银政企共同助力创新创业,支持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支持专业运营机构带动创新创业和鼓励企业上市。截至目前,仅南充创业小镇就实现了从招商引资到“招商引智”的转变,已招引包括明德之星、晟宇思创、折衍科技、德宇制造4个“院士项目”在内的68个创新创业团队入驻发展。

加快成果转化 增加实体经济活力

今年,该区计划将创业小镇申报成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未来5年,创业小镇还计划与10所“211高校”实现战略合作,完成50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走进位于南充创业小镇的南充德宇制造有限公司一期厂房,在机器人精密零件加工部、钳工部以及组装部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忙碌在各条生产线上。

“公司生产的锂电池卷绕焊接一体机,配上新研发的抓取机械手,卷绕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电芯的速度为每分钟30到33个,远高于国内同类水平。”德宇制造技术主管何林海介绍道,该公司这套设备能够使锂电池从卷绕到入壳实现全自动化。

据了解,德宇制造第一代新能源智能机器人已成功申报8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第二代机器人正在申报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该公司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模具、塑胶、汽车等行业。2017年9月下旬,该公司与西南石油大学合作,启动“机器人目标识别、定位与抓取技术项目”研发。

“德宇制造二期将在今年3月入场,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计划与吉利、银翔合作,实现同地域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为南充打造千亿汽车产业集群贡献力量。”德宇制造董事、总经理李智告诉记者,二期项目将建冲压车间、管件车间,生产减震支架系列、顶端连接板系列等,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达8000万元。

“以创业小镇为代表,通过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嘉陵区积极打造新兴产业聚集高地。”嘉陵区工业集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创业小镇致力于打造以人才聚集为支撑、以成果转化为核心、以创新发展为动力的先行示范区。

2017年,创业小镇实现了新型纤维素纤维、3D打印等13项高新技术成果落地转化。2018年,该区计划将创业小镇申报成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未来5年,创业小镇还计划与10所“211高校”实现战略合作,完成50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新闻推荐

《南充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出台科技型中小企业有了“硬指标”:科技人员不得低于职工总数的10%

●本报记者刘洋实习生李佳佳1月6日,记者从市科技和知识产权局获悉,《南充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出台。其中规定,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人员数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得低于10%。科技型中小企...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