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了“三甲”更生辉———写在南充市中心医院获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5周年之际

南充日报 2017-11-24 08:05 大字

□罗志安

三级甲等医院,是我国医院评级划分的最高等级医院。

这块金灿灿、沉甸甸的牌匾,令全国众多“三甲医院”备感骄傲,也备觉珍贵,更令无数渴望成为“三甲”的医院梦寐以求。

对一家医院来说,“三甲”拥有多重的分量,业内人士心里都十分明白。近乎苛刻的“三甲”评审标准,高达数十项的各种指标,令不少二级医院望而却步。

据市中心医院院志记载,2002年1月15日至19日,省卫生厅医院评审委员会评审组的10名专家,严格按照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对市中心医院功能与任务、科室设置、人员配置、医院管理、医疗护理质量与技术水平、科研教学水平、思想政治工作、医德医风建设和47项统计指标等方面认真细致地进行了逐项检查与评价,一致认为市中心医院达到了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标准。不久,省卫生厅正式发文,公布市中心医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从“二甲”直升“三甲”,市中心医院一举实现了“三级跳”。从此,他们站在了全国医疗卫生行业的最高等级跑道上,实现了几代医护工作者梦寐以求的夙愿。

背负着“三甲”闪耀的荣誉,背负着南充人民的期望,背负着历史发展的重任,背负着无尚崇高的信念,市中心医院人没有陶醉在这块金字牌匾里。15年来,一代又一代院班子,一代又一代医护工作者,不断追求卓越,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胆识,走出了一条跨越式的发展之路。

今天的南充市中心医院,无论是办院规模、人才队伍、医疗设备、学科建设、科研教学、疑难疾病治疗,都与15年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5个临床科室,11个医技科室,3个分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名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428名高级职称专家、34名医学博士(后)、377名医学硕士、38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1名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6名省学术技术带头及后备人选,两名省级优秀专家、8名省市名中医、19名市(厅)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价值3亿多元的高端医疗设备,已撑起南充及川东北卫生事业的一片蓝天,医疗服务已辐射南充、广安、遂宁、巴中、达州、广元等周边地区3000多万人口。2016年门(急)诊量100.8万人次,住院病人6.69万人次,住院手术2.8万台次,已连续六年被评为“中国地级城市医院100强”和“西部10强”。

学科建设,是衡量一家医院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15年来,市中心医院学科建设已突飞猛进。医学影像科、肿瘤科、骨科已建成为四川省甲级医学重点学科,介入放射、肾病内科、神经内科已建成为四川省乙级医学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妇产科、普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建成为四川省甲级医学重点专科,烧伤美容整形科、胸心外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检验科、皮肤科、消化内科、护理部已立项在建四川省甲级医学重点专科。同时,还建成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和组织工程与干细胞研究所。仅2013至2016年,全院就公开发表论文2862篇,其中核心期刊775篇、SCI 78篇。

实力决定地位。15年来,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全国脑卒中筛查基地、国际爱婴医院、中国航天员救治医院、四川省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四川省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四川省药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已相继落户南充市中心医院。这不仅是对市中心医院的信任,更是对该院综合实力的认可。

已历经两次评审复核,并高分通过的市中心医院,格外珍惜“三甲”这块金字招牌。无论是在日常的医疗工作中,或是在大灾大难面前,都彰显出敢于担当、真情为民的高尚情怀,南充市中心医院已相继获得“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医保管理先进集体”“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显赫的荣誉。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2016年7月4日,市中心医院迎来了又一次领导班子新老更替。彭海涛回到久别多年的南充市中心医院,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挑起了院党委书记、院长的重担。一个知识结构、管理能力、专业水平更加合理、高效的院班子,在全院职工的企盼中悄然形成。

如何成为一个好的领航者,让这艘医疗巨轮劈波斩浪,勇往直前,不负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全院职工的重托和希望,是彭海涛一上任就思考的问题。充满梦想的南充市中心医院人,都将希望的目光聚焦在这位熟悉的新任院长身上。

上任伊始,彭海涛就以超前的眼光和胆识,首次提出了“办党和人民满意的三甲医院,建国内一流的区域医疗中心”宏伟目标,以及实施“临床核心技术攻坚工程”和“高端人才护航工程”构想,无不让全院干部职工的精神更加振奋。

“要让就医的群众感觉到服务满意、治得了病、治得好病,让医院的广大职工觉得心情舒畅,有幸福感、有归属感、有荣誉感、有成就感,让党和政府对医院干事有信心、对医院支持有决心。”在一次又一次大会上,彭海涛亲切、朴实的话语,让每一个职工心里都暖洋洋的,对未来更加充满了希望。

“我们还要登高望远,用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临床技术来武装队伍。要狠抓核心医疗技术的发展,以绝对优势占领区域临床医疗技术的制高点,更多地医治区域内其他医疗机构治不了的病人。科研是保持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的重要支撑,要接地气、破难题,围绕临床医疗工作多做文章,做出大文章。”彭海涛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道出了每一个职工和专家的心声。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彭海涛以对党、对人民、对医院高度负责的精神运筹帷幄,在全院大胆提出了党建优先化、业务中心化、发展持续化、管理法治化、服务优质化、技术核心化、专业特色化、队伍精良化、科研应用化、设施现代化、运行信息化等十四项重要举措。这每一项举措都切中了医院发展不足的要害,不仅彰显出彭海涛驾驭全局的能力和胆识,也为医院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坐言起行,蹄疾步稳,善作善成。

这一年多来,彭海涛紧紧团结院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撸起袖子加油干,全院上下各项改革和创新正有序推进,汇聚起走向辉煌的强大力量。首批实施的42个核心技术攻坚项目已快速推进,一个又一个疑难顽症被攻克,一项又一项高新技术被广泛用于临床。高端人才护航工程已显示出强大的“磁场效应”,一名又一名高端医学人才正怀揣着干事创业的梦想大步走来。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业绩,不同的报酬,让每一个职工都有了更好的获得感。

这一年多来,彭海涛和院班子成员紧盯着“三甲”医院的各项标准,以锁定“一个目标”,推动“两个创新”,做到“三个坚守”,践行“四个落实”,纠正“五种现象”,把握“六个重点”为引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并以“三甲”标准开展自查自评,让十分严苛的三甲标准深深扎根在了各项具体工作中。如今,全院管理更趋规范,医疗质量和安全进一步提高;人才结构更加合理,学科建设快速发展,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及省级重点专(学)科数量大增;医学教育水平和能力快速提升,科研能力获得突破性进展;运营管理指标进一步优化;职工薪酬水平合理增长,爱岗敬业精神更加强烈。社会评价、患者评价、员工评价及行业评价显著提高。

这一年多来,全院团结奋进、向善向上的工作氛围基本形成;崇尚业务,服务一线的工作氛围基本形成;坚持发展,不断创新的理念基本形成;依规办事,遵章守纪,风清气正的风气基本形成;重视质量,加强学科建设的理念基本形成;扎实苦干,埋头实干的做事风格基本形成。

这一年多来,全院已攻克多项核心医疗技术。神经外科A区的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氏病取得了重大突破,患者通过“脑起搏器”手术,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吃药史”。消化内科成功完成首例胃镜下贲门新生物粘膜剥离术,胸心外科完成川东北首例完全胸腔镜心脏手术,骨科成功完成川东北首例“脚掌完全离断断肢再植”手术,心血管内科攻克首例冠状动脉旋磨术技术。

潮涌杏林,春光无限。凝视今天的南充市中心医院,名医有绝技,妙手能回春;凝视今天的南充市中心医院,一批高端人才正大显身手,书写着生命的厚重;凝视今天的南充市中心医院,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医护工作者,正在“三甲”的跑道上阔步前行,追逐人生的梦想,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新闻推荐

丈夫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妻子辞去工作陪同,照顾生活、协助工作,被当地村民亲切称为“第一书记助理”扶贫路上“夫唱妇随”

●曾江林7平方米的办公室兼寝室,不通自来水的厨房……这就是谢志忠在盐井坝村的另一个家。53岁的谢志忠从城里来到顺庆区顺河乡盐井坝村任第一书记,随他一起前来的,还有52岁的妻子张相菊。为帮...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