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来电 连环骗套走7.6万元
●本报记者 杜杰
随着网购越来越普及,通讯网络诈骗骗术也不断升级,一些账户上没有钱的事主,在骗子的引诱下,竟然通过网贷平台贷款后将钱转给骗子。日前,家住顺庆区文化路的苏女士就陷入了骗子的圈套,被骗走7.6万元。
骗术升级 谎称要扣款引诱事主贷款转账
11月8日下午3时左右,苏女士在家午休时,突然接到一个自称某“网店客服”的电话。该“客服”称由于操作失误,错把苏女士的账户变成了网上商家账户,每个月银行会自动扣取500元的商家业务费用。如果要取消这一业务,必须去该银行在当地的分支机构办理。苏女士表示没时间去银行,对方当即表示,可以为她转接“银行客服”。
“对方知道我的名字,也清楚我所有的网购信息,所以我根本没有怀疑。”苏女士说,她根据“银行客服”的指引进行操作时,对方让她先转存部分小额现金到一个指定账户。“银行客服”再三承诺,这些钱并不会真的转走,还是会留在苏女士的账户上,此举只是为了证明苏女士不是网上商家。
“当时,我告诉对方我的卡上没有钱,对方就开始询问我的网上信用分,并告诉我可以通过一些正规的网络借贷平台借钱,这些钱也并不需要我还。对方说只是需要银行流水,500元业务费用取消后,钱就可以转回平台了。”对于“客服”的话,苏女士深信不疑。按照“客服”的引导,一个小时内,苏女士通过网上借贷平台,共计贷款7.6万元,先后分五次转到了对方的指定账户上。
下午5时,苏女士的丈夫曹先生回到家。见苏女士正在用普通话打电话,并扫描二维码准备转账时,曹先生便询问了几句,发现不对劲后立即制止了她。
“现在想起真的是后怕,我发现时,骗子正在忽悠她继续将信用卡里的10多万额度套现。所幸发现及时,还没有转账。”事后,曹先生告诉记者,当他询问了解事情经过后,便立即报警,并劝阻妻子。苏女士认为,她已经汇出了7.6万元,只要做完“客服”要求的最后一个步骤,所有的钱就会全部返还。苏女士像走火入魔般,按照“客服”的要求,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准备继续转账。
气急败坏的曹先生踢坏了房门,一把夺过苏女士的手机。直到警方赶到后,苏女士才幡然醒悟。
骗术揭秘 以帮助事主挽回损失为由实施诈骗
“这种诈骗手段属于通讯网络诈骗的升级骗术,骗子不需要套出受害人的银行账号和密码,就能行骗,在骗术中较为新颖。”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不法分子往往通过非法途径获取消费者的购物、订票等个人信息,借此设定剧本,团伙作案,分工明确。在此类通讯网络诈骗中,不法分子一般冒充各大网购平台客服人员打来电话,告知受害人的订单异常需要办理退款或取消一些业务,在交谈中想方设法了解受害人的网上信用分,要求受害人开通各种借贷项目,如“蚂蚁花呗”“蚂蚁借呗”“微粒贷”等借贷平台,再依据受害人信用分的高低,申请不同数额的贷款。贷款一旦到账,骗子立即发送二维码或者让受害人转账到指定账户,将钱骗走。
“这些不法分子利用了消费者担心受损的心理,以帮助挽回损失为由,让他们进行汇款操作。”该负责人介绍,防范这一类骗局其实非常简单,只要坚决不向陌生账户汇款就可以了。
针对此类案件,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民警提醒,不要轻信自称客服人员的退款电话,当接到类似电话时,一定要冷静分析,向相关部门咨询核实,或者拨打官方客服电话、登录官方网站,切不可盲目轻信。同时,应在平时注意个人信息安全,对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的网站、链接、问卷要保持警惕,重要信息不要随意泄露。
◆警方提醒
网上购物 留意商家信誉
市民在网上购物前, 要留意商家信誉, 尽量选择合法的网购网站和商家,正规网站都应标注网上销售的经营许可证号,网站还应当有备案号和ICP证书号。网购时最好通过第三方支付,或者尽量选择货到付款以及交易平台提供的带有第三方保障功能的支付方式。一旦接到“订单异常”“误收服务费、 加盟费”“办理退款”之类的电话,要联系网店的卖家和正规的客服进行咨询与核实。
新闻推荐
昨(11)日,记者在市油缘路看到,两排高大挺拔的银杏树“站立”在人行道两旁,远远望去一片金黄,不少市民争相到此拍照留影。深秋初冬,银杏叶落,这条道路吸引不少市民前来观景。银杏树枝头相互交错缠...
南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充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