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感悟生命瓦蓝

绵阳日报 2017-09-24 07:33 大字

□何永康(南充)

小时候住在老家低矮的草房里,对村里少有的几间瓦房很是向往,那是我记忆中最初的“豪宅”。瓦房高大气派,一副趾高气昂、鹤立鸡群的样子。后来随教书的母亲住进了学校的瓦房,着实兴奋、骄傲了一阵子,不再担心“茅屋为秋风所破”,也不再过“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外面没下雨,屋内还下雨”的日子。躺在床上,看那黛青色的瓦,鳞次栉比地排成房顶,心里有一种踏实感和安全感。最让人高兴的是在房顶还镶嵌了采光和聚光的亮瓦,让屋子更加明亮。亮瓦一般是两匹一组,一房两组,恰像一双眼睛,传递着风雨阴晴的信息,还不时掠过飞鸟的影子,翻滚着飘零的落叶,给了我诗意的遐想和对辽远世界的向往。

然而,乡间栖居的诗意很快被“文革”的风潮卷走,我因“停课闹革命”而失学了。为了生计,最好学一门手艺。大概是对瓦的喜爱吧,当母亲让我在木匠、石匠、篾匠和瓦匠诸行当里选一门时,我毫不犹豫地选了瓦匠。拜了师傅开始学手艺,才知道诸匠之中,最苦的就是瓦匠。先是和泥,找一小块田地,挖走表层,挖出新土,土要干净、有黏性,然后注水把土和成泥巴,再把泥巴踩熟——一般是瓦匠师徒来回用赤脚踩,也有东家赶条牛来帮忙踩的。接下来是做瓦,把踩熟的泥巴垒成长方形的泥墙,用特制的工具从泥墙上划下薄薄的一片,围在一个可以旋转的模具“瓦桶”上,抹光,去掉边角料,提到一个平坦的地方,小心地取出模具,立在那里的就是瓦坯,待干到一定的程度,就将瓦坯横放,轻轻地拍或轻轻地压,桶形的瓦坯一下解体,成了四匹泥瓦。再放到窑里去烧制而成——那就是窑工的事了。瓦匠一天要提着20多斤中的泥桶,以小跑的速度来回跑,并且要顶着烈日——太阳大,瓦坯干得快,产量也就高。最怕刮风下雨,雨会把瓦坯淋垮,风会把重叠的瓦坯吹倒。

一天下来,人像个泥猴不说,还累得手臂红肿,走路脚都打闪闪。

好在没有苦多久,学校就复课了,我的瓦匠手艺半途而废,但“瓦缘”未断,看见“瓦”字就特别熟络。

那些年寻根热兴起的时候,有朋友到西安,问我需要啥。我说,无他,秦砖汉瓦足矣。虽然带回来的是残砖断瓦,年代也不一定就那么久远,我还是奉为至宝,至今放在书架上。练习书法时,有朋友要送我宣纸,我说,来几张瓦当宣吧,一个个字写在一个个淡淡的瓦当印迹上,古雅而素朴,似乎是在历史和文明上挥毫泼墨,感觉真好。

我喜欢瓦,还有一个原因是瓦的特质。瓦的前身是松散的泥土,经过烈火长时间的烧制,质地坚硬,宁折不弯。瓦的颜色多是青灰色——一种乡村的颜色,自然天成,不是颜料所能染出来的。其造型,既中规中矩,又有一个弧度打破僵硬。总之,瓦给我的印象是既与奢华无关,又不至于太穷酸,不卑不亢、朴素大方,像是有风骨的寒士。

然而,历来的士大夫阶层,对瓦是极尽贬损的。比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又如郭沫若在《雷电颂》里写的“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把屈原喻为怀才不遇的黄钟,把得志当道的佞臣宵小贬为瓦釜。古人还把生男说成“弄璋之喜”,而把生女称之为“弄瓦之喜”,是对女孩的歧视。曹雪芹写自己家境贫寒,除“酒常赊”外,还有就是“绳床瓦灶”。当然,这里的“瓦”不全是瓦房的“瓦”,而是泥土烧制的陶器之类,质地和瓦一样。对瓦的毁誉,是一个世界观问题,是立于庙堂还是行于江湖的问题。瓦,代表的是民间。事实上,黄钟留下来的极少极少了,但土陶留下来很多,并发展成精美的瓷器,成了中国的名片。

我得承认,我对瓦的情有独钟,和自己的一段经历有关,更主要的是我的平民意识太重,包括写文章,写不出黄钟大吕,就写点小人小事。既然不能成为鸿鹄翱翔万里,就做一只凡鸟落入民间。说来有点形而上,我喜欢一切带“瓦”的人和事。我不是很喜欢水泊梁山,却非常喜欢瓦岗寨,认为秦叔宝、单雄信、程咬金们比水浒一百单八将更可敬可爱。看前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特别喜欢列宁那个忠诚的卫士,他叫瓦西里,同样的道理,我还喜欢保卫萨拉热窝的瓦尔特。古巴那个斜戴红星贝雷帽的切·格瓦拉更是我崇拜的偶像,但最早吸引我的恰恰是他名字中的那个“瓦”字。爱屋及乌,我最早的笔名叫做“瓦夫”——取瓦釜之谐音,也有对英雄的仰慕和追随之意。

此刻,我记下我喜欢的与瓦有关的人和事,今年漫长的令人烦躁的三伏天终于完结,秋风阵阵吹拂,心绪特别的宁静清爽,觉得此时的人生,沉静而不晦暗,朗润而不张扬,平凡而不俗气,正适合用一种让人迷醉的颜色来象征,颜色的名字叫——瓦蓝。

(作者系四川散文学会副会长,南充市散文学会会长,《读者》签约作家)

新闻推荐

四川南充9岁男童怕被责罚,躲二十公里外田坎所幸被民警找到

小杰被民警找到送回。图片来源:@顺庆公安把爷爷给的零用钱花光后,四川南充9岁男童小杰(化名)因担心被家人责罚离家出走。9月22日下午,南充市公安局顺庆区分局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经全力寻找,石油南路...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