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内心的那份力量
□龙强
我到机关单位工作还不足20年,接触《南充日报》时间也不算长久,但她带给我的震撼和激励却让我刻骨铭心。
2000年左右,我记得那时国内热播的古装剧非常多,《康熙大帝》《雍正王朝》《一代廉吏于成龙》等收视率都很高。我因此写了些剧评,其中《反腐剧还是现实题材好》就发表在了《南充日报》。稿子发了后我也并没怎么在意。毕竟那时经常会在外地的一些杂志和报刊发表一些散文、小小说和随笔文章。
2003年我考调到了市级机关。在一次小型的系统工作会议后,主持会议的一位老领导忽然问我,你现在还在写文章没有?我当时有点惊讶:我刚到南充,他怎么会知道我,莫不是认错了人吧。但又羞于探问,只得机械性地答了句,还在写。事后我就想,该不会是发表在《南充日报》上那几篇文章让他记住了我吧?《南充日报》的影响力会有这么大?我那几篇豆腐块似的千字文会有人在意?我百思不得其解,但对这份市委机关报的影响力却是再也不敢小觑了。
在市级机关,每天都能很快看到当天的《南充日报》。拿到报纸我首先会看看头版的时政要闻,然后就是翻翻副刊,看那些胜似心灵鸡汤的情感故事和充满鸟语花香的散文随笔。那期间,我担任了《中国文化报》的特约通讯员。在为工作写稿的同时,我也开始把一些散文投给《南充日报》,陆续发表了《印象武隆》《童年的文化盛宴》《老家》《朴实无华老鹰茶》等文章。初到果城,夫妻两地分居,白天忙事务,晚上一盏孤灯,满室清寂,或开卷品读,或掩卷沉思,或轻敲键盘,快意书写,就这样安放了躁动的心灵,养成了安静的自己。当一页页带着油墨清香的报纸呈现在我面前的时候,生活的失意带给内心的锥痛早已烟消云散,突然觉得生活从来就没有折腾过自己,只不过让我经历了不一样的磨砺。
这些年来,尽管我也在省内外多家报刊发表了不少文章,但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南充日报》。作为南充市委的机关报,她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是其他杂志所无法比拟的。
市第六次党代会后,尤其是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后,《南充日报》新闻报道的重点紧紧盯住了“三场攻坚战”“三场保卫战”和“三场持久战”。翻开报纸,全市项目攻坚、五大千亿产业集群的新闻总会冲击着我们兴奋的神经,吉利新能源纯电轻卡正式下线了,鑫达集团一期项目正式投产,北汽银翔签约了……环保督查问责了,污染河流水清了;治理“三乱”,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一条条新闻总是及时回应百姓关切的问题,解构历史形成的积弊沉疴,彰显着党委政府的主动作为和全市党员干部的忠诚担当。
同时在《南充日报》上我还欣喜地读到了诸如《历代名人咏果州》等许多人文气息浓厚的文章,通过这些文章我读到了杜甫、李商隐、白居易、陆游等历代名人咏南充的灿烂诗篇,发现了南充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一个传递文化基因延续南充文脉的选题,也是厚实“成渝第二城”建设文化支撑的创意之举。
目前,全市上下正在围绕建设“成渝第二城”的目标奋力前行,近两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通过以《南充日报》为主的各大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我们重新认识了南充,找到了新的历史定位,看到了新的发展奇迹。
我相信南充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南充日报》也一定会在改革发展中迎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南充日报》当我老了捧着你的时候,你一定依然更加充满活力,更加不可或缺。
新闻推荐
9月13日,记者在嘉陵区大通镇的万亩粮油高产示范片区内看到,随着水稻的成熟,成片的稻田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一阵微风拂过,稻穗轻摆,顿时泛起层层金色的波浪。在稻田间,两台收割机正在紧张地收割水...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