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年前,他爱生如子,与学生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52年后,为谢师恩,6名巴中老人辗转来到南充再叙师生情阔别半个世纪 6名老人相约谢师恩
●本报记者 李然实习生 童铃曦
9月9日下午,一场特别的谢师仪式在顺庆区涪江路一居民小区内举行。6名70岁左右的老人,从巴中通江赶到南充,将一块印有“师恩泽厚” 四个烫金大字的匾额送到八旬退休教师肖正绪的家中,以此感谢老师当年的培育之恩。
A 巴中学生南充谢师
9日下午5时许,记者来到肖正绪的家中。此时,他正端坐在沙发前,6名老人抬着匾额,恭敬地站在肖正绪面前,向他行礼感谢师恩。
“我叫吴启发,今年68岁,1965年我考入巴中通江高中。”谢师仪式结束后,肖正绪的学生吴启发告诉记者,他们当时就读的二班共有55名同学,肖老师是班主任,他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当时物质匮乏,连吃饭都成问题,更别提举行仪式感谢老师。参加工作后,又因为同学们天各一方,也没能前来看望老师。
“2016年初,退休后的我在家中整理以前的物品,无意间翻到以前高中时期的旧证书、旧资料等,回忆又一点一滴涌上心头。”吴启发说,他随后电话联系上在巴中通江的同学李鞠扬,一起商量着寻找老师和老同学。很快,他联系上41名同学,今年7月他们再次重聚。遗憾的是,当年的55名同学中,有11名已经去世,有3名同学至今还没有联系上。
“聚会上,我们不约而同地谈起了当时的班主任肖老师,并约定今年教师节去看望他。”吴启发告诉记者,聚会后,他前往母校打听了肖老师的情况,得知肖老师早已跟着儿子来到南充生活。随后,吴启发通过校方联系上肖老师。经过同学们商议,最终由吴启发、李鞠扬、陈光俊、冉明登、徐明道、向礼成6人,代表全班同学来南充看望肖老师,举行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谢师仪式。
B 老师破例让我入学
来南充看望肖正绪老师的6名学生中,年龄最大的陈光俊已经71岁,他对肖老师有着别样的感情。
“读小学时父母因病去世,我从小跟着哥哥长大。”陈光俊告诉记者,中考过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通江高中。当时家里没有劳动力、没有收入,哥哥根本拿不出多余的钱供他读书,只东拼西凑了15元钱让他带着进入校园。一心想读书的陈光俊带着15元钱到学校报到,可他没想到的是,仅一学期的伙食费就要15元,更别提学费和其余开支。一时间,他愣在报名现场,不知如何是好。
“我记得当时看到他一个人站在一旁,没有家人陪同,便把他叫过来询问情况。”听到学生讲起以前的经历,肖正绪打开了话匣子,虽然语速缓慢但对过往记忆犹新。肖正绪说,在询问了陈光俊的名字后,他记得这个学生的名字确实在他们班的《新生报名名册》上,而且成绩排在全班前三。他认定陈光俊是个读书的“苗子”,并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他,绝不能因为费用耽误了孩子的前途。
随即,肖正绪破例让陈光俊先报名入学,随后又通过申请贫困生补助的方式,帮助陈光俊争取到学费减免。陈光俊也十分争气,不仅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还担任过班长等职务。
“高中毕业后,我应征入伍,通过努力在部队当上了一名干部。受肖老师的影响,从部队转业后我又到巴中通江一所学校任教。”陈光俊表示,如果不是肖老师当年破例收他入学,他也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
C 难忘那碗清汤面
“肖老师就像我们的父亲一样,学习上孜孜不倦地教诲我们,生活中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现年69岁的李鞠扬告诉记者,高一下学期,一次运动过后他直接饮用了冰凉的井水,结果到了深夜2点左右肚子疼痛不已。同寝室的室友见状,立即告知学校门卫,联系上了肖老师。
得知情况后,肖老师披上一件外套、挎上药箱、提上温水壶就从家中往学校赶。因为肖老师的妻子是校医,肖老师平时耳濡目染,到了寝室后便询问李鞠扬疼痛的位置和当天的饮食情况。随后,肖老师拿出药箱配了药,倒了一杯温水让他服下。一个小时后,李鞠扬的病症有所好转,直到他睡着后,肖老师才悄悄离去。
“最难忘的就是当年肖老师家的那碗清汤面。”李鞠扬告诉记者,高二的一个周末,他和另外两个同学打乒乓球忘记了时间,当他们急匆匆地带上碗筷赶到食堂时,食堂的师傅已经下班。这时恰巧肖老师带着温水瓶在食堂打水,看见3个小伙子端着空碗一脸失落,便断定3人由于贪玩没有吃上午饭。肖老师将3人领到自己家中,让妻子生火、烧水,给学生们煮了一顿清汤面。李鞠扬说:“那一顿只有油和盐的清汤面特别香,时至今日,再没人做得出那样的味道。”
考虑到肖老师和妻子的身体原因,6名学生并没有过久逗留。离别前,肖老师紧紧拉着学生们的手,不停地点头微笑。学生们约定,明年教师节,让更多的学生来南充看望肖老师。
新闻推荐
(记者李奎实习生郑昌昊)“新鲜、好玩,有意思。”9月11日下午,在六合集团厂区内,来自重庆的12名游客乘坐了小火车后,感觉特别兴奋。六合集团,原丝二厂,始创于1912年,如今已是“百年老店”,却正在谋...
南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充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