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饭、拿药、换尿布、洗衣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儿媳秦秀娟的无怨付出,最终有了回应五年悉心照料 重病公公逐渐有了意识
●樊俊 李映霞
百善“孝”为先。对于嘉陵区安福镇安福村居民秦秀娟来说,“孝”是陪伴,是照顾,更是坚守。她五年如一日,不离不弃,悉心照顾着全身瘫痪的公公,用一份孝心唤醒了公公原本模糊的意识,也让公公瘫痪的身体渐渐有了知觉。
公公患病 她辞工回家照顾
8月6日,一缕夕阳照进一栋普通的民房里。一名中年妇女正在给一位白发老人洗脚。“爸爸,脚泡着舒不舒服。”“好好好……”交流中,老人说话显得有些吃力,但中年妇女仍不厌其烦,变着戏法哄老人开心。这名中年妇女就是秦秀娟,老人正是她的公公李武富。
“水里要加白醋和盐,以促进血液循环。”秦秀娟告诉记者,由于公公的腿脚失去知觉,不能动弹,所以每天都要泡1个多小时脚,期间她还要给公公做20多分钟的腿部按摩。
“要不是有儿媳妇的照顾,老伴哪还会有今天哟。”提到儿媳秦秀娟照顾老伴,牟少琴无比感慨,五年前的一幕又浮现在了眼前。
据牟少琴回忆,2012年7月12日早晨,李武富在同家人一起吃早饭时,手中的筷子不自觉地掉落了下来,一瞬间,整个人也瘫倒在地,不省人事。正在南充某饭店打工的秦秀娟接到婆婆打来的电话后,赶紧扔下手中的活儿到医院挂了号。经诊断,李武富不仅患有老血管硬化、脑梗塞、骨质增生等病症,这次还是全身瘫痪。
“当时爸爸最恼火的就是大小便失禁,常常弄得满身都是,我老婆每天都要给他换十多次尿布,之后还要给他擦洗身体。”据秦秀娟的丈夫李永华介绍,由于母亲牟少琴长年患病,他又要挣钱养家,照顾父亲的事儿就落在了秦秀娟的身上。
喂饭、拿药、换尿布、洗衣服……秦秀娟每天四五点就得起床,常常忙到深更半夜。一有空她就找公公说说话,以便让昏迷中的公公早点儿醒过来。
看到秦秀娟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自己的公公,同病房的人无不称赞。所幸的是,经过秦秀娟不懈地努力,两个月后,李武富终于脱离生命危险并苏醒了过来。从此,秦秀娟就待在家里一心一意地照顾着老人。
家庭窘迫 她进退两难
“人家都有车有房,我们家却住在石木结构的瓦房里。”家徒四壁的生活现状让秦秀娟的心里多少有些不平衡。想到3个孩子,除了大女儿已婚,其余两个孩子均未成家。丈夫是一个补鞋匠,也挣不了多少钱。公公瘫痪之后,每个月还要1000余元的医疗费。家里的日子捉襟见肘,她一直想出去打工挣钱,可看着患病的公公,她一次又一次地打消了自己的念头。
日子就这么平静地过着,孰料在2013年的正月,秦秀娟夫妇早晨醒来后,看见自家房屋被撬开了一个大窟窿,三只鸡和四只鸭不翼而飞。“昨晚家里进了贼,都怪房子太破,让贼娃子盯上了。”秦秀娟看着残垣断壁,只觉万般委曲,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丈夫兄弟两个,大哥远在攀枝花,按理说,他也有照顾父亲的义务。再说,左邻右舍的青壮年都打工挣钱去了,他们的日子过得都比我好。”秦秀娟几经考量,安排好家庭琐事,收拾好行囊,决定外出打工。“你别走……”临行前,公公艰难地冒出了这句话。听着公公沙哑的声音、看着公公虚弱的身体和那几近哀求的眼神,秦秀娟将迈出的步子又收了回来,打工的计划再一次被中断。
打工不成,秦秀娟就只得在家门口寻找致富门路。搞养殖业、清扫村道路、捡垃圾……只要能够挣到钱,再苦再累秦秀娟也没有抱怨过。
自从家里进了贼,秦秀娟就决定要改造老房子。2014年4月,她借助政府地质灾害和C级危房的项目资金,再到亲戚朋友那里筹集了一些钱,修建了新房子。如今,公公不仅身体有所好转,而且住上了新房子。
无悔选择 孝道代代相传
今年正月,秦秀娟患上了胆结石,不得不手术治疗。她委托女儿临时照顾公公。“秦妹仔去哪了?”习惯了儿媳妇的照料,李武富显得有些不适应。得知这一情况后,秦秀娟在手术5天之后就赶紧回家照顾公公。
“这些年,我上有老下有小,娘家都很少回。娘家爸爸的生养之恩我还没来得及报答他就走了。”秦秀娟说,2007年,她正在成都打工时,突然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说娘家父亲患上了脑溢血,有生命危险。听到这个噩耗,秦秀娟急匆匆地赶回了家,谁知父亲还是没能挺过这一关就撒手人寰。“人人都有老的一天,我对不起爸爸。”说到这些,秦秀娟几度哽咽。
“我爸爸瘫痪这5年,从来没有生过疮、挨过冻、受过饿……”李永华介绍说,这5年,妻子每天起早摸黑,毫无怨言。在她的照顾下,父亲的意识逐渐变得清醒,身体状况较以前也有了很大改善。
“我会一直好好照顾公公的,我会让他安享晚年。”秦秀娟坚定地说。如今,秦秀娟的子女也加入到了照顾李武富的队伍中,传统的“孝”道文化在这个平凡的农家代代相传。
新闻推荐
(成潮生谭勇)8月7日,立秋。记者在高坪区走马乡石龙坡村看到,来自江苏盐城的稻客驾驶联合收割机,正在为走马乡石龙坡村村民雍景贵家收割水稻(如图)。据走马乡副乡长唐春林介绍,走马乡地势平坦,日照...
南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充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