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乡风文明赋能乡村振兴腰包鼓起来 精神富起来

南充晚报 2020-08-26 21:22 大字

近年来, 南充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题, 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 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同时,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

南部县正觉寺村的“村晚”、 西充县槐树诗社、 高坪区长乐火龙……乘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 越来越多有颜有料的精品乡村在南充大地涌现, 展现出各具特色的新时代风采。

村民自己办“村晚”

8月21日, 步行在南部县伏虎镇正觉寺村,村里的小径月季夹道,竞相绽放, 小径两旁坐落着村民修建的各色漂亮小洋房。

2014年, 正觉寺村打造了国家2A级乡村旅游风景区“寺外桃源”, 有效流转土地1000余亩,以“支部+公司+农户”共建共享的模式发展柑橘、 枇杷、 香桃等果林900余亩。近几年,通过村党支部和公司的努力, 年均游客量突破20万人次。

“村上以文化旅游为载体,不少当地村民富了腰包的同时, 也积极参加村里的娱乐活动。”村党支部书记赵太勋介绍, 从2003年开始,该村农民企业家王新连续在村上举办了17年村级“春节大联欢”(当地村民称为“村晚”),成功举办了四届南部县微电影节, 累计举办各类文化活动52场次,节目都由村民自发组成的川戏团、声乐团、舞蹈团表演。

说起家乡的变化, 村民何芬满脸笑容。这几年,何芬在寺外桃源风景区做保洁, 还通过土地和资金两种方式入股,不仅分到了红利,家里还建起了小洋房。

如今, 南部县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 升钟湖民间文化研究协会创作基地等纷纷落户正觉寺村。曾经的“后进村”已经成为产业兴旺、文化繁荣的美丽新村。

粮食诗歌双丰收

“笛声也带归来意,槐树村中佳气浓。”8月20日,在西充县槐树镇,刚刚结束劳作的村民梁仕凯和槐树诗社的成员在村里的亭子里商量诗句如何修改。

74岁的梁仕凯告诉记者,他祖上是秀才,他从小就喜爱文学,不过没有机会接受教育。这几年,镇上有机禽蛋基地建成,花椒、柑橘基地进入挂果阶段,他修建了一个鱼塘,还做了点小生意。物质生活提上去了,自己也有时间发展爱好了。

2017年, 加入槐树诗社后,梁仕凯创作的热情就一发不可收拾。“有时候正在地里挖地, 灵感来了,赶紧掏出笔、本子记下来。”梁仕凯说。

“槐树诗社”是西充县首个农民诗社,于2017年5月正式成立,现有社员120余人,创办刊物《槐树诗词》,一年出刊两期, 每期收录诗词200首左右。诗社成员70%是农民。

“乡村振兴不仅要振兴经济,更要振兴文化。” 槐树镇副镇长梁德森介绍, 槐树镇以特色文化和广场文化为抓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增强文化自信,助推文化振兴。先后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镇”“四川省文化工作先进镇”称号。“接下来,我们要大步向‘诗词之乡’迈进, 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农民诗词。”梁德森信心满满。

相关链接

传承非遗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在高坪区长乐镇,一说起“烧火龙”,那都是小时候满满的记忆。以往每到出火龙的日子,万人空巷,老老少少都会赶着参加“烧火龙”,热闹非凡。2008年,长乐镇被命名为四川第二批民间艺术(特色文化) 之乡———“火龙之乡”。

吴德忠是长乐火龙传承人之一, 他告诉记者,过去,舞火龙是春节一项传统文化活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村民们增收致富已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长乐镇,除了火龙,竹编也是增收致富的骨干产业之一。” 该镇负责人告诉记者, 近年来,长乐镇利用现有非遗资源,着力推动非遗保护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旅游经济,在体验“竹编艺术”“长乐火龙” 独特魅力的同时,打造成高坪的城市名片之一, 发展乡村旅游。

南充晚报记者 邓坦妮 文/图

新闻推荐

同心助学 爱心圆梦

本报讯8月17日,南部县委统战部和新联会共同举行“2020‘同心助学圆梦’助学金发放仪式”,为20名南部籍贫困学子发放了...

南部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部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