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中医治病救人 患者家属修路感恩
常年居住在山沟里的百岁老人余承隆, 用医术诠释着“酒香不怕巷子深”。除了周边乡邻上门就诊外, 一些外省患者也慕名前来。
尽管已百岁高龄, 但余承隆在开处 方 时 不 佩 戴 眼镜。而在几年前,他甚至会骑着自行车到卧床不起的患者家中上门诊治。由于年事已高, 精力有限, 余承隆现在每天最多只给5位患者看病。
百岁高龄开处方不戴眼镜
余承隆住在南部县三官镇朱家梁村余家坡山沟中。 与记者交谈时余承隆思维清晰、健谈,只是听力有所下降。但只要记者提高嗓音, 他便能听得清楚。
为患者诊断开中药处方时, 余承隆不需要配戴眼镜,不用听诊器,眼睛距处方约30厘米。处方字体为楷书,每一个字记者都能识别,找不到一丝“龙飞凤舞”痕迹。余承隆说,拿着自己开的处方,到任何一家药店都可以抓药。
桌子、 书柜上堆放着多叠处方,从患者信息来看,除了大量来自周边乡镇外, 还有一些患者来自省内多个市(州),此外还有少数患者来自北京、上海、南京、辽宁等地。“很多处方我都烧了,要不然屋里堆不下。”余承隆目前已80岁的伴侣蒲桂清说。
据村民余继辉、 李明玉等介绍, 患者数量最多时一天有几十人,余承隆家门前院坝、村道都停满了车辆,其中一些人是慕名后从外省驾车专程带着家人而来的。
朱家梁村村委会副主任余明义说,一位患者经余承隆诊治痊愈后,患者儿子为感恩还出资修建了余承隆家门外的村道。
毕业典礼上下跪起誓
余承隆家的墙上挂着一张黑白老照片, 照片中共有15人,上面写着“民国二十九年一月二日南部泰华医学校毕业纪念”。照片中的余承隆眉清目秀,头戴小帽,身穿长袍。“正中间是我老师向品生,其余是我同学。”余承隆指着照片发出感慨,“照片中只有我还活着”。
余承隆是独生子,父亲余映清在26岁时因患重感冒后病情愈发严重,当家人请来医生时,余映清已病入膏肓。母亲余洁贞将尚在襁褓的余承隆抱至榻前,余映清留下余承隆要么行医、要么务农的遗嘱后撒手人寰。终身未再嫁的余洁贞在1934年按照余映清遗嘱, 让余承隆拜在开办泰华医学校的向品生门下学习中医。
1940年余承隆毕业。除拍毕业照等庄严环节外, 毕业典礼还带有仪式感。 向品生召集弟子焚香燃纸,并让弟子跪在地上起誓。向品生问:“出诊遇到打雷下雨,风吹日晒,去不去?”众弟子齐声答:“要去。” 又问:“遇到贫贱人,或者病家办宴席,怎么办?”众弟子齐声答:“不论贫贱, 不参加吃请。” 起誓后随着三杯酒下肚,毕业典礼正式结束。
开始坐堂行医后, 一些病人在他处治疗效果不佳, 由余承隆诊治后很快痊愈, 余承隆因此名气大振。就在这一年,南部一带暴发霍乱疫情。 余承隆上门给霍乱病人诊治时, 病人呕吐物沾染在他外衣上。回家后,结发妻子为他清洗衣物被传染上霍乱, 最终医治无效死亡。
“当时我接触了很多霍乱病人,但没被传染。”余承隆说,自己没被传染是因为符合中医理论的“正气内存 邪不可干”。 余承隆还学过西医,他说,中医所说的“正气”,就是西医所说的人体免疫力。
乡音抚慰漂泊离情
1952年, 余承隆成为三官镇卫生所所长。1954年,余承隆反映自己接诊的病人有不少患有胃病,原因是很难吃到大米,存在营养不良。 此话得到众多卫生所长集体赞同, 大伙建议对营养不良患上胃病的患者, 卫生所长在开处方时可以通过批条子,解决5到7.5公斤大米。 这一建议随即被采纳。
在那个年代, 大米供应数量有限。余承隆因批“大米条子”引来牢狱之灾。被判处有期徒刑,前往新疆劳改。
来到新疆后,余承隆没有进入监狱,而是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家医院,在院方监护下继续行医。身处异乡,余承隆日夜对第二任妻子杨文芳以及两人所生的三个孩子充满了思恋。为了不连累杨文芳,他写信要求离婚。杨文芳回信表示,自己不会离婚,并且会等他回家。行医期间,最让余承隆欣慰的是遇上来自云贵川地区的患者。 为这些患者诊治时, 这些口音接近的患者, 能用乡音不断抚慰余承隆内心创伤。
几年后, 余洁贞和杨文芳因贫病交加相继去世, 三个孩子则来到新疆寻亲。1968年刑满释放后, 院方希望余承隆能留在医院继续为当地患者服务。 想到家乡已无至亲,余承隆留在新疆,直到2009年才落叶归根回到三官镇老宅居住。
每天最多接诊5人
余承隆身份证出生日期是1917年3月23日。但余承 隆 说 自 己 今 年 虚 岁 该110岁,身份证年龄小了几岁是因为在新疆期间被人登记错误。 余明义表示,听当地老一辈人说,余承隆出生在1913年, 今年应该是107周岁。
谈起高寿原因, 余承隆表示最重要因素是基因。此外,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没有不良嗜好,平日里唯一爱好是看书。
余明义说, 刚回三官镇时, 余承隆时常骑自行车到卧床不起的患者家上门诊治。四年前,余承隆骑车时不慎摔倒手部受伤。 此后他不再骑车, 而是购买了四轮电瓶车。需要出门时,便由蒲桂清驾驶带他。
“这几年年龄大了精力有限。”余承隆说,自己现在每天最多接诊5位患者,多一位也不接待。 而来找他看病的患者,几乎是慢性病、疑难杂症。
南充晚报记者 乐校臣文/图
新闻推荐
新村新人大学毕业回乡种地照样可以出人头地扫码看视频,听打鼓山村首个返乡创业大学生刘洪强畅想未来。从建筑工程师到...
南部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部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