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祷减灾免疫 唐代始建寺庙

四川政协报 2020-02-26 11:00 大字

永安庙前,保存着清同治三年(1864年)所刊刻的《安仁乡杜氏上三房培修永安庙碑记》,对永安庙的来龙去脉作了详细交代:“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守土(主)者以庙请于朝,为士民水旱疾疫之祷,灭子是之,乃奉敕修建,今千余年矣,恩敕虽久失落,上有紫金梁巍然独存,百吾地之鲁(增)灵光欤……”清同治时,寺庙仅存唐代建筑的梁架,而现存梁上题记有“雍正二年(1724年)补修”及“大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岁次丁丑姑洗(即农历三月)月谷旦”,在一柱础上刻有“乾隆二十四年更换梁柱磉礅”等题记。而左右厢房建于清道光时期,梁上有“道光二十二年岁壬寅九月补修正殿兴建两廊……”等题记。

根据以上所记,能够了解到这座寺庙大致的来龙去脉:永安庙始建于唐代的永徽二年(651年),也就是唐高宗李治即位的第二年,距今已长达1300多年。修建寺庙的目的,是为了祈祷神灵保佑这方土地上的人民,免受水灾旱灾、疾病瘟疫。他们的报告得到了当朝皇帝的批准。在清代的雍正、乾隆、道光等年间,先后进行过维修、扩建。

自古以来,著名的寺庙或修建在崇山峻岭之间,或修建在巍巍城池之中。然而,永安庙却独独坐落于群山环绕的平旷处,只有一条小河呈玉带般绕过寺庙前后。那么,为何要在群山环抱、清幽静谧的荒野间修建这座寺庙呢?经过走访乡间、查阅史料方知,上千年前,这里并非不毛之地,而是有一座繁华的集镇——永安镇。

如今的南部县,最早称为南充国县、南国县;魏晋南北朝期间的梁天监二年(503年)改名为南部县。同时,在南部县西北部分置了一个西水县,西水县治最早就设在离永安庙不远的太霞乡西河边的严家坝。于是,一条由西水县通往省城的驿道应运而生。地处驿道上的永安镇,建起了驿站,供来往官员休息。很快,商贾云集,官吏往来,兵卒穿梭,成为一座欣欣向荣、热闹繁华的集镇。

又据《唐书》载:“武德四年,析盐亭及剑州之黄安、阆州之西水置。有盐。有女徒山。”也就是说,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唐朝将今盐亭、剑阁等地的一些乡镇重组,建立了永泰县。永泰县辖治范围包括南部县的大坪、西河、店垭、桐坪、丘垭、光中、神坝、太霞,以及盐亭的石牛、茶亭,梓潼的大新、仁和,及剑阁元山的东南地方。桐坪,恰好居中,刚刚建立的永泰县,县治设置在永安镇;直到北宋末年,才迁入盐亭县永泰乡。

也许是它地处要冲,能够彰显皇权国威,所以皇帝才亲敕修建这座寺庙吧!

在当地,还流传有这样的传说:“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李隆基从长安前往成都避难之时,一路沿着蜀道奔走,曾经来到永安镇。由于逃难者众多,驿站早已经没有住处。于是,随行人员见永安庙宽敞洁净,便将李隆基安置在庙中住了一夜。“安史之乱”平定以后,李隆基重返长安后,专门派人送来几根上等的紫檀木用于维修寺庙。这些紫檀木后来作了房梁,从此就有了御赐的“紫金梁”之说。以后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经过此庙时,都必须下马叩拜,永安庙也因此声名鹊起。在清同治年间的“碑记”中,还有“紫金梁巍然独存”的记载。

永安镇在宋末战争中被焚烧殆尽,变成良田沃土、小桥流水,只留下诸如“大市街、楼房湾、城池窝”等地名,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而永安庙,虽经众人奋力抢救,也只留下孤零零的梁架等残桓断壁。

其实,关于“奉敕”建庙的说法,在正史里,是没有这样的记录的;至于皇帝赠送紫檀木,也没有更多的实证。据长期从事文物研究的南部县文物管理所所长陈刚介绍,永安庙只是当地杜氏家族的家庙而已。与周边的南部县醴峰观何氏家庙、阆中市五龙庙任氏家庙、阆中市永安寺鲜于氏家庙、盐亭县花林寺李氏家庙等古建筑一道,共同构成川东北元代家庙体系,形成四川元代建筑史的区域特色。就是现在,永安庙依然是当地杜氏家族后裔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

家庙,上古叫宗庙,是儒教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从唐朝起,开始有一些望族大姓人家开始建立“私庙”,祭祀自己的祖先。从此,“私庙”之风渐兴。到了宋代,改称“私庙”为“家庙”。家庙,除了纪念同族名人、教育子孙后代外,也有祈求祖先保佑族人、保佑一方安宁的目的。这一点,从庙前残留的“碑记”可以看出:同治年间负责管护寺庙的,是杜氏家族的第三房。如今,寺庙的守护人员是年逾七旬的杜子仁。据老人讲,他在这里守了20多年,是家庭第五代守庙人。

永安庙是一座家庙,也能够从民间传说中得到印证:据说杜氏有一族人,在外地为官。他为官清正,爱民如子,颇有政绩,士民颂之。他去世以后,家族为了纪念他,教育子孙后代如何做人,因而修建了这座寺庙。因为寺庙位于永安镇,也就叫作永安庙。不过,遗憾的是,史籍中没有记载,也让人无从知道这位杜氏先辈的名字。

距离南部县城大约120多公里,与盐亭、梓潼、剑阁三县交界的地方,有一个偏僻的乡镇——桐坪乡。在该乡卫星村一片地势平坦的田野里,矗立着一座不太为世人知晓的永安庙。去年10月,在国务院公布的第八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名单中,永安庙赫然在列。

一座名不见经传的永安庙,为何能跻身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行列?永安庙中蕴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古驿道上的永安庙 ■贾登荣

稀有元代建筑 顺利入围“国保”

唐代修建的永安庙,栉风沐雨,度过了近七百年的时光。直到宋朝末年,蒙古军队顺着驿道前往攻打西水县,途经永安镇时,放火烧毁集镇,永安庙自然难以幸免。虽经当地人全力抢救,最后也只保留下少许的梁架等。如今的永安庙,建于元代,明、清两代进行过大规模的维修、扩建。多年来,人们把永安庙当作明代建筑。不过,经国内权威专家近年来反复考证,确定永安庙整体建筑保留了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特征,是元代留存下来的,也是四川目前仅有的12处元代建筑之一。无疑,这是古驿道上不可多得的瑰丽宝藏。

永安庙占地约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平方米,坐北朝南,为庭堂式斗拱建筑,歇山式屋顶。永安庙建筑用料硕大,梁架构造独特,营造手法粗犷大气,尤其体现在斗拱制作上,不仅式样丰富繁多,而且做工精湛考究。

永安庙三间庙面宽8.2米,进深6.2米,建筑主体梁架为抬梁式,正面檐下施斗拱五朵,斗拱用材非常粗壮,这在明代斗拱建筑上十分罕见。屋顶脊上有两条青龙,龙背各有一条鳌鱼,脊上砖雕为十二生肖,脊饰由瑞兽及花草砖镶砌,脊中饰宝瓶,屋顶有一尊笑弥勒佛像,屋顶施筒瓦,瓦当沟滴作云形和如意形。檐柱高4米,柱径50厘米,柱端前后有砍杀(古建专用术语,即砍削小于柱径的前后端部),露出地表的柱础呈圆形,直径64厘米,高28厘米,础周饰花草。中心间阑额略弯作月梁状呈托普柏枋,其出头部分置于左右次间由额上。转角斗拱为六铺作偷心造,并沿华拱45度出跳以承托大角梁,内有木枋,尾端施襻间铺作(即支撑椽枋交叉的斗拱)承托梁架,柱头铺作二朵,补间铺作一朵,均为五铺作计心造,并出钭跳,分别承托撩檐枋。

永安庙的斗拱建筑与其他各处斗拱古建筑的不同之处是:其斗拱均作八方形,另外,左右山墙施计心造五铺作柱头斗拱各一朵,室内施襻间铺作的平拱。另一特点是所有拱均无拱眼(即无拱端的弯曲上挑,成一直木,端部置斗)。中心间为四椽栿屋前乳栿搭牵用三柱对四椽栿,左右山墙屋前乳栿用四柱对四椽栿的抬梁房架。大殿脊上正面,是十二生肖浮雕,形态逼真,与人属相数一致;后面是龙浮雕,双龙盘旋于天地之间,飞腾于波涛之上,栩栩如生。

在永安庙正殿前面,还有五个形似莲花的支撑物,人称莲花墩。这也是永安庙与众不同之处。

永安庙是四川目前已知的12处元代木建筑之一,为进一步研究元代建筑在四川的演变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正因为永安庙的独特之处,经专家们实地勘查,一致同意将其纳入国家级保护文物行列。

陶瓷瓦砾出土 古镇终见端倪

对于永安镇是不是历史上真实的存在,其实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论。其原因在于,自唐宋元明清以来,这一带的行政区划经历了反反复复的调整,永安庙所在地,先后隶属充国县、南国县、西水县、永泰县、晋安县、南部县管辖。行政区划走马灯式的变迁,带来的是这些历史时期档案史料散佚。历史,只在民间口口相传,而文字记录中,留下长长的史料空白。

不过,对永安镇真实存在的质疑声在21世纪初戛然而止。2008年秋天,在距永安庙大约800米的地方,南部县文物普查小组发现了唐代永安镇遗址。遗址位于诸山环抱的河谷平地,长约800米,宽约750米,呈东南——西北走向,分布于永安河两岸。遗址范围包括瓦子地、楼房湾、大地岩、城池窝四个区域。瓦子地文化层距地表0.6-1.0米,厚约0.4米,其中有唐、宋、明、清等时代的各种瓦砾及陶瓷碎片。采集标本中的唐代青釉弦纹、长沙窑碗等陶瓷片尤具特色。

同时,还从卫星村的3组、4组、5组,即历史上习惯称为楼房街、天井坝、枣子林等多处地方,出土了大量堆积的瓦砾和破碎的陶瓷、器具。经鉴定,有的陶瓷,属于汉代遗留下来的。大量陶瓷、器具、瓦砾的出土,有力地证明永安庙周围,曾在历史上有过相当的繁荣场景。物证显示,这里确实存在过一个欣欣向荣的集镇。

新闻推荐

盘龙镇的防疫“炊事班”

本报讯(记者刘怀英)“先莫忙咯,快来吃晌午咯……”2月22日中午,广元经开区盘龙镇防疫“炊事班”的余中弟、张建菊为深沟村疫...

南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部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