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路上祖孙行

广元日报 2020-02-06 00:38 大字

陈光英、张扬婆孙俩为红光村疫情防控检测点一线执勤人员送上熬制的汤药

本报记者刘怀英刘仁文/图

一碗汤药、一笔捐赠、一份挂念……从2月3日开始,广元经开区盘龙镇红光村村民陈光英一刻也不闲着,每天早上干完家务活,便和孙女张扬骑上三轮车前往镇卫生院购买中药,熬制3个小时后,就送往村里3个疫情防控检测卡口,以便一线执勤人员预防感冒和增强抵抗力,为寒风中坚守的他们带去了温暖。

一碗汤药温暖一线人员

走进陈光英家的小院,一股淡淡的中药味迎面扑来,厨房旁边的房间里,回风炉上放着一个20升的锑铁桶,沸腾的汤药正冒着热气。

“已熬了两个半小时了,必须要把药味熬出来。”67岁的陈光英一边说,一边整理勺子等用具,准备和孙女送往疫情防控检测卡口。

问及送汤药的原因,张扬说,“这段时间气温低,我想可以给村上一线执勤人员送些御寒和预防感冒的汤药,奶奶也非常赞同。镇上招募志愿者,我也报名参加了,每天和社区同志一道在各卡口服务。”

来到红光村疫情监测卡口,陈光英为卡点值守人员端上汤药,“你们辛苦了,给你们送点儿中药来,可以御寒和预防感冒。”

“给你们说了喊你们莫到处乱跑,一天光添乱,送啥子药嘛。”红光村党支部书记周继林嘴上责备着,却又眼含热泪。

“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只能熬点中药表示心意,你们快喝,等会儿药就凉了。”陈光英一边说,一边不停地盛着汤药。

“大妈花时间给我们送来汤药,为一线工作人员提供了后勤保障,非常感谢,有群众支持,我们更有信心战胜疫情。”周继林告诉记者。

一份心意捐献一份力量

“小张,我来找你帮个忙,我想为武汉人民捐3000元现金,你可以帮我一下吗?”2月4日一大早,冒着淅沥的小雨,陈光英来到村委会,找到值班的村文书张森。

“可以哈,我们这里没有捐款箱,只是有个投票箱,你先放在里面,我给你登记。”张森清点了数目,并将相关信息录入电脑。

“有国才有家,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家过上了好日子。如今武汉发生疫情,我们家也要献上一点微薄的力量。”记者问及捐款的初衷,陈光英说,这笔钱原是给孙女准备的上大学的学费,学费没了还可想办法,但抗击疫情是不能拖延的。

在陈光英的带动下,当天下午红光村又有5名村民自愿捐款。据统计,疫情发生后,红光村干部群众自发捐款41笔共计6615元。

在盘龙镇,像陈光英婆孙俩这样主动抗击疫情的群众还有很多。为管控车辆和人员进出,盘龙镇积极组织党员突击队和志愿者队伍,在红光村、新龙村等交通要点设立12个疫情防控检测点,200余人轮班值守。

新闻推荐

他把人工智能引进家乡学校

□李果周静特约通讯员张枥2019年9月,福建南部商会会长孙国东回到家乡南部县,招聘专职教师21名,投资1000多万元,在南部县...

南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