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部县首届民间能人技艺展示暨工艺大赛上获制作类一等奖七旬老人曹文忠 匠心制作傩面具
●李果 周静
在今年10月举行的南部县首届民间能人技艺展示暨工艺大赛上,该县双峰乡曹家窝村77岁的曹文忠凭借手工制作的傩面具获得了制作类一等奖。
曹文忠与傩面具有着怎样的故事?近日,笔者来到曹文忠的家里,对此进行了采访。
自学成才 制作傩面具
“我做傩面具没有拜过老师,全靠自学、自悟。”曹文忠说,最早萌发制作傩面具的想法是1954年。那时,只有12岁的曹文忠看到当地的民间艺人在村里进行舞狮表演,鲜艳的狮头、憨态可掬的逗狮童子深深地吸引了他。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亲手制作出面具,也戴着表演。再后来,曹文忠看到杜家班的傩戏表演,表情万千的傩面让他产生了要制作傩面具的想法。
曹文忠告诉笔者,制作傩面具,首先要调泥,选取带沙的泥土,按照一定比例加入筛过的草木灰,再加适量的水,用锄头使劲调匀,调成面团状,使其又细又软。其次是发泥,将泥团用塑料布密封好,一般发三至四天。接下来是和泥,就是在干净的石板上把泥巴进行再次揉捏,干则加水,稀则加灰。第三步是造型,取一块干净瓦片,将调好的泥做一个脸轮廓,再根据人物形象按照一定比例对面具的眼睛、鼻子、嘴巴等进行造型。第四步是晾干,做好之后,天气晴好时,直接放在阳光下晾晒到泥巴发白。第五步是敷纸,在敷纸之前,先在泥面具上蒙一层薄薄的塑料薄膜,便于敷在泥坯上的纸面具容易取下来,然后用纸将整个泥面具敷上,用剪刀在鼻子、眼睛等处进行修剪,使其轮廓鲜明,重复这个工序将纸至少敷至3毫米厚,最后用白纸敷在表面。完成敷纸后,将傩面具晾干,然后将泥模具与纸面具分开,用剪刀修边,用细篾片沿面具周围围一圈,再用细线固定,傩面具最终定型。
曹文忠说,制作傩面具最后一步是根据傩面具的形象,上各种颜色。“黄额头、红脸颊、黑须眉、眼圆睁,这是不怒自威的金刚。”曹文忠拿起一个傩面具对笔者说,上色最难的是调色,一定要将颜色调配好,涂出来的面具才会色彩均匀,看上去栩栩如生。“一个成型的傩面具制作周期需要2至3个月时间。”曹文忠说,表演时,根据人物角色,表演者要换各种傩面具,表达各种不同的内容。
自编节目 讴歌新时代
“过去,我们吃不饱、穿不暖,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曹文忠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高,他家盖起了两层小楼,安装了自来水,儿女在成都、福建等地务工,一家人日子越过越红火。
热爱文艺表演的曹文忠在村里组建了一支20多人的乡土文艺队,过年时在村里搞文艺表演,主要节目有舞狮、扭秧歌、打钱棍、唱花鼓等。曹文忠自编自导了10多个文艺节目,还创作了歌曲20多首。
“双峰场上喜事多,双峰场上唱山歌,唱得小孩蹦蹦跳,唱得老汉呵呵笑……”这首《唱得双峰幸福多》是曹文忠创作的讴歌新时代的歌曲,也是老人组织文艺表演时的必唱歌曲。
曹文忠介绍,2002年他给升钟镇小学制作了22个傩面具用于学生表演,一时间引起多方关注。2018年,他给双峰乡老年协会制作了24个傩面具,用于文艺表演,丰富了老人们的文化生活。
曹文忠说,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制作傩面具,就是想让人们关注升钟湖一带独特的民间文化,并希望这些民间文化能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新闻推荐
12月1日,冬日暖阳高照,南部县八尔湖波光粼粼,一群斑头雁围着一艘快艇在水面上盘旋,这场名为“鸿雁”迎宾的水上表演节目...
南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部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