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与傩面具的故事
■ 南部记者站 李果 周静 文/图
10月29日, 南部县举办的首届民间能人技艺展示暨工艺大赛上,双峰乡曹家窝村77岁的曹文忠老人凭着手工制作的傩面具获得了制作类一等奖。
12月3日,记者寻访到曹文忠家里,老人兴致勃勃地聊起了他与傩面具的故事——
自学自悟 精制傩面具
“我做傩面具没有拜过老师, 全靠自学、自悟。”曹文忠说,最早萌发制作傩面具的想法是在1954年。那时,只有12岁的曹文忠看到当地的民间艺人冯克昌在村里进行舞狮表演,鲜艳的狮头、憨态可掬的逗狮童子深深地吸引了他。他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亲手制作出面具,也戴着试试表演。再后来,曹文忠看到傩戏表演,表情万千的傩面具让他产生了要制作傩面具的想法。
“傩面具的形象主要来自双峰乡城隍庙里的‘牛头马面’‘金刚菩萨’等塑像,结合电视、年画里的形象。”曹文忠告诉记者,制作傩面具, 首先要调泥, 选取带沙的泥土,按照一定比例加入仔细筛过的草木灰,再加适量的水,用锄头使劲调匀,调成面团状,使其又细又软。其次是发泥,将泥团用塑料布密封好, 一般发三至四天。 然后和泥,在干净的石板上把泥巴进行再次揉捏,干则加水,稀则加灰。第三步是造型,取一块干净瓦片,将调好的泥做一个脸轮廓,再按照需要做的傩面具的人物形象按照一定比例将面具的眼睛、鼻子、嘴巴造型出来。第四步是晾干,做好之后,天气晴好时,直接放在阳光下晾晒到泥巴发白。 第五步是敷纸,在敷纸之前,先在泥面具上蒙一层薄薄的塑料薄膜, 便于敷在泥坯上的纸面具容易取下来,然后用纸将整个泥土面具敷上,用剪刀将纸在鼻子、眼睛等处进行修剪,使其轮廓鲜明,重复这个工序将纸至少敷3毫米厚, 最后用白纸敷在表面。敷纸时用的面浆必须用自家小麦磨制的面粉,有韧性、有粘性。这套工序熟练的人需要20多分钟才能完成。完成敷纸后,将傩面具晾干,然后将泥模具与纸面具分开,用剪刀修边,用细篾片沿面具周围围一圈, 再用细线固定,傩面具最终定型。
曹文忠说,制作傩面具最后一步是根据傩面具的形象,上各种颜色。“黄额头、红脸颊、黑须眉、眼圆睁,这是不怒自威的金刚。”曹文忠拿起一个傩面具对记者说, 上色最难的是调色,一定要将颜色调配好,涂出来的面具才会色彩均匀,看上去栩栩如生。
“一个成型的傩面具制作周期需要2至3个月时间。”曹文忠说,表演时,根据人物角色,表演者要换各种傩面具,表达各种不同的内容。
自编节目 讴歌新时代
“过去,我们吃不饱、穿不暖,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曹文忠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的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高,他家盖起了两层小楼,安装上了自来水,儿女在成都、福建等地务工,一家人日子越过越红火。
热爱文艺表演的曹文忠在村里组建了一支20多人的乡土文艺队, 过年时在村里搞文艺表演,主要节目有舞狮、扭秧歌、打钱棍、唱花鼓等。曹文忠自编自导了文艺节目10多个,还创作歌曲20多首。
“双峰场上喜事多,双峰场上唱山歌,唱得小孩蹦蹦跳,唱得老汉呵呵笑……”这首《唱得双峰幸福多》是曹文忠看到升钟库区在实施扶贫政策发生巨变后创作的讴歌新时代的歌曲, 也是老人组织文艺表演的必备歌曲。
“中华儿女把歌唱,歌唱改革大开发,一带一路创辉煌, 反腐倡廉党风好, 法治治国国民安,扶贫攻坚家家富,全国人民乐小康。”曹文忠一边拍手, 一边满含深情地哼唱起自己创作的新歌《新时代啊新气象》。从老人幸福的表情看得出,他对新时代新气象打心眼里满意高兴。
曹文忠介绍,2002年, 他给升钟镇小学制作了22个傩面具用于学生表演,一时间引起了多方关注。2018年, 他给双峰乡老年协会制作了24个傩面具, 用于老年协会的文艺表演,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
曹文忠说, 他制作傩面具不是为了获奖,而是想通过文艺表演让人们关注南部独特的民间文化,希望这些民间文化能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新闻推荐
本报讯(谷芳)近日,顺庆区首届全民健身乒乓球邀请赛在南充市民健身中心乒乓球馆举行。为期两天的比赛,吸引了成都、广安、...
南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