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 种地 种文化4年拍摄20集纪录片《川北旧事》
近段时间, 一个名叫李子柒的29岁四川绵阳姑娘火遍了国内外, 火的原因是她拍摄的记录家乡原生态生活的短视频,经网络传播后,引起国内外观众的极大关注, 其官方微博粉丝超过2000万。12月10日,央视新闻发表评论文章《我也蛮自豪, 因为我就是李子柒作品背景里的一个点》,称李子柒的视频“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央视主播海霞则称,李子柒的作品让世界认识了美好的中国,她的每一帧画面都有对家乡的热爱, 看懂这种热爱,不需要翻译。有外国网友称,李子柒的视频简直就是童话世界, 简直就是伊甸园。
在四川南充,也有这样一个人,他带领他的拍摄团队,4年拍摄了20集川北民间传统文化纪录片《川北旧事》;他们拍摄的MV《在南部的天空下》,从南部县委书记到百万南部老百姓的手机铃声,大多数用的是这部MV的主题音乐。他的名字叫宋开华, 南部县保城乡(现西水镇)香炷山村人。12月15日上午,烟雨蒙蒙,车行升钟湖畔,白雾在湖里升腾,湖中岛屿时而淹没雾中,时而露出个头,仙境一般。 当记者赶到西水场镇南部县升钟湖民间文化研究协会所在的一家茶馆时, 宋开华正在组织协会十多个会员商讨第21集《川北旧事·南部古桥》和第22集《川北旧事·快要失去的古场镇》拍摄素材的选择,以及纪录片《升钟湖底的故事》素材搜集人员分工。
张大清、敬卫东、罗良森、何齐海等会员围坐一张大长桌, 每人面前一个纸杯当茶杯,“1元一杯, 便宜, 还不够成本”,宋开华说。一群七八十岁的老头,带着对川北民间文化、 传统习俗抢救性挖掘和保护的自觉,吞云吐雾中,一朵朵智慧的火花在碰撞中绽放, 一个个快消亡的川北民间文化、传统习俗,通过文字、视频得以传承。
宝贝都快失传,心里十分着急
嘉陵江自北向南流经川北地区,像一条玉带把这一地区紧紧缠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区域性文化,深丘、山区是这个区域的基本地理特征,人们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中, 发明创造了各种自娱自乐的民间文化、传统习俗, 以支撑自己的精神和生活家园。比如:傩戏、灯戏、号子、小调、山歌、剪纸、戽水、吼拐、蒙箩筛、鸡壳子等等。
“这些东西,大多靠口口相传、手手相传,农村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能传承这些手艺、传唱这些民歌了,看着这些宝贝快要失传,心里真是着急啊!”70岁的宋开华,1.75米的个子, 国脸少皱褶,肩宽背不驼,行走如脱兔,说起话来声如洪钟。
“要把这些东西搜集整理起来并传承、保护下去,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和财力。刚好这时,一位对民间文化情有独钟的人出现了,他就是王新。”宋开华介绍,今年51岁的王新是南部县玉镇乡(现合并到伏虎镇)正觉寺村人,早年外出打工,积累了资金和经验后, 在江苏昆山办起了汽车汽配企业,奋斗成为成功人士,但他认为自己永远都是正觉寺村村民。 为了丰富乡亲们的文化生活, 引导他们节日期间远离赌博, 从2002年起, 他出资在正觉寺村连续举办了17届春节大联欢活动。
2016年春节, 王新从昆山赶回老家过年。他发现, 过去春节期间表演的花灯、 地灯、皮影、狮舞、傩戏等几乎绝迹,人们喜欢贴的窗花、墙花、灯花等剪纸,传统的榨油、戽水、磨面等生产劳作场景很难见到, 流传在民间的山歌、劳动号子等也差不多成为了绝响。在王新眼里,这些属于“旧事”的东西,如今正慢慢消失。他一边怅然若失,一边觉得自己有义务挖掘、整理、保护它们,让人们怀旧时有所依托,浓浓乡愁有所依附。如何让这些旧事原生态地展现出来? 曾经当过电影放映员的王新决定,拍摄纪录片。
说干就干,他从正觉寺村、南充市南部县、昆山市里各取一个字,成立了自己担任董事长的四川正南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聘请南部县升钟湖民间文化研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宋开华担任公司执行总经理, 表示出资500万元,拍摄30集川北民间传统文化纪录片《川北旧事》。2016年6月,《川北旧事》摄制组组建,聘请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的杨之羽担任导演,宋开华担任制片人,聘请8名大学生担任剧务、摄像、剪辑、配音等,首先聚焦具有川北地方特色的剪纸、花灯、地灯戏、傩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步行上万公里,采访搜集素材
领取任务后,已是67岁的宋开华奔走于南部、阆中、剑阁、江油、盐亭等川北所属县(市)的山山水水、村村户户,采访搜集素材。“我只读了6年小学,可我对民间文化的喜爱和王新的信任,让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宋开华说,位于升钟湖腹心地带的保城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川北山乡。公元557年,北周就在这里设置了西水县,清末设置保城乡,他就在历史文化熏陶中靠自学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2004年加入南部县升钟湖民间文化研究协会,并成为负责人之一。
目前,南部县升钟湖民间文化研究协会已有来自南部、阆中、剑阁、江油、盐亭等地的农民会员400多人, 年龄从二三十岁到八九十岁,扛起锄头就种田种地种庄稼,放下锄头就写诗填词画画,他们为宋开华提供了大量的川北传统文化素材,宋开华根据这些素材信息,登门上户采访,根据采访记录,撰写每集《川北旧事》的解说词和拍摄提纲,联系组织群众演员。“南部县60公里的嘉陵江两岸,全长303公里的西河两岸,我都是一步一步走完了的。四年走下来,行程上万公里。长年累月都是一个背包伴随我,包里装的是摄影支架,夏天装矿泉水,冬天装开水,还有一瓶白酒,走饿了累了,就在树下歇脚喝水喝酒啃馒头。”
这还不算啥, 最危险的一次是碰得头破血流。“那是在江油市云集乡钻西河溶洞,探寻一滴一滴的水从碳酸盐岩上掉下来,然后汇入了浩瀚的升钟湖奇妙的景象,岩石打滑,摔倒了,头上摔了个口子,血流不止,同事急忙拿出急救包包扎,才把血止住,继续前行。”宋开华说起这些险情,泰然自若,他说这种泰然自若源于自信,这自信就是文化自信。
2016年6月开始拍摄第一集《川北旧事·大坪剪纸》,网上点击量超过7万。到目前,王新已投资200万元,陆续拍摄了20集川北民间传统文化纪录片《川北旧事》。“争取再用两年时间,把后面的10集《川北旧事》拍出来。”宋开华满怀信心地说。
呈现艺术珍品,散发乡土气息
“清早起来嘛哥哎,去上梁嘛妹儿哟,摘片树叶儿玩耍,叫叫吹响响,花花扇儿摇;情妹儿听到嘛哥哎,树叶儿响嘛妹儿哟,假装出门玩耍,叫叫晾衣裳,花花扇儿摇;衣裳晾在嘛哥儿哎,竹竿上嘛妹儿呀,眼泪汪汪玩耍,叫叫进绣房,花花扇儿摇;娘问女儿嘛哥哎,哭啥子嘛妹儿哟,莫得粉子玩耍,叫叫浆衣裳,花花扇儿摇。”
在第二十集《川北旧事·民歌小调》里,阆中古城土生金客栈民歌手王建华唱的民歌小调《晾衣裳》,婉转悠长,配以古城院落青瓦木格子门窗、木案桌、青花瓷茶具,别具一格的古城风情展示悠然。“月儿落西霞,那西霞像冤家,冤家不来喊我家耍,我心里乱如麻。”同样在《川北旧事·民歌小调》里,南部县丘垭乡(现合并到大坪镇)村民李登勤唱的《月儿落西霞》,粗犷嘹亮,与陕北民歌有得一比。李登勤说,过去集体生产的时候,他们山沟里面的老百姓没有什么文娱生活,高山地区,出门就爬坡,群众担起大粪,一串一条龙,唱起山歌,扯起嗓子,高兴得很,为啥呢?因为唱起山歌小调,就不知疲劳,劲也来了。这首《月儿落西霞》,在绵阳、广元、南充、巴中的山区都有传唱。
《川北旧事》搜集的一些老传承人的现场表演弥足珍贵。剑阁县盐店镇五指山村的“竹马调”,富有灯戏的短小精悍、口语俚曲成趣特点。 南部县双峰乡87岁的曹文武老人,改编宣传孝善道德的花鼓小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南部县升钟镇80岁的张福英老人唱的《幺妹放羊》《买杂货》《绣花荷包》等,有劳动的乐趣活泼,语言质朴浅白;有爱情的情真意切,意境含蓄优美,在群众中演唱深受欢迎。
每集《川北旧事》将该集故事的来源、流传区域、特征特点、表现形式、典型传承人等一一呈现,图景都是川北的山水、土地、房屋、树木,解说是纯正普通话,现场当事人的说唱,又是纯正的四川话或川北方言,娓娓道来,自始至终,如身临其境。
这些民间艺术珍品, 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川北旧事》包括人文、地理、故事、传说、民风、民俗、戏曲、山歌、劳动号子、传统劳动工具和劳动过程等,每集时长20分钟左右,每分钟都可以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每一集都饱含着浓浓的乡愁,这既是一种文化自信豪情的流露,又是一种文化自觉责任的担当。南充晚报记者 何建斌(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宋开华提供)
新闻推荐
南部县人民医院6个科室入选2019中国县市级医院品牌专科前20强
家庭与生活报讯(记者王厚军)12月11日,南部县人民医院迎来喜讯,在健康县域传媒和健康界联合主办的2019年度中国县市级医院品牌...
南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部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