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皮影 300年光影里的悲欢喜乐

华西都市报 2019-12-17 03:47 大字

皮影人物。

何华平、何天奎同台。

何华平与妻儿。

何正同教何华平皮影知识。

何南山唱戏。受访者供图

何正同一家人在制作皮影。

文/图 张枥

南充市南部县文庙街上,随着铿锵一声锣鼓响,牛皮雕刻的牛郎和织女牵着牛,头一点、脚一蹬,跃上戏台,突然狂风大作,天兵天将踏着祥云呼啸而来,领头的天神朗声说道:“织女私下配红尘,王母知晓发雷霆,命我带领众天兵,来到人间察详情。”说唱间,天神变了个花脸,天兵天将也都手舞脚蹈作势要拿住牛郎与织女……

这是南部县马王皮影第八代传人何华平与何天奎在祖传的皮影戏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新编皮影戏《鹊桥相会》的首次演出。

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囊括了绘画、刻纸、说唱、戏曲等艺术。始创于清雍正年间的马王皮影,迄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其人物造型吸收了脸谱、剪纸艺术和渭南灯影等特点,鲜活灵动。这一门传统艺术,是怎样在一代代皮影戏艺人手中流传至今并发扬光大的?

1 活跃于民间的皮影戏班子

今年45岁的何华平是马王皮影第八代传人,谈及马王皮影,他眉飞色舞,口若悬河。在他看来,皮影戏老少皆宜:“娃娃看着忘吃奶,妈妈听得泪不干,货郎停下了生意,老人赛如过新年。”

马王皮影能有如此魅力,说来与创始人有关,他就是何华平的远祖何应贵。

清雍正(1722年-1735年)年间,民间艺人何应贵为了养家糊口,十多岁就开始跟着别人学唱戏。何应贵没有上过学,大字不识,说什么、唱什么全凭大脑超强记忆,学戏的难度可想而知。学成后,何应贵组建何家班皮影剧团,并自己动手雕刻皮影。

“雕刻皮影最好的材料是驴皮。川北农村没有驴子,牛很多,一般使用牛皮雕刻。”何华平说,水牛皮皮厚质糙,透明度低,一般都不选用,纵使要选用也是用来雕刻桌椅等物。最好的牛皮是六至十年的黄牛牛皮,皮质嫩且韧性强,透明度高,经过削薄、削匀、绷皮、发汗、擂皮后再雕刻上色,效果非常好。

早期马王皮影的人物造型比较粗糙,鼻子比较圆、嘴巴比较尖,胡子长在上嘴唇,脸呈鼠面形,身长腿短,不合人体比例。那时的皮影戏没有多少看头,看戏全凭听戏。后来,何应贵广泛吸取京剧脸谱、剪纸艺术和渭南灯影的优点,在材料选择、皮张厚薄、雕刻制作、涂染着色、屏幕(俗称亮纸)透明度等方面进行了改良,同时将照明用的单芯桐油灯改为双芯桐油灯,增加了操作皮影的提弓长度,提高了表演的灵活性,马王皮影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过去川东北民间祭神常常要请皮影戏班子,逢年过节、生丧嫁娶、新居落成、五谷丰登,为了图热闹也要请皮影戏班子。有趣的是,民间消灾解难有时也要请皮影戏班子。比如,为了免除虫灾,人们会请来皮影戏班子在田边地角搭台子,连着唱三五天戏以求庄稼丰收。

巨大的演出市场刺激着何应贵不断创新。他根据《东周列国志》《西游记》《封神演义》《水浒传》《杨家将》等名著以及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和部分川剧编排了上百个剧目。由于没有文字记载,这些剧目都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一代一代传下去。传承过程中,台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有时也会因为传承者自身的专业素养而发生变化。一些人慕名前来拜师学艺。为了保护子孙后代的饭碗,何应贵一一婉言谢绝了求学者,并定下规矩:马王皮影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

2 三代人保护嗓子各有妙招

马王皮影至第五代传人何福林时,皮影剧目多达百余个,皮影的种类既包括当地皮张厚、色泽暗淡、呈鼠面形的所谓“土皮影”,又包括陕西渭南一带传入的比例匀称、色彩艳丽、制作精美的所谓“广皮影”。最为重要的是,皮影人物实现了头部跟身子的分离,一个头部可以与其他身子组合出多个“戏精”。

何福林坚持手艺与守艺并重,把皮影表演的手艺传授给大儿子何明山,二儿子何德山,三儿子何南山。何南山不再满足于祖传的说唱绝活,兼学了川剧的武戏表演,平时如果没有皮影戏演出,哪个剧团需要川剧演员,他会去客串。

“其实,艺术基本上是相通的,我们皮影戏的唱腔和川戏的唱腔基本一致,剧目也差不多。川戏中的变脸、吐火、钻火圈等武戏颇为吸引眼球,但是这些东西很难引入到皮影戏中。”何华平说,何南山为了解决这些难题进行了大胆探索。比如,他让皮影人物的头轻轻一点就变脸,身子轻轻一跃就钻过火圈或者更换衣服等等。何南山还尝试用细铁管通过皮影人物表演吐火。吐火过程中,火不能太大,否则容易点燃皮影与屏幕,也不能太小,太小了观众看不出效果。

何南山经过长期探索,在皮影表演中成功植入了武戏,让皮影戏更有看点。他很快从川东北众多皮影剧团中脱颖而出,名声大振,请他演皮影戏的人越来越多。

“主家雇请川戏班子演一场戏收费2000文,请皮影戏班子最多200文。”何华平笑着说,爷爷何南山的时代,一文钱可以买一个芝麻饼子,200文对主家来说压力不大,因此皮影演出市场十分活跃。由于皮影戏舞台有限,人物不如川戏人物复杂,而且帮皮影说话与演唱的仅仅是拦门师(俗称走影子)一人,所以很多艺人的嗓子出现问题,要么是边说唱边咳嗽,要么是说唱时声音嘶哑影响效果。在没有麦克风,没有高音喇叭的年代,皮影表演者如何让台下的五六百名观众听得到、听得清呢?

“爷爷每次外出演出,主家都会给他准备一碗白酒。”何华平说,演皮影戏时,何南山一边喝酒一边唱戏,看起来逍遥自在,甚至带有享受的味道,不理解的人或许还会误认为他酒瘾很大。实际上,他是在借助喝酒保护嗓子。何南山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抽味道很大的叶子烟。

“父亲何正同保护嗓子的方式是喝茶,我通常是喝矿泉水。”何华平说,皮影戏大幕戏要演三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在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保护嗓子的意义特别重大。

3 挨家挨户凑煤油票请剧团

新中国成立后,何南山新编了很多皮影剧目讴歌新时代、宣传新政策、赞美新风尚。

“村子里宣传封山育林政策或者有谁过生请演皮影戏,爷爷就会带上父亲让他学戏。”何华平说,凡是节假日或平时就近演出,何南山都要把年幼的第七代传人何正同带上,让他帮助整理道具,或者编排人物出场秩序,或者参与幕后操纵。长期熏陶之下,何正同学会了皮影表演中“点头、打手势、拆换台景”之类的基本套路。

1961年,15岁的何正同初中毕业后正式跟着何南生学唱皮影戏,不到两年便可以独立幕后表演。“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唱皮影戏使用的照明工具不再是桐油灯、菜油灯,而是煤油灯。”何华平说,桐油灯与菜油灯容易产生灯花,表演中还得时不时把灯花剪掉,否则亮度变暗,影响效果。为了解决照明灯的问题,何正同找来罐头盒子,在上面打上三个眼,每个眼里放一个灯芯,这样三芯煤油灯就算做成了,照明的整体效果比桐油灯好得多。那个年代,煤油属于紧俏物资,凭票供应,任何一个地方要请演皮影戏的话,首先得挨家挨户凑够煤油票,然后购买几斤煤油,再请皮影戏班子。

何正同与父亲每次夜间到主家演出,第一件事,就是请主家往煤油灯里添加1公斤煤油,确保能正常演出两个小时。如果超出两个小时的话,还得另外添加。没有用完的煤油也不会退还给主家,因为往返路上照明还得使用煤油灯。

“父亲演一场皮影收费三五元。”何华平说,当时的何家班皮影剧团需要六七个人,其中拦门师一人,鼓师、胡琴等五六人不等。发“工资”的时候,一个拦门师要领两个人的工资,也就是演出一晚上皮影,其他人员收入相当于5毛钱,拦门师能收入一元钱。好的时候,拦门师一个月可以收入七八十元,在那个年代令人艳羡。

4 为不同观众定制不同节目

1984年,马王皮影第六代传人何南山去世,何正同正式接棒成为第七代传人。考虑到皮影演出市场的疲软和观众审美的疲劳,何正同着手进行创新。

“皮影戏舞台虽小,但搭建起来非常麻烦。”何华平说,主家请皮影戏班子通常得准备三样东西,一是打谷子用的拌桶,二是依靠风力扬除糠秕的风斗,三是爬楼用的梯子。拌桶主要是倒扣在地上,表演皮影时,拦门师就站或坐在上面,有时用脚踢或使劲踩踏发出声响,引起观众注意,相当于伴奏或者“惊堂木”。风斗和梯子的作用主要是提高悬挂屏幕的高度并保持稳定,同时还要拴一根绳子悬挂皮影人物,确保人物出场时紧张有序。

何正同在革新中不再用农具,将皮影屏幕改成竹竿支撑。同时,他对剧团人员进行了精简,乐师只用一人,这一人要同时手按脚踩操作十来种乐器;拦门师也只要一人,并且十指并用,既要保证演出的灵活性、娱乐性,又要保证演出的连贯性和整体性。从实质上说,何家班皮影已进化成了“现代化”的二人剧团。

1992年,何正同被招聘为文化专干,任马王乡文化站站长,马王乡也成了“特色文化之乡”“文化先进乡镇”,外界几乎众口一致把何家班皮影称作马王皮影。

马王皮影在叫好声中受到了电影、电视的强烈冲击。何正同没有因此而放弃皮影。闲暇时,何正同要么拿出皮影用柔软的丝绸擦一擦上面的灰尘,要么将它们铺展开来再平平整整轻轻放回去。他仍然坚持让儿子何华平学习这门祖传的手艺,有时还要考一考台词。从上小学起,每年暑假寒假,何华平都会在父亲的监督下提前做完作业,然后跟着他出去表演。

2008年,马王皮影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12月,何正同被评为四川皮影戏(何家班皮影戏)的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9月,何正同病逝,马王皮影的接力棒正式交给了第八代传人何华平与何天奎。

“父亲去世头两年,我们演出的皮影戏不足20场。”何华平说,他平时有空就钻研皮影艺术。他觉得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表演皮影,很难留住观众,必须在表演上进行突破。何华平将皮影观众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老年群体,给这类人表演皮影戏必须按照传统的剧本、传统的模式进行,让他们能找到儿时的记忆与乡愁,还能过一过川戏的瘾。第二类是青年群体,表演节奏要快,不能像过去那样一个人出场要“咿咿呀呀”唱上半天,必须将三个小时的节目浓缩成二三十分钟的样子,在最短的时间内展现皮影的精华,满足他们快餐式的消费。第三类人是青少年学生群体,重在介绍皮影知识,让他们参与互动。

三尺生绡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如今,从雍正年间走来的马王皮影正以另一种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皮影虽然仅仅局限在三尺生绡上,但永远没有尽头……

新闻推荐

融化“市场冰山”、移走“融资高山”、跨越“转型火山”“五驾马车”驱动企业“孵化”

11月18日,南部县经济开发区再曝新闻:来自浙江的4户工业企业同时投产。“一批又一批企业密集性地落户南部,表明东西...

南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